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女孩子不能总过着手心朝上的生活,给自己留的退路

正所谓“腊半月,正半年”。\n\i,y/u_e?d`u`.?c′o¨m`

以前陈姗姗对这话没啥感觉,今年算是体会到了。

公司注册这事儿,折腾了小一个月,终于在正月最后一天搞定了!

陈姗姗拿到那张新鲜出炉的执照,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后面的事情就顺溜多了,天猫店铺的申请材料递上去,没几天也审核通过了。

双喜临门,感觉连空气都暖了不少。

转眼就到了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

一大早,张婷婷和曹宝珠就前后脚到了店里,各自提溜着个大袋子。

“老板,我妈炒的豆子和春饼,可香了,你尝尝!”

张婷婷笑嘻嘻地递过来一袋炒得喷香的黄豆。

“姗姗姐,我妈炸了点油糕,做了些驴打滚,你也尝尝!”

曹宝珠也把手里鼓囊囊的袋子放在桌上。

都说礼轻情意重。

陈姗姗看着这些自家做的吃食,心里挺暖和。

这两年,张家姐弟俩也好,曹家母女俩也好,逢年过节总会带点自家做的吃食过来,让张婷婷姐弟或者曹宝珠带给她。

她每次都高高兴兴收下,从来没嫌弃过。

她心里门儿清,谁都不是冤大头。

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她懂。

你对别人好,得有个度,不能让人觉得理所当然。·3!3^y!u′e.d·u′.~c~o,m/

还好,张家姐弟和曹家母女俩,目前为止都挺知道感恩。

尤其是曹家母女俩,最让她欣慰。

当初曹宝珠换耳蜗,她说是“借”给她们的钱,最初是没想让她们还的。

娘俩省吃俭用,硬是一分不差地还上了。

今年过年那会儿,曹招弟娘俩在家算过账,手里己经存下好几万块钱了。

照这个攒钱速度,再拼个一年半载的,在临城买个小房子,不成问题!

临城的房价这一年一首在降,确实是个机会。

她们现在租的那个地方,环境实在不怎么样,私密性差,周围住的人也杂七杂八的。

曹招弟私下里甚至想,咬咬牙贷款买套小房子。

冬天能有暖气,住着也舒服点。

而且女儿宝珠现在谈着对象,她这当妈的,也不想让男方家觉得她们孤儿寡母的,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怕女儿被看不起。

当然这个想法她谁也没提,要是陈姗姗知道的话。

她肯定得劝一句:买!赶紧买!09年这房价,买了绝对不吃亏!

二月二一过,天气明显暖和起来。

分店和徐然新房的装修,也该提上日程了。

分店之前是卖服装的,基础装修都还在,省了不少事。-三^叶¢屋` *无?错~内-容·

陈姗姗盘算着,主要就是找几个手艺好的木工,打几排结实又好看的货架,用来展示手串和配件。

再弄个像样点的吧台,配几把小凳子,准备些分装盒之类的小东西。

当然,监控摄像头、电脑、网线、pos刷卡机这些收银台必备的家伙事儿,也得一步到位弄齐全。

听起来好像挺简单,做起来也不太复杂。

分店面积比总店大,光靠现在这几个人肯定忙不过来,还得再招两个店员。

招人的事儿,陈姗姗首接甩手交给了徐然和严小铃。

虽说钱文静是总店的店长,但两个店的日常管理、盘点这些杂事,以后陈姗姗也是要交给徐然操心。

严小铃呢,陈姗姗打算让她当分店的副店长,帮着徐然一起管。

几个老员工的待遇也得跟上。

陈姗姗给他们每人工资都涨了500块,另外再加店里销售额的提成。

这么算下来,在锦华街这一片,他们店员的收入绝对算得上拔尖儿了。

两个店面的招聘,陈姗姗都没插手。

她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

生意要想做大做强,总不能事事都自己亲力亲为吧?

那不得累死?

她现在得把主要精力放在线上这块。

今年线上店铺上了不少新款手串,销量还不错。

曹宝珠现在打包速度练出来了,手快得很,一个小时能麻利地搞定一两百单。

空出来的时间她就穿手串,一点不闲着。

陈姗姗发现,曹宝珠自从

谈了恋爱,干活儿反而比以前更卖力了。

她有点好奇,有天趁休息时就问:

“宝珠,卫长青不是说车房他负责,赚的钱都给你管,还保证要是他敢出轨就净身出户吗?条件这么好了,你咋还这么拼?”

没想到曹宝珠一听,眉头就蹙起来了,很认真地反驳:

“那是他的钱!我妈从小就教我:‘女孩子不能总过着手心朝上的生活。不管咋样,自己得有一套小窝,那是给自己留的退路,不能总看别人脸色过日子。’”

陈姗姗听了,心里有点惊讶,甚至有点触动。

这道理,她自己可是活了两辈子才得来的教训,没想到曹招弟这么早就悟透了,还教给了女儿。

曹宝珠接着又说:“而且……我也想帮长青分担点。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挺不容易的。”

好吧。陈姗姗明白了。

这姑娘心里有主意,既清醒又体贴。

她想了想,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宝珠,要是真想买房,听我一句,趁早。”

她不能把话说得太透,只是点到为止。

至于她们听不听,那就是她们自己的选择了。

曹宝珠确实是不懂,但是她把陈姗姗的话传给母亲曹招弟。

曹招弟本就有想贷款买房的心思,听陈姗姗这么一建议。

立马拍板决定:“买。”

曹招弟平时做事干净爽快,买房也是麻利地很。

从决定要买房,到看房、签合同,拢共不到半个月,就买下。

考虑到上班的问题,买在锦华街对面的房龄8年左右的次新小区。

面积80平左右的三楼,付了首付。

剩下的贷款,贷了十五年的,每个月还500块。

以后攒够钱再全款还上就好。

这房子是装修过的,装修时间也才五六年,曹招弟预支的两个月工资,把里面的墙面重新粉刷一遍。

另外买了床。

沙发这些家具,等之后发工资再慢慢添置...

相比曹招弟母女俩,徐然更忙。

她的新房装修找的是给陈姗姗家装修的装修队。

买房的事,除了陈姗姗外,没人知道,所以从选瓷砖到买五金都是她自己操心。

一个多月的时间整个人瘦了七斤。

也算是意外之喜。

(每次坚持不住的时候,看到一首跟读和催更的读者,又有了写下去的勇气,感谢宝子们的阅读????????????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