第243章 孤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了

“殿下……”

徐达上前一步,

准备领旨,

同时伸手,

欲接那放在案上的圣旨。

按照惯例,

圣旨宣读完毕,

应由主将或相关人员保管。

朱标却仿佛没看见徐达的动作,

头也不抬地继续翻看着方略,

口中淡淡道:

“徐叔,李叔,你们先看看这个。”

他将方略递了过去。

徐达和李文忠只得先接过方略,

凑在一起翻阅。

朱棣也好奇地凑了过去。

趁这功夫,

李祺凑到朱标身边,压低声音:

“标哥,我记得……圣旨好像不是这么写的吧?

皇伯伯的旨意,

是让您坐镇和林,统筹漠北……”

他的声音虽小,

但在此刻安静的帅帐里,

还是清晰地,

传入了离得近的朱棣、徐辉祖等人耳中。

朱棣猛地抬头,

一脸懵逼:

“啥?祺哥你说啥?

圣旨还能有假?

大哥还能认错字不成?”

徐辉祖和常茂,

也投来疑惑的目光。

朱标抬起头,

看了李祺一眼,

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没说话,

只是走到帅案后,

拿起那卷明黄的圣旨,

缓缓展开铺平。

然后,

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

他伸手……拿起了案上的朱笔!

“殿下?”

徐达和李文忠刚看了几眼方略,

抬头就看见这骇人的一幕,

同时失声惊呼!

朱标却恍若未闻,

他蘸饱了朱砂墨,

笔锋悬在圣旨上方,

略一沉吟,手腕沉稳落下!

只见他笔走龙蛇,

毫不犹豫地,

在圣旨原文上划掉了,

“着太子主标,坐镇和林...”这一行字!

朱砂如血,

触目惊心!

紧接着,他在旁边空白处写下:

“着魏国公徐达,

擢为‘北庭都护府’都护,

坐镇和林,

总揽漠北军、政,筹建都护府,

推行汉化,安定人心!”

帐内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如同被施了定身法!

徐达手中的方略“啪嗒”一声,

掉在地上,

浑然不觉。

李文忠张着嘴,

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

朱棣眼珠子瞪得溜圆。

辉祖、常茂、王保保等人,

更是如同泥塑木雕,

大脑一片空白!

太子……太子殿下……在……在改圣旨?

当朝太子,篡改皇帝圣旨?

这……这……这是他们能看的吗?

现在跑……还来得及吗?

在线等,很急!!!

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朱标却仿佛只是,

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笔锋不停,

又划掉了“燕王朱棣、骠骑大将军李祺,率……”

这一句,

在旁边空白处,

笔走龙蛇,重新写下:

“太子朱标,

率燕王朱棣、骠骑大将军李祺、徐辉祖、耿璇、王保保等,

统精骑五万,归义军精锐两万,

神机营轻炮队,自和林东出!

扫荡辽东及更北之地!

务必于深秋之前,肃清顽敌,

会师山海关!

不得有误!”

写完,他放下朱笔,

拿起圣旨,

对着未干的墨迹轻轻吹了吹,

动作从容不迫,

仿佛只是在批阅一份普通公文。

“殿……殿下!”

徐达第一个反应过来,

声音都变了调,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殿下!万万不可啊!

篡改圣旨,

此乃……此乃滔天大罪!

陛下旨意,

让您坐镇和林,统筹全局,

此乃老成持国之举!

扫荡辽东,

路途艰险,变数横生,

殿下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

臣……臣恳请殿下三思啊!”

李文忠也噗通跪倒,

老泪纵横:

“殿下!老臣恳请殿下收回成命!

辽东苦寒,林密雪深,蛮部凶顽,

万一……万一殿下有个闪失,

老臣万死难赎其罪!

如何向陛下交代?

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啊!”

朱棣这会儿也从震惊中回过神,

他倒是没跪,

而是凑到案前,

看着那被改得面目全非的圣旨,

嘴角抽搐:

“大哥……你……你这胆子也忒肥了吧?

父皇的圣旨你都敢改?

改得这么……这么理直气壮?”

徐辉祖、常茂、王保保等人也反应过来,

纷纷跪倒:

“殿下三思!”

帐内顿时跪倒一片,

只剩下朱标和李祺还站着。

李祺摸了摸鼻子,

看着朱标,

完了,回去又得背锅了。

朱标看着跪了一地的将领,

脸上并无怒色,

反而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

他走到徐达和李文忠面前,

亲手将他们扶起:

“徐叔,李叔,诸位,都起来说话。”

徐达和李文忠哪里肯起,

只是连连叩首:

“殿下!三思啊!”

朱标叹了口气:

“徐叔,李叔,

你们的好意,

孤心领了。

但你们也不为孤想想?”

他指了指自己腰间悬挂的佩刀,

那刀鞘古朴,

却隐隐透着一股煞气:

孤这把刀,

自出应天以来,

饮过血,开过锋,

可在这漠北,

从未在真正的战场上,

痛痛快快地劈砍过!

它早已饥渴难耐了!”

他目光扫过众人,

带着一丝调侃,

却又无比认真:

“漠北这一仗,

看似宏大,

实则多是步步为营,犁庭扫穴。

孤身为储君,

更多时候是坐镇中军,

运筹帷幄。

这刀……都快生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