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以劳抵债

听见高翠萍的声音,花溪转脸就对上了高明海的目光。~看!书~屋/ _免+费/阅¨读′

“大哥来了,屋里坐着歇会吧。”

高明海没跟她客气,点了点头在屋里的一处角落里坐了下来。

高翠萍凑过去问了一声:“爸,你想吃点什么?”

“我在这儿坐会儿,等一下就走,不吃什么,早上在家里吃过了。”人家开门做生意呢,他怎么能在这里吃饭?

吃了饭给钱花溪不可能要,不给钱他又过意不去。

他都这样说了,高翠萍也不可能劝他。

一转身花溪就端着碗从外面来了。

将碗里的面皮放在他面前:“在家里吃了也这么长时间了,在这里再吃一碗也不会撑着。

你尝尝我这个跟在家里吃的有什么不一样。”

来都来了,都走到这里了,她就是卖这个东西的,不能抠搜到连一碗饭都不招呼人家吃。

别人就算了。

高明海好歹算是自家人。

高明海愣了一下:“吃过了才来集上的。”感觉给他都浪费了,他听高翠萍说要卖五毛钱一碗呢。

“倒也不用给我省一碗饭,这样的话,下回我都不好意思到梁上去吃饭。”

这些来来往往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细算。

细算的话就没法来往,跟谁也不要来往。*y_d¢d,x~s^w?./c_o?m.

高明海心情十分复杂的吃了一碗面皮,和大多数人一样,珍惜的连下面的汤底都喝了。

吃完饭之后也没闲着,帮着把边上那张桌子也给收拾了。

高翠萍麻溜的招呼了人到另外一张桌子上坐下,把饭给人舀好递到桌子上的时候,他己经把碗给洗了。

高翠萍看的瞠目结舌的,真的是头一回看见她爸洗碗。

当然也不是说他爸不勤快,主要是都勤快在地里面了。

家里的活她长这么大,基本就没看见对方做过。

不过她随即想到她爸那个不喜欢占别人便宜的性格。

可能是因为吃了她幺娘一碗饭不太好意思,所以以劳抵债?

倒也能说得过去。

花溪外面还忙着呢,所以也没有主动过来跟他说话。

高明海去外面跟她说了两句。

“我今天来是去买那个薄膜纸的。”像是专门来给花溪汇报一声一样。

“嗯,买的多的话回去还是花点钱坐车吧,走回去要老长时间,太费劲了。”一大捆还是有点分量的。

高明海应了一声:“那你在这里忙着,下午早些回去,跟翠萍俩路上骑车慢点。”

他没按着许桂芳说了好几遍的意思让花溪帮忙找熟人过去看看能不能便宜点。+r?c,y,x*s~w..~c^o*m_

他只要知道地方,知道价格自己能去。

至于花多少钱,想要那个东西,该花钱就得花钱。

价格他自己能讲就讲,不能讲,自己权衡一下能不能买。

就算是找个熟人过去,又能省多少钱,还平白的欠人家人情,着实没有必要。

高明海前脚刚刚走不久,后脚王兴华就过来了。

花溪拿着抹布把手上的水擦了擦,看了他两眼:“你摊上不忙啊,又到处跑。”她发现王兴华这个人真的是闲不住一点。

还好有个老太太能帮他守一下摊子,要不然,不知道憋成什么样?

“我看见你大哥了,他是不是来买薄膜纸的?”

“对啊!”

“那怎么不喊我呢?喊我的话,我带他去,还能便宜一点。”

花溪压根就没想起来这一茬。

这会他提起来了倒是想起来了,不过还是摇了摇头拒绝了:“不用了,让他自己过去讲价就行了,能讲多少是多少。”她跟王新华认识这么长时间了,也知道王兴华跟他大伯二伯家关系不好。

因为这点小事情,没有必要。

她都这样说了,王兴华也不好坚持,只嘟囔了两句:“总归是要便宜点钱的,能省就省一点,我大伯他们两口子那黑心的很,跟周扒皮没啥区别,做个生意抠搜的不行,能从他们手里讲下来价那都不是一般人。”

花溪觉得高明海还是可以的。

那确实不是一般人。

高翠萍看着他走远才开口:“这人倒是真的热情的很。”就是废话多的不得了,说十句话有六句都不是很中听。

而且听说那卖东西的是他的亲大伯。哪有背后地这样说自己亲大伯的。

花溪嗯了一声:“就是嘴不好,心肠是很好的。”关键在于要熟悉了才能知道他心肠好不好。

大部分一接触就能被他那张嘴劝退。

真要不收敛,难搞

不过这也不是自己要操心的事儿。

高明海回去的时候也没坐车,能省一点是一点。

来赶集的绝大部分都是他这样。

如果出门的时候带的东西多,那少不得花点钱坐个车。

回头去的时候没有什么负担了,都是走回去的。

农村人,把钱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走回去也不过就两个小时。

回去之后就开始着手弄了。

苗子育在花溪那块留下准备种洋芋的地里面。

那地方离家近,地势也平坦,一半沙土,一半黄泥,算是二合土,不干不湿的,正好。

高明海背了好几背篓粪耙在里面,底肥整的足足的。

然后根据菜种的种类弄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又去山里砍了竹子回来,一劈两半个,从左插到右,再把塑料薄膜纸从上面带过去,西面压在土里。

弄了这玩意儿之后,高明海他们两口子就像是得了什么心病,早晚都要去看看,不看总觉得心慌的很。

花溪只知道己经弄下去了,倒是去看过一回,后面就再没有理会。

育苗这个事情她一窍不通。

像豇豆,黄瓜,南瓜这些东西,都是到清明之后丢在土里面埋上,自己就能出来。

但是像辣椒,西红柿这些,哪怕手上再没有钱,都得花个三两毛去买一点回来栽上。

因为自己不会整啊。

尤其是西红柿,茄子这种,她连种子长啥样都不知道。

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就彻底的过完了,一天一天的就快起来。

正月出去,阳历就进入3月,天气一下暖和起来。

早晚虽然还凉,但是到了中午太阳出来棉袄己经穿不住了。

门前的樱桃树悄无声息的就开了花。

英英身上的棉裤总算是能脱掉了。

一脱掉笨重的棉裤,两条腿一下子就利索起来,说能站起来跑就能站起来跑了。

于是就更让人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