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最后底牌1
南瑾昨日夜里睡在这张奢华的拔步床上时,就隐隐觉得有些古怪。
太后将这房间布置得如此奢华富丽本无可厚非,但那床前层层叠叠垂落的帐幔......
最里垂着冰蚕丝鲛绡帐,外头罩着蜀锦软烟罗,再外层则更是厚重的苏绣缎子......如此繁复叠了四五层。
在外人看来是极尽华美,但睡在床上的人,即便将帐幔全部束起,也依旧觉得负累重重,难免阻碍空气流通。
冬日里倒还罢了,可到了夏日,便只会觉得闷热难当。
这也是昨夜南瑾躺在如此锦绣堆中,却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的原因之一。
现在想来,这些层层叠叠的幔帐,除了装饰之外,似乎还隐藏着另一个作用:
——便是将整个床围,尤其是靠近墙壁的那一面,严严实实地遮挡起来。
太后常年居于深宫,皇子离宫开府后,即便府邸在上京,后妃依着位份高低,每年也不过只有三日至半个月的时间可前往小住。
更何况太后向来偏爱端王,去端王府的次数远多于沈晏辞的潜邸,在此停留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
平日里她不在,这房间便只有下人会进来打扫。
床榻近前,尤其是床后那堵椒墙,被这些厚重华丽的幔帐遮挡了大半。
人在外面一眼看过去,别说是发现床围浮雕上的细微古怪,便是负责洒扫的下人,也多是得过且过,只在得知太后即将驾临的前几日才会仔细清理一番。
其余时候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洒扫时只顾面子上能糊弄过去就行。如此敷衍着,他们当然不会发现这间房中隐藏的秘密。
再者,这间房名义上终究是太后的居所。
沈晏辞登基之后为彰显孝道,也绝不会擅动此地。
所以这里面即便真藏了什么惊天秘密,只要潜邸一直存在,这个秘密便会长久地封存下去。
可现在,它却被意外地摊在了南瑾面前。
房中死寂一片,仿佛连永馨的哭声也乖觉地弱下去。
南瑾定了定神,走近那堵因机括开启而显露一道缝隙的椒墙,试探着轻轻推了推,能推动。
她取来火折子点燃,照见椒墙之后,是一条陡峭向下的石阶,不知通往何处。
南瑾有意要往前探一步,采颉却一把拉住她的衣袖,声音发颤道:
“娘娘别去......这地方瞧着就瘆人!”
她踮起脚尖,壮着胆子朝阴森森的石阶深处飞快瞥了一眼,不禁打了个哆嗦。
南瑾低声道:“采颉,你先把永馨抱去乳母那里,让她好生哄着,而后便回来在这儿守着等我。若我下去一刻钟还没有回来,你再去喊侍卫来。”
采颉不依,“这地方古怪得很,奴婢瞧着都心惊肉跳得!不然......不然咱们还是直接叫了李公公,让他带着侍卫一并下去查看吧?”
南瑾摇头否了,“这金锁是太后赐给永馨的。顺妃与我说过,自上回上京那场地动之后,潜邸许多破损塌陷之处,都是由太后的母家负责重新修葺。
所以这条暗道里藏着的秘密,必定与太后乃至整个皇室息息相关。
若咱们贸然惊动了李德全,难免会引起别的后妃的注意。在不知道这个秘密究竟是什么之前,节外生枝只会给自己惹下麻烦。”
采颉仍是紧紧拉着她,抿着唇,眼中满是担忧:“那、那咱们就当不知道算了!万一您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奴婢这......”
她话还未说完,便见南瑾已是摇头否了。
于是想了想,看一眼永馨,又说:“您一个人去总归不成!二公主夜里哭闹,只怕是因着地动受了惊吓,奴婢去叫许平安过来。他好歹略通些拳脚功夫,关键时刻也能护着您周全。”
南瑾默然片刻。
如今身在宫外,她真正能信得过且能帮衬上她的,也就只有采颉和许平安了。
这般一个人贸然下去,到底也是未知重重,多个人照应也是好的。
于是略一思索,点头应道:“也好。有劳你们。”
沈晏辞赐给许平安的宅邸距离潜邸并不算远。
采颉一路小跑,来回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将许平安带了回来。
许平安在来前已听采颉大致说明了情况,他心思细早有准备。
不仅随身带了迷药和催泪散,还带了两把平日里用来给病患开刀的锋利匕首。
待一切准备妥当,南瑾和许平安各自用面纱覆住了口鼻。
许平安当先一步,举着火折子,将南瑾护在身后。
原以为这密道深入地下,必定是越走越黑。
可沿着陡峭的石阶向下走了不过两丈深,又顺着一条狭窄的通道前行了十来米,前方竟隐隐透出了几分昏黄烛光。
许平安停下脚步嗅了嗅暗道里的气味,压低声音对南瑾说:
“娘娘,不对劲。这越往深处走,气味越是熏臭难当,像是有人长期生活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
他话音未落,前方光亮处猛地传来一声低沉的厉喝:
“什么人!?”
许平安瞬间绷紧了身子,
他一手护住南瑾,另一只手早已探入怀中,紧紧将迷药握在手中。
他目光如炬地盯着前方,见自摇曳光影中逐渐显出两道男子魁梧的身影,
便在他正要扬手洒出迷药的刹那,南瑾却猛地按住了他的胳膊。
她非但没有后退,反而上前一步,借着火折子的光亮朝着那两名男子晃了晃,语气淡定自若地反问道:
“能来此地的还能是什么人?把家伙事都收起来。”
她这般随意的语气,却唬得那两名男子愣住,“你是主子的人?”
覆面的纱巾遮住了南瑾的下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在昏暗光线下愈发深不见底的眸子。
她眉梢微挑,定声道:
“若不然,还有谁能找到这里?”
两名男子闻言对视一眼,脸上戒备之色消散几分,收刀入鞘朝着南瑾恭敬一揖道:
“属下冒失,冲撞了贵人,还请贵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