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与我姜家亲上加亲

姜家今晚设家宴,特地邀了沈辞安上门。

沈辞安如今被圣上亲封为翰林院修撰,虽然官职不高,却是天子近臣,前途不可限量。

姜正庭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因着是家宴,也没这么多规矩讲究,姜栀刚刚到前厅,就听到门口通传说沈大人到了。

他仿佛和离开姜府时没什么两样,依旧穿着他那一身陈旧青衫,脊背直挺,眉目清隽出尘。

“贤侄你终于来了,快快入座,”姜正庭红光满面地迎上去,“我还以为你事忙,不会过来赴宴呢。”

沈辞安的声音也一如既往地清冷,“姜大人说笑,辞安能有今日,多亏了姜大人,既然有令怎敢不从?”

“哈哈哈,贤侄深得我心,今日我们定然要好好喝上几杯,不醉不归!”

众人纷纷落座,姜正庭和沈辞安两人聊得投机,姜栀坐在下首,只是神色冷淡地喝着手边的茶。

酒过三巡,客套话也都说得差不多了,姜正庭进入了正题。

“这些日子京都街头可都津津乐道着你的传闻,金榜题名,打马游街,更是听闻如今你宅中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踏破了。”

姜正庭一副关心家中晚辈的慈爱模样,“你父母去得早,我们姜家也算你半个娘家人,虽说如今你当了官光宗耀祖,可毕竟还年轻,娶妻娶贤,一定要擦亮眼睛才是。”

“是,谨遵姜大人教诲。”沈辞安恭敬道。

视线却忍不住地落在了下首姜栀的身上。

看到她面无表情丝毫不感兴趣的冷淡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不知贤侄可有定下人选?”姜正庭又问。

沈辞安道:“辞安如今刚刚上任,诸事繁多应接不暇,暂时还没有娶妻的打算。”

姜正庭便捋着胡须笑起来,“其实啊我觉得不用这般麻烦,我家里这两位女儿你都熟悉,彼此性格底细也都知晓。贤侄若没有意中人,不如与我姜家亲上加亲如何?”

沈辞安还没说话,旁边的王玉茹已经按捺不住了。

“老爷说得极是,我家芸儿啊最是乖巧贤惠,性子也温和善解人意,辞安你家中没有长辈难免会被人看轻,但在我这都不是事儿。只要成亲了这婚事我都一手包办,完全不需要辞安你操心的。”

王玉茹如今怎么看沈辞安怎么满意。

自从上次山贼一事,虽然最后并没有传开,但芸儿是谢祁从山贼手中救回来的,名声受损,武邑侯府这条线算是断了。

芸儿受了惊吓经不起刺激,今日家宴也待在自己院中并未参加。

而姜家于沈辞安有恩,他但凡是个知恩图报的,就该娶了她女儿才是。

姜正庭却狠狠瞪她一眼,“说什么胡话,贤侄还没开口你瞎起个什么劲?”

他又笑眯眯看向沈辞安,“我两个女儿都未婚配,你相中哪一个都成,我定然做主将她许配给你!”

姜栀心中泛起一片冷意。

把自己的女儿当成白菜任由人摘选,这满京都也挑不出第二家来。

沈辞安面不改色,视线依旧流连在姜栀身上,忽地开口,“不知姜大小姐作何感想?”

姜正庭眼睛都亮了亮,“是了,当初栀儿在你手下习字,想来感情深厚,不若我做主将栀儿许配……”

“父亲!”姜正庭还没说完就被姜栀冷冷打断,“您忘了前两日女儿入宫的事了么?”

与沈辞安成婚,这件事放在以前她定是乐见其成的。

但现在沈辞安认识了她的真面目,知道她就是个心思深沉爱耍手段的女子,怎么可能还会喜欢她。

就算姜正庭挟恩以报逼着沈辞安娶了她,他肯定也心不甘情不愿。

何必彼此折磨?

姜正庭经姜栀提醒也回过神来。

“是了,老夫差点忘了,栀儿说不定是要入东宫的,那眼下只有芸儿一人了。”姜正庭期待的目光落在沈辞安身上。

沈辞安原本还算淡然的面容,在听到姜栀说要入东宫后,猛地变了。

他握着酒盏的指节泛白,几乎要攥碎手中的东西,眼底翻涌着暗沉激烈的情绪,最终却被自己生生克制下去,只哑声开口道,“那要恭喜姜大人,即将成为皇亲国戚了。”

姜正庭谦虚地摆了摆手,“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今日也只是家宴提起,不可外传。

只是我看皇后娘娘是极喜欢栀儿的,亲自下懿旨召她入的宫,就算李丞相家的小姐也没有这等待遇。

若是时间赶得上,姜府就同日嫁二女,一个入东宫,一个入沈府,实在是妙极,妙极!”

姜正庭说得激动,丝毫没有注意到沈辞安黑沉如锅底的表情。

“姜大小姐认为,我如今该娶谁?”他视线直直盯着她问,迫切地想要一个结果。

“你想娶谁就娶谁,与我无关。”姜栀声音冷冷。

姜正庭顿时一拍桌子,“怎么说话的?还不快和沈大人道歉?!”

这个女儿真是没眼力,以为沈辞安还是原来借住在他们姜府的穷书生么?

姜栀闻言脸色未变,起身对着沈辞安拱手,“抱歉沈大人,是我失礼了。”

“是我僭越。”沈辞安看着姜栀对他疏离到连眉头都未曾动一下。

那冷淡就像是从骨子里透出来似的。

沈辞安只觉得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连呼吸都跟着滞涩。

“不过说到习字,倒的确许久没看过姜大小姐的功课了,不知这几日练得如何,可有懈怠?”

“栀儿,既然夫子问起,还不赶紧去拿你这些时日的功课过来,让夫子给你指点一二?”姜正庭立刻吩咐。

姜栀皱眉。

他都知道自己骗他了,还提起这个做什么?

但姜正庭又不断地催促她。

姜栀没办法,只能离席回春棠苑去取。

等她随意拣了几张出门,刚走出院子门口,就见到一个清瘦熟悉的身影站在树下的阴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