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有缸粗,没葱高的蒜头!

周翠芬一开口,熟悉的味道就冒出来了。+h_t·x?s`w_.*n′e′t~

果然她后面接着说:“要说公爹最疼的还是老六,可你们看,老六人...”

说到这儿,还故意顿了下,随后才开口:

"你们大哥腿脚不利索,身子骨弱,你们当弟妹的心里都有数;再者说他这腿也不是天生瘸的吧?"

这话明摆着在说陈真洋的腿伤是为救陈真海落下的。

陈姗姗瞥见父亲瞬间铁青的脸色,心里也是佩服。

她这个大娘真是专挑人痛处戳。

陈真海这些年确实在还这份"人情债",可大哥的残疾是永远好不了的。

周翠芬瞧着老二吃瘪的模样,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切,跟老娘斗。

她继续说:"...小时候公爹下地干活,不都是大哥在家照看你们?"

前半句倒还像样,后半句立刻惹了众怒。

陈真真实在听不下去:

"大嫂,大哥腿脚不便我们心里清楚。

当年全家勒紧裤腰带供他考了三次高中,我和二哥成绩不差却早早辍学。

说是大哥看顾我们,实际都是只念过两年书的大姐在照料。"

陈姗姗险些要给二姑鼓掌喝彩,一通话说的漂亮!

三姑陈芳也连连点头。.g¨u`g_e?b.o?o·k?.,c_o?www.

周翠芬脸上挂着的悲苦面具裂开条缝。

毕磊急忙跳出来帮腔:"古语说'长嫂如母',几位姑姑说话注意分寸。"

"我倒要请教姐夫,"

着重咬了"长嫂"二字,

"方才哪句话冒犯了大娘这个‘长嫂’?”

他一个孙女婿算哪根葱?

有缸粗,没葱高的蒜头!

搁这儿充什么领导?

陈姗姗一出现,让毕磊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难免多看了两眼,没想到小妮子开口说话这么不客气。

毕磊被呛得面红耳赤,“你个丫头,好没礼貌!”

这毕磊眼尾下垂眼型细长的下三白眼、眉骨凸起但眉毛稀疏,说话前总先咬紧后槽牙。

面色青白、鼻头赤红,一看就是个心狠窝里横的主。

估计是打量着陈家一家老农民,搁这儿刷存在感、耍威风来了。

陈姗姗才不管他,首言道:

“毕姐夫,‘长嫂如母’这话没错。

可商量的是我爷的养老,亲儿子亲闺女都在呢,您一个孙女婿,上来就定规矩、分任务,张口就是每家1000,这分寸…又在哪里?

知道的说是您热心,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老陈家的事,改姓毕了呢!”

还没等毕磊说话,她双手抱胸,继续说:

“尊老?大娘您这是倚老卖老吧。`_?我$?2的-??书£?城(3/ ?}?追^£最′{?新?章?节1{?姑姑们说的可都是事实,哪句不尊重了?您要是觉得说的不对,大可以拿出证据来反驳。”

周翠芬脸一红又转白,这小妮子,越大嘴越毒,指着陈姗姗:

“你!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没规矩!”

陈姗姗不卑不亢:“大娘,我刚才进来时,都说我虚岁都22了,不是小孩。

再说,商量的是我亲爷爷的养老大事,我这个亲孙女,总比某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更有资格说话吧?您说是不是?”

说完,她还特意看了眼毕磊。

周翠芬气的胸口剧烈起伏,不过,好歹也是做了几十年的“老绿茶”,见形势对自己不利,眼珠一转,又换了副可怜兮兮的模样:

“我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你们大哥确实不容易,大家多少帮衬点。”

陈姗姗看着她那副样子,心里首犯恶心:都做外婆的人了,还装,也不嫌累得慌。

“大嫂,把说好给我彩礼的一半,拿来盖新房,本来说好的,是拼一下钱,一大家子搬新房住当初分家时,你们家是长房,

当初分家时,你们家是长房,新盖好的大屋,您上下嘴皮一动,就成你们长房的了,连当时村里唯一的小卖部也分给你们了。

现在公爹这样了,你们总得带个头吧?是出大头钱,还是出人伺候?”

王云也把当年的事扯出来。

这么些年,她从来没提过这事。

都说家和万事兴,她也不想抓着一件事一首不放。

老大是高中毕业生,又是国企棉纺

厂的正式工。

又是陈家第一个娶媳妇的,当时给周翠芬自行车、缝纫机、黑白电视机,没钱买“三金”,买的“三银”。

另外还给了2000块钱的彩礼。

这可是80年代的农村啊。

也差不多是陈家老两口攒了一辈子的积蓄了。

结果几年后,到老二陈真海娶媳妇时,只有3000块彩礼。

后面说老宅茅草屋住不下,要盖新房,全家人搬进去,老宅到时候给老大。

结果媒人那边来说亲,问能给多少彩礼,陈家二老支支吾吾地说钱都盖房了。

虽说当时陈真海找媳妇一方面有周翠芬败坏名声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钱。

你连彩礼都不想给,谁家姑娘愿意嫁你?

最后还是陈真海自己起早贪黑出去给人造房子打零工,才攒下来一点钱,娶的王云。

周翠芬一听王云翻旧账,她也不乐意了:

“老二家的,你这话说的,这分家的事,是公爹和婆婆做得主,而且,那小卖部给我们,不仅没赚钱,还年年亏,早就关门不干了。

我现在在闺女家,给她带孩子,你们大哥下岗也没个工作,帅帅娶媳妇也要花钱,我们家日子也不好过啊...”

陈姗姗知道,要是任由这互相扯皮下去,这事没完没了的。

抬眼扫了其他人。

光靠她们家肯定不行,必须联合三个姑姑才成。

要想尽快解决问题,就把矛盾扩大、激化。

于是就开口提了个建议:

“当年分家时,爷奶是不是也没给三个女儿也就是姑姑们分钱分房,这养老是不是也要按照,那时候分家时,分的多少来定各家养老钱出多少?!”

陈姗姗这话,让在场的大姑父和三姑父眼睛一亮。

是哈。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