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李世民疑似疯了,李承乾提取人才
翌日。
李承乾一觉睡到自然醒。
看了一眼寝宫内的漏刻,他才知道已经是辰时三刻。
不用上早朝,对于他长寿非常有利。
每天寅时前起床,在他看来,这就是在消耗身体。
庆幸的是,他借着登基的机会,将无大事不上早朝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在李承乾看来,不上早朝,对于那些臣子也是有好处的。
至少,可以多活一段时间。
当他洗漱一番后来到甘露殿时,这才发现伏案上的奏疏已经被清空。
他更高兴了。
若不是为了维持帝王尊严,他必然大笑一场。
他坐在甘露殿的龙椅上,思索着大唐今后休养生息该如何施政时,就在这时,无禄急匆匆地赶到了甘露殿。
当李承乾看到无禄面露恐慌之时,李承乾面色平静,心中感到有些诧异。
“陛下——”无禄丝滑地跪在地上,向李承乾恭敬行礼,目露敬畏。
“何事?”李承乾淡漠地问。
“回禀陛下,就在刚刚,大安宫那边传来消息......太上皇......”无禄说着说着就结巴了,怎么也说不下去,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继续说:“太上皇......疯了......”
李承乾闻言,却是没有第一时间相信,而是怀疑李世民在装疯。
无禄余光瞥到李承乾的神色,心中有些发苦。
他可以确定的是,陛下没有相信他的话。
“陛下,太上皇真的疯了......根据大安宫那边的眼线所说,太上皇昨夜还好好的,不知怎么的,像是受了什么刺激,见人就说他才是天命所归!他才是真龙天子!而且,太上皇边说,还边大哭大笑......浑然不像是一个正常人。”
“请陛下明鉴,奴婢所言句句属实。”
李承乾平静地俯视着无禄,思索片刻,“派人试探一下太上皇......”
无禄脸色一怔,目光有些小心翼翼,微微抬头,小声问:“陛下恕罪,奴婢不知这试探之法的度......奴婢乞问陛下,这试探之法的度奴婢该如何把握?”
李承乾微微皱眉,“保证不死就行。”
无禄听后,却是心中一寒。
“诺。”无禄立即领命,不敢再多问一句。
看着无禄匆匆离去,李承乾却是面露不解。
这李世民怎么好端端地就疑似疯了?
受刺激了?
莫非是见不得昨日自己登基一事,年纪大了,故接受不了这件事?
他派无禄去试探一番,待确认后,李承乾觉得就这么疯了也实在太可惜了。
李世民还没有看到他一手缔造大唐盛世,如何能提前疯了?
李承乾心想:你想要疯,朕偏不允。
他想到了其中一颗长寿丹的使用对象。
如果无禄确认李世民疯了是事实,就给他一颗服用。
有时候,肉体的摧残,远远比不过精神所带来的伤害大。
这一点,李承乾心中深知。
随即,李承乾屏退了四周所有人。
接着,李承乾在甘露殿提取他心中早已准备好的人才。
李承乾在心中默念道:
“系统,提取五十名人才:”
“文官的话......”
“战略规划方面,选周朝姜尚、齐国管仲、汉朝张良、前秦王猛、宋朝赵普。”
“行政规划方面,选汉朝萧何、蜀汉诸葛亮、武周狄仁杰、北宋章衡、秦朝商鞅。”
“经济科技方面,选汉朝桑弘羊、唐朝刘宴、宋朝沈括、明朝徐光启、明朝宋应星。”
“外交文化方面,选战国苏秦、齐国宴婴、汉朝班超、北宋苏轼、北宋苏辙。”
“特殊人才方面,选秦朝李冰、北魏贾思勰、元朝郭守敬、明朝锦衣卫指挥使毛骧、明朝刘伯温。”
“武将的话......”
“选秦朝白起、汉朝韩信、唐朝郭子仪、秦朝王翦、明朝李文忠。”
“汉朝霍去病、后唐李存勖、前燕慕容恪、东汉邓禹、明朝沐英。”
“吴国周瑜、明朝俞大猷、明朝郑成功、明朝曹文诏、明朝卢象升。”
“梁朝陈庆之、北周韦孝宽、魏国典韦、魏国许褚、魏国张辽。”
“唐朝高仙芝、明朝郑和、汉朝马援、南宋韩世忠、北宋杨业。”
话音刚落。
一道白光骤然闪过。
下一瞬。
李承乾所提取的人才全都出现在了他面前。
这些人看到李承乾的刹那,没有丝毫迟疑,纷纷恭敬地行礼道:“参见陛下!”
李承乾扫视了一眼众人,心中非常满意。
有这么多厉害的人,想要统一世界也不是问题了。
想到此处,李承乾手作虚扶状,“平身。”
当众人纷纷站起后,李承乾想着关于这些人的安排。
没过多久。
李承乾决定将这种人员安排问题交给寇准和王安石。
没有丝毫迟疑。
“来人!”
在门外候着的无福,连忙趋步进入大殿。
当他看到大殿内很多人时,面露诧异。
他心中很是疑惑,这些人从哪里来的?
但他没有多想,在李承乾的目光注视下,急忙行礼道:“奴婢参见陛下!”
“将寇准、王安石请来甘露殿,朕有事与他们商量。”李承乾淡淡地道。
“诺。”无福躬身道。
旋即,无禄的身影消失在众人眼前。
李承乾打量着众人,看向毛骧说:“毛骧,朕欲成立锦衣卫监察百官,这第一任指挥使,朕就交给你了。”
“臣领命。”毛骧恭敬地跪地道。
“半年内,朕要锦衣卫遍布整个大唐,期间,要钱给钱,至于人员,朕可以允许你先从禁卫中挑选三百人作为班底,后续人员问题由你去招募。你可有信心?”李承乾平静地说。
“臣领命。”毛骧道。
“你现在就可以去禁卫挑选班底了。”李承乾道。
话音落。
毛骧再次向李承乾行礼,往大殿外走去,消失在众人眼前。
尔后,李承乾又看向典韦和许褚,道:“今后,典韦、许褚,你们二人今后就贴身护卫朕。朕暂时给你们宿卫校尉一职,你们各自可以从禁军中挑选三百人。”
典韦、许褚沉声道:“诺。”
接着,李承乾又看向了苏轼、苏辙二人,“苏轼、苏辙,朕赐予你们二人翰林学士身份,今后专门负责为朕起草诏书,以及作为朝廷巡察使备选。你们可有异议?”
苏轼、苏辙连忙行礼道:“臣等无异议。”
李承乾又将目光落在了姜尚、张良、刘伯温三人身上,说:“姜尚、张良、刘伯温,朕赐予你们军师祭酒一职。随朕左右。”
姜尚、张良、刘伯温面色从容,不缓不急地道:“诺。”
“至于其他人,朕会将你们安排到朝廷任职,会根据你们各人才能而任用你们。”李承乾思索片刻,对没有安排的其他人说道。
“诺。”众人纷道。
就在这时。
寇准、王安石两人刚进入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