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那个逆子,已经很久没来这里了

内阁,政事堂。

此时,烛火通明。

首席大学士寇准,王安石、杜如晦、李靖、韩信、魏徵、岑文本、杜依艺、马周、刘洎,众人依次而坐。

“某已经收到消息,高俅刚刚进宫了......”寇准忽地开口道。

话音落。

魏徵脸色一肃,“想必是为了那知行学宫一事向陛下邀功......”

王安石说:“不可否认,高俅确实有能力。”

杜如晦没有说话,保持着沉默。

李靖默默地品茶,仿佛在场所说的事情与他无关似的。

韩信低着头,脑海中想着兵法。

岑文本自觉身份不够,为了谨慎之见,决定在其他人都发言后再说话。

杜依艺想到高俅是李承乾信任的人,在他看来,此人虽然名声不好,但想必能力不凡,也就没有说话。

马周见岑文本和杜依艺都没说话,也都明智地不说话,不过,如果待会儿有人问他,他肯定会说。

刘洎在思索着寇准说话的用意,在没有摸清寇准的意图前,他不准备先开口,因为言多必失。

“只是,知行学宫修建一事,需要花费不少钱财,这钱从何处来?”寇准皱着眉头抛出这句话。

众人闻言,纷纷目露思索。

对于李承乾的内库,他们也都清楚,不可能全都用来修建知行学宫。

只是,寇准的这个问题,却是将所有人给难住了。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保持着沉默。

“寇相想要知道的话,或许,可以去问问陛下。”杜如晦说。

寇准微微颔首,“此事,我会找陛下问清楚的。”

“其实,只要戚将军能够拿下倭国的话,大唐从此以后,就不会再缺钱了。”魏徵忽地开口道。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看向魏徵,面露诧异。

他们对于魏徵可是极为了解的,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今天,魏徵却是一反寻常。

“你们看着我干嘛?倭国不该灭吗?你们也是知道的,这倭国迟早会为我大唐后人带来祸患,灭掉他们天经地义。即便是让某现在去前线,某也恨不得杀一个倭国之人,为我大唐后人讨一个公道。”魏徵义正言辞地开口道。

众人收回目光,心中有些哭笑不得。

但他们对于魏徵的心思很是钦佩。

同时,他们想到了李承乾最开始是魏徵的学生。

一想到今上和魏徵还有这重关系在,所有人都对他心生羡慕。

因为这件事,很可能会被载入史册。

帝师的份量,还是极大的。

寇准闻言,抚须而笑:“魏侍中此言,若是陛下知晓,想必会极为高兴的。”

魏徵没有接话。

对于李承乾,他比在场所有人都最先接触,也比其他人更知道陛下是怎样的一个人。

“某觉得魏侍中的话不无道理,只要拿下倭国,就可以为大唐缓解燃眉之急。”杜依艺忽地开口道。

“只是,这拿下倭国一事,恐怕耗时不短。据我所知,到达倭国本土,我大唐军士需要在大海上漂泊很久......即便是快速占领倭国,但这一来一回,恐怕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了。”王安石出声提醒道。

众人闻言,纷纷摇头叹息不止。

寇准见此,便说:“关于如何筹集钱的事情,诸位若是有什么好的办法,都可以写成奏疏,到时候,我一并送给陛下。”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

与此同时,另一边。

太史局。

算学司。

书房。

李淳风紧皱眉头,在伏案上写写画画,纸上写满了各种数学公式。

如今,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无忧公主殿下的问题。

只是,到现在为止,他没有丝毫头绪。

什么四元一次方程,四元二次方程,这都是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吗?

李淳风面色有些难看。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

不可能的。

我记得陛下对我说过,这数学在于发现。

只要我发现了一个好的规律,就能够一通百通了。

只是,要实现这一步,似乎也没那么简单。

李淳风下意识地抓了抓头发,他发现,这几日的头发掉的有些多了。

下次如果无忧公主殿下再问我这样的问题,我该如何回答呢?

李淳风心里那叫个愁。

唉,这数学,一入门深似海啊!

陛下说大道至简,数学就是这样能够接近大道的方式。

只是,我现在才发现,自己连门都入不了。

要不,去陛下那里,再多问一些东西出来。

陛下知道那么多,没道理,无忧公主殿下提出的问题不知道吧?

想到此处,李淳风顿时松了口气。

车到山前必有路。

......

大安宫。

李世民与李渊相对而坐。

李渊看上去精神矍铄,目光炯炯有神。

对于他来说,如今更喜欢做的事情是带带李象,给他讲一些故事。

而且,每次看到李象的时候,他仿佛觉得大郎就在自己眼前,是大郎回来了。

至于李世民,则是沉默无言。

他对于生活没有一点期盼,神情显得很是颓废。

他低下头的瞬间,看着自己发福的肚子,目光失去了光芒。

以前的天策上将风采,在他身上,是看不到一点了。

他不禁在心中感叹着世事无常。

李渊瞅了李世民一眼,脸顿时拉了下来。

“待会儿,象儿要过来,逆子,你臭着一张脸给谁看呢?”李渊不满地瞪了李世民一眼。

李世民也没有反驳,面露无奈,“父皇,朕的心情不好,不想和您争吵。”

“你哪天心情是好的?每次象儿来的时候,你都板着一张脸,难怪象儿不愿跟你亲近。而且,朕看得出来,高明的皇后不比你的皇后差,人还孝顺。说到这里,朕就不得不说你两句了。每次嫣儿来的时候,你都臭着一张脸,可你瞧瞧她有说过你半点不是?”

“而且,她每次还记得给你带上礼物之类的,也不见得你这个逆子念叨着她的好......哼!你这个逆子,如果朕不是老了,朕定会将你吊起来拿鞭子抽,以前读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待会儿嫣儿来的时候,如果你这个逆子还是和以前那样臭着脸,朕绝对给你两耳光......”

李渊的话,就像是一把刀,直直地插在李世民心窝上。

李世民回应李渊的是苦笑,还有无奈,他轻叹了口气,“父皇,朕知道了......”

李渊看到这个模样的李世民,什么也没有说,目光深处藏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就在这时。

李渊面露欢喜,猛地起身,“听声音,是象儿的声音,他来了......”

说罢,李渊就向着殿外走去。

李世民看着李渊的背影,更沉默了。

他心想:那个逆子,已经很久没来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