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家好月圆1
后来南瑾才知道,
采颉肚子里那个娃娃原是个性子急的,早在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提前了半个多月,急着要出来与父母相见。
后来几人坐在船舱里闲话,南瑾免不了要责怪采颉几句,“早先都说好了,你的孩子可是要认我当干娘的。怎么孩子出生这样大的喜事,却把我瞒得严实?”
采颉含笑不语。
她伸出手,亲昵地刮了一下南瑾的脸颊,俏皮道:
“你还好意思说我?你要离宫这样天大的事儿,不也是打定了主意要瞒着我?咱们俩呀,只算是彼此彼此了~”
南瑾会心一笑,低头瞧着采颉怀中的孩子,
那是个男婴,生得玉雪可爱,眉眼口鼻竟是尽挑着采颉和许平安的好处长,
“可给孩子起好名字了?”
采颉点点头,“单名一个‘念’字,我和平安都觉得很好。”
“许念......”南瑾低低重复了一遍,唇角漾开笑意,“是个好听的名字,寓意也好。”
转而看向一旁温和含笑的许平安,又问:“只是采颉这才刚出月子不久,身子还需将养。这一路虽有侍卫护送,但舟车劳顿,你们原不必为了陪我,特意折腾这一遭去苏州的。”
许平安笑了笑,“倒也不单单是为了陪你。皇上隆恩,体恤采颉生产辛苦,准我陪同休沐半年。我们也正好借此机会去江南看看好风光,全当散心了。”
“半年?”南瑾有些讶异,“你是太医院院判,职责任重,若离京半年,那太医院的事务......”
“嗐,这世上离了谁日子不都照常过?”
采颉抢过话头,故意板着脸道:“太医院还能缺他一个就不转了?倒是你这话说的,我俩好不容易得了长假,能无忧无虑出门游玩一阵子,你倒好,只顾着自己去江南享清福,就这么急着把我们塞回上京去?”
南瑾忙解释道:“采颉,我不是这个意思......”
采颉见她急了,这才噗嗤笑出声,“逗你呢!瞧你认真的。”
她亲昵地挽住南瑾的胳膊,将头靠在她肩上,柔声道:“我和平安早就商量好了。苏州地价宜居,不比上京寸土寸金。他在太医院再兢兢业业干上几年,我在宫里头学的那些织绣手艺,也能开个小铺面卖些针头线脑的。
等多攒些银子,他便向皇上请辞。我们就在苏州寻一处离你近些的好地方,盖间小院,也搬去那风景秀丽之处,与你一并就个伴了。”
这般说着,许平安已经开始畅想起了未来,
“是啊,到时候或许能在苏州开个小药铺,让咱们念儿继承我的手艺。”
采颉立刻拌嘴道:“凭什么就非得继承你的手艺?我这织花刺绣的本事,去了江南水乡丝绸之地,才更是吃得开呢!”
“你总不能让一个男娃娃,整日坐在街边埋头刺绣吧?没的让街坊四邻看了咱们儿子笑话。”
“笑话什么?”采颉不服气,“谁规定了男孩子就不能喜欢针线,女孩子就不能悬壶济世了?我得空倒要多看看医书,学学医术,等来了江南,我未必不能出师。到时候咱们一并给街坊邻里诊脉看病,我未必就输给你呢~”
南瑾含笑看着这对夫妻旁若无人地斗起嘴来,看着看着,不觉红了眼眶。
他们字字句句听起来都是在为自己的小家做打算,但南瑾心中明白,他们也是想陪伴她,怕她一人带着永馨,在陌生的苏州会感到孤单。
后来采颉瞧见南瑾眼圈红了,忙问:“这是怎么了?”
南瑾摇摇头,牵起采颉的手说:“上京一切都好,你们的事业、人脉都在那里。真的没必要为了陪我牺牲这许多......”
“哪儿就是为了陪你了?”采颉嗔怪地看她一眼,语气轻快,
“我们可是真真儿想换个活法!如今平安在宫里当差,我们俩十天半月也难见上一面。等念儿再大些,正是需要父亲陪伴教导的时候,他总在宫里也不方便。银子嘛,赚多少才算够?一家人能守在一起,和和美美的,比什么都强。”
说着与许平安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又故作神秘地凑近南瑾,压低声音道:
“再说了,去了苏州,你还怕没人陪着你?”
这话融入了船舱外的风浪声中,南瑾未曾听清,“什么?”
采颉与许平安相视一笑,却默契地没有再说下去。
原本计划一月的行程,因着大伙儿结伴同行,到了各地都是新鲜。这般走走停停的,便晚了十来日才抵达苏州。
入城这一日,恰是这一年的八月十五。
又是一年月圆夜,人间团圆热闹时。
马车穿过里城门,眼前的景象顿时鲜活热闹起来。
大小酒楼茶社鳞次栉比,伙计在门前乐呵吆喝着,穿着鲜艳绸裙的妇人在街边叫卖新采的秋菊,满城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家家户户门前悬挂起的各式灯笼,多缀着细细的珠帘流苏,在秋日明媚的日光下折射出晶莹碎光,更添节日气氛。
江南的生活压力远不如上京那般迫人,本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百姓依山傍水,自给自足,便也少了许多为几两碎银压得喘不过气的焦灼。
压力小了,人们也更专注于经营自家的小日子,邻里街坊相处起来,也显得更为融洽闲适。
南瑾一路所见,哪怕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在这样的佳节里碰面,也会友好地互相拱手一揖,道一声中秋喜乐。
沈晏辞为南瑾安排的住所,位于苏州城西郊,紧邻烟波浩渺的太湖。
南瑾原本以为,那最多不过是个清雅别致的小院。
可当马车抵达时,她站在门前才看清,那竟是一座庭院深深、绿意萦绕的宽敞四合宅院,规模气派远超她的想象。
她愣在门前,回头对搀着许平安手臂的采颉道:
“这样大的宅邸就我和永馨两个人住着,夜里熄了灯,怕是空荡得都要害怕。你和许平安还寻思什么另置田产宅院?日后只管搬进来,咱们一并住着就是。”
采颉却笑而不语地盯着她看。
南瑾不解地转回头,目光越过院墙,忽然瞧见宅邸一侧的烟囱有袅袅炊烟升起,隐约还能闻到院内飘出的饭菜香气。
她不禁奇道:“里面有人?”
采颉笑着推她上前,“许是皇上早就安排好了,知道咱们今日到,特意请了厨子备好了团圆饭,让咱们好好过个中秋呢。”
她引着南瑾走到大门前,自己却后退了一步,
“如今你可是这宅子的主人了,合该由你来叩门。”
南瑾笑她,“你倒是会躲懒了。”
而后抬手轻轻叩响了门环。
“砰砰砰”
几声轻响在寂静的巷弄里格外清晰。
宅门应声而启。
下一刻,
一道无比熟悉的女声,自南瑾耳畔响起,
“瑾儿。”
闻声,南瑾头皮阵阵发麻,她几乎是错愕地抬起头,愣愣地盯着眼前人。
而那人只是笑着,一如往昔温柔地牵起她的手,将一枚刚刚出炉、还带着温热气的月饼塞进她手中,眉眼弯弯道:
“祝我们中秋喜乐,家好,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