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九州分兵攻取,狄仁杰的疑惑

“第一步,以壹岐岛为后勤基地,修建营寨、仓库、船坞,并留下一支五千人的偏师驻守此地。出于两方面考虑。”

“其一,在拿下九州前,作为大军后勤基地,拿下九州必然会分兵作战,此地,就是中转基地,必须牢牢掌握在我军手里。”

“其二,确保与大唐本土的海上补给线安全。而且,在拿下整个倭国后,此地也可以作为转运金银矿之地。”

“第二步......俞将军......”

俞大猷当即激动地看向戚继光,目露期待。

“由你率领三万五千大军,沿着壹岐岛—对马岛航线,清扫所有出海的倭国船只,将海权掌握在我军手中。之后,你再率领舰队封锁并攻打博多港,必须摧毁其港口设施和沿岸防御体系。”

“届时,本将军会亲自率领六万五千大军在博多湾附近登陆。我将会率领大军直扑倭国大宰府。只要拿下了它,那么,九州拿下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话音刚落。

俞大猷连忙开口道:“诺。末将一定会拿下博多港。”

戚继光微微颔首,继续道:

“此外,第三步,是向整个倭国宣示正统,即大唐陛下才是天下共主,倭国不臣,故兴师问罪。或者,将陛下的圣旨内容传遍整个倭国。这件事,就必须要用到犬上御田锹和药师惠日这两个人了。然后,对待苏我氏等倭国豪族必须除恶务尽,不伤仇恨我大唐军队的百姓,对于那些百姓,投降者免死,助顺者有赏。”

“一旦我军拿下整个九州后,我会立即派书吏宣扬大唐的《宣武律》,还有文化,说大唐雅言,写大唐汉字......”

俞大猷等人听后,纷纷目光大亮,他们看向戚继光时目露钦佩之意。

“第二个阶段呢?”俞大猷问。

戚继光面露微笑,“这第二个阶段,甚至第三个阶段,等拿下九州后再说。”

俞大猷等人闻言,纷纷道:“诺。”

“那么,在此岛上修整两日,两日后,俞将军,你我分兵行事。”戚继光说。

“好。”俞大猷应了一声。

与此同时,另一边。

长安。

乾坤殿。

李承乾等来了寇准等内阁学士。

他端坐在龙椅上,扫视着面前众人,然后将之前和太史令傅奕说的一些话,再对大殿众人又都说了一遍。

等众人都听完后,李承乾这才开口说:“无论这大水出现在大唐何处,都不能乱了阵脚。凡是有人借此散布中伤朕之谣言,皆不可轻饶。此外,若是朝廷官吏胆敢私吞赈灾之钱粮,必夷灭三族。勿谓言之不预。”

李承乾的话,令在场众人纷纷心神一凛。

“臣等遵旨。”寇准等人躬身回道。

“魏卿,朕任命你为巡察使,即日起出发,前往常引发水灾之地视察,若遇到水灾,由你全权接管受灾之州郡并治灾,朕许你有先斩后奏之权。若需军队相助,可直接找各道总管借兵,朕会密令百骑的人给往年受灾之地所在将领打好招呼。还有,带上一些太医院的太医,让他们一同前往,若是出现疫病,可以及时应对。”

魏徵听完后,没有丝毫迟疑,立即拱手行礼道:“臣遵旨。”

李承乾轻点了下头,扫了一眼其他人,说:“尔等各司其职,与往日一般即可。若是出现突发情况,由你们共同商量解决。若是你们也无法决定的,就来找朕,由朕解决。”

“诺。”众人应道。

李承乾见此,说:“诸卿可还有其他什么事情要对朕说的吗?”

众人纷纷摇头。

李承乾便说:“既如此,诸卿且退下吧......”

“臣等告退。”众人齐声道。

目送寇准等人离去,李承乾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他看向殿外依然还在下的大雨,不禁感到一阵无奈。

若是对于人祸,他倒是可以精准地从源头上解决,可对于天灾,他只能被动承受。

希望这一次天灾波及范围不要广。李承乾心想。

在乾坤殿继续处理了一些奏疏后,他才转身回到寝殿。

同时,他让无仁将武媚叫了过来。

在武媚过来后,李承乾让她陪着自己下棋解闷。

“陛下,可是有什么心事?”武媚执白棋,刚落下,好奇地问道。

李承乾沉默了一会儿,说:“这大雨下得可真不是时候。”

武媚闻言,看向窗外的大雨,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陛下,天要下雨非人力所能控制......陛下勿要太过忧虑,朝堂中有那些贤能的大臣在,更有陛下您在宫中坐镇,天大的难事,也将不是个事。”武梅拿起一枚白棋,望向棋盘,目露思索。

李承乾微微摇头,“若是可以的话,朕倒是一直希望大唐风雨调顺,这百姓的日子好不容易好了起来,这天灾一来,对于百姓来说可能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武媚接话道:“陛下心忧百姓,是天下百姓之福。不过,妾身以为若是事情超出可控的范围内,倒不如坦然接受,积极寻找良策应对。陛下身上担着天下的担子,妾身无用,不能为陛下分忧。”

李承乾一怔,他打量了一眼武媚,说:“不说这个了,你说的对,坦然接受这一切也好。有些事情,确实非人力所能为。来,你和朕还是继续下棋......”

武媚点了点头,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棋盘上。

李承乾瞥了一眼武媚,发觉她脸上并无其他什么心事,这才将视线移到了棋盘上。

如今的武媚,跟史书上记载的大相径庭。

更多的时候,面前的这个武媚更像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心思也算单纯。

在这后宫中,也算是对李承乾来说一个难得的慰藉了。

当然,他没有完全相信这宫中的任何人。

他唯一相信的人,依然是他自己。

......

大理寺。

狄仁杰就着烛火的光,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卷宗,目光血丝密布。

他的神情极为凝重。

这些卷宗中记载的都是所有下狱的宗室成员的口供,当然,他也经过比对了宗室成员名录记载,发现人数上有些对不上。

虽说只是一小部分人对不上,且不超过十人,但这些对不上的人也还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谁能保证他们在将来会不会做出对大唐不利的事情来?

令他疑惑的是,他比对了上百份卷宗口供笔录,竟然没有一点问题。

这很不合理。

串供?

绝不可能!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狄仁杰心中疑惑重重。

不过,看着面前这些厚厚的卷宗,他可以先行对这些人处置。

首恶等人那必须是判死刑的,其余人等根据犯罪情节不同给予相应量刑意见,并予以裁决。

仅仅是写审判文书,他就要写很多,这种任务量对他来说,还是有些繁重。

但他必须尽快赶完。

他相信,朝廷内外,已经有很多人都等急了。

尤其是陛下那边,必须不能让他再继续等下去了。

至于那些没有对得上的宗室成员,如实上报即可。

想着这些,狄仁杰开始拿起毛笔,继续书写审判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