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狱逢春林间揽月

第143章 比试开始

既然是医王世家,那库藏一定很丰富。?/-狐u`恋ˉ:文,a¢学,u, :|?追-?最.÷+新?-:章.??节¨u

给龙门外孙女治疔用的阳心莲子应该是有的。

到时治好了对方的病,也算是完成了爷爷曾经的承诺。

而且,对方有的肯定不只是阳心莲子。

说不定连爷爷搜集的那些药材也有。

对于曹飞忽然答应下来这事儿,孙玲胧第一时间居然没反应过来。

还是一旁的李阳春说道:“就我刚才的提议,在我的医馆比好了,正好让我等长长见识!我这就去把这四海有名望的医师全都喊过来!”

“可以,具体内容,等到了医馆再说吧。”孙玲胧表示同意。

几人商量好以后,便朝着医馆出发。

唐中兴也从原本的满面愁容,变成一脸兴奋地跟过来凑热闹。

李阳春的这座医馆,名为阳春堂,建筑极其复古,分前后两院,前院用来接待普通病人,后院只接待贵重病人。

由于来之前,李阳春已经张罗好了。

所以一进屋子曹飞就看到了不少老中医。

“这位是华医师,这位是张医师”

李阳春一个接一个地介绍身份。

这些医师年龄都不小了,甚至有些看起来都七老八十了。·x\w+b^s-z\.?c`o,m/

出于尊敬,曹飞一一躬身致意。

一旁的孙玲胧倒也没有摆什么医王世家传人的架子,也在一旁行礼。

“这就是医王李家的传人吗?果然丰神俊朗!”

“另外一个年轻人也不简单,李大师可是亲口说了,那艺术造诣可是能当他这个北海第一名医师父的存在!”

“我儿子在天都发展,我曾经住过一段时间,这位医王传人可不简单,初出茅庐便连胜天都十个叫得上名号的大医,这年轻人系那个药抗衡,恐怕不是一件易事。”

众人的窃窃私语,孙玲胧自然也人听到了。

不过他脸上并没有任何自傲的神色,反而十分平淡。

“来的路上,我已经想好了比试规则,咱们一共比三场,分别是断症、开药和针灸,赢两场者为胜。”

“李医师,还请你拿来接下来将要问诊名单。”

李阳春立马将挂号名单拿了过来。

孙玲胧看完后,递给了曹飞,“这是今天待诊的病人,为表公平病人由你随机抽选,确诊后在纸上写出病症,判出输赢后再开药方。”

曹飞随便选了一个号码,“十八号。”

十八号病人进屋的时候吓了一跳,这么多人?

还有几个好象在四海电视台的养生节目上见过,自己、自己该不会是得了什么绝症吧?

经过李阳春的解释后,他这才把心中大石给放下。天禧晓说旺 更歆嶵全

孙玲胧对曹飞做了个请的手势,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较量的意味,“你先诊断吧。”

“不必。”

曹飞站在原地,目光早已将十八号病人上下打量完毕。

孙玲胧见状也不再谦让,上前为病人把脉。

曹飞成功解除唐老爷子的剧毒,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毕竟那样的奇毒,除了下毒者本人,极少有医师能够化解。

因此他诊断时格外认真,手指始终未离患者腕脉,目光专注地观察着病人的面色和舌苔。

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三分钟,这才松开手退到一旁。

见曹飞仍站在原地不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中医忍不住催促道:“年轻人,该你了。”

曹飞却摇了摇头,直接拿笔在纸上写下了诊断结果。

直到这时,众人才明白他刚才那句“不必”的真正含义——他根本不需要把脉!

好狂妄的年轻人!

在场的老中医们不禁面面相觑。

孙玲胧皱了皱眉。

他不相信曹飞单凭望诊就能准确断症,但也提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诊断。

“都写好了?那就亮出来吧!”

有个脾气急躁的老头子催促道。

两人同时将纸张展开,上面竟然都写着“脾胃湿热,兼有心火”八个字。

“诊断一致!”

老中医惊讶地说道,“这是旗鼓相当?”

李阳春笑道:“我老师可没有诊脉。”

该死!

孙玲胧心中暗自懊恼。

病人口苦口干、舌苔黄腻,这些征状确实明显,单凭望诊他也能判断。

这次不是输在医术,而是输在太过谨慎。

既然诊断打平,就必须在药方上见真章了!

“方子也写好了?让大家看看吧。”

众人围拢过来观看两人开的药方。

孙玲胧开的是清化和中汤,以茯苓、白术为主药,佐以黄连、竹叶清心火。

建议病人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预计七日可见显效。

“恩,不错。”

一位老中医捻须称赞,“病去如抽丝,小医王这个方子稳健平和,最是适合调理脾胃。”

但当他们看到曹飞的药方时,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大黄?还加了枳实?这未免太猛了吧!”

“病人本就脾胃不适,用这般泻下的方子,岂不是雪上加霜?”

李阳春却开口道:“不对,你们看,他加了炙甘草和生姜,正好可以缓和泻下之药的烈性,看似凶猛,实则颇有分寸。”

“年轻人,你这开的是什么道理?”

几位老中医忍不住向曹飞询问。

曹飞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向十八号病人。“这位先生身着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但袖口已有磨损,说明经常伏案工作。”

“指甲修剪整齐却无光泽,手腕右侧有浅茧,这是长期使用计算机所致,更重要的是”

“这位先生虽然尽力保持镇定,但眉间川字纹深锁,目光不时瞥向窗外,显然心有急事。”

“如果我没猜错,应该是工作繁忙,抽空前来就诊的吧?”

十八号病人面露惊诧,“小伙子说得一点不错!我待会还要赶回公司开会,这几天正好有个重要项目,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休养。”

老中医们这才恍然大悟。

孙玲胧的方子虽好,却需要时间慢慢调理。

曹飞继续解释道:“湿热之症,如淤泥塞渠,非大力不能疏通。”

“我用大黄、枳实攻下湿热,佐以甘草、生姜护胃和中,看似猛烈,实则一剂即可打通中焦。”

“病人今晚服药,明日便可感觉舒畅,丝毫不影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