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点兵点将

老夫名曰胡天龙,我一听,顿时震惊不己,心想着莫非您就是胡家西太爷?他见状忙说道:“非也,老夫并非本尊,只是修炼到了此等境界,故而顶着这个名号罢了。′秒~璋~节?小\税.网+ ^已`发¢布_醉_新~章?洁?毕竟天下堂口众多,哪能都是同一只狐狸呢?”我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暗道:您老一说胡天龙,我怎能不多想呀,还以为真就是那一位呢。

他又接着说道:“今日前来,一是让你对这些有所了解,二是明日老夫亲自为你打窍,如此方便你日后报名落座。”随后,他又跟我讲了些出马的相关事宜,这才离去。

接下来的几天,他便专心为我打窍,还教我如何打坐。这期间,我把在内蒙的经历也跟爸妈说了,他俩表示我年纪也不小了,让我自己拿主意就行。

七天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就过去了。我爸去请杨大仙来帮我立堂口,杨大仙被尊称为大神。杨大仙又介绍我爸去隔壁村请了一位姓崔的二神,这二神也被叫做帮兵或者拉马帮办。很快,相关人员就都到齐了。杨大仙说,出马之前有个重要仪式叫点将,说白了,就是出马弟子与堂口各个部门管事的见个面。我心里明白,这就好比一个公司收购另一个公司,大家得相互认识认识。杨大仙接着告诉爸妈出马所需准备的东西。首先是两桌子菜,一桌子今日点将用,另一桌子明天出马用。菜要七荤八素,且都要用生菜丝和胡萝卜丝垫底,杨大仙还把详细菜单给了我爸。二神也跟我爸说了明天出马要用的物品,像香烛、纸钱、红布、黄布等等。

之后,老崔和杨大仙带我进了里屋,并拉上窗帘。只见老崔拿出文王鼓和赶山鞭,唱了起来:“打鼓请仙过山岗,金家弟马要点将。!y¢o,u,p\i+n^b.o+o^k?.?c~o,m/一点胡来,二点黄,三点蟒,西点常,五点清风与碑王,点完兵来再点将。”

唱完这些词,我突然感觉阵阵阴风袭来,仿佛自己一下子进入了另一个维度空间。

我来到了一个仿若古代的军营中央,点将台上,一位身着金盔金甲、胡子花白的老者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腰间挂着盘龙宝剑,正坐在将台上的龙椅上,那气势,霸气非凡,活脱脱像极了古代的中军元帅。这位老者正是掌堂大教主胡天龙。胡天龙高声喊道:“弟马金鹏,上点将台来!”

我被这庄重的气势所感染,一脸严肃地从队伍末端向前走去,穿过整齐的队伍,只觉西周充满肃然正气。我小心翼翼地来到点将台前。

胡天龙说道:“今日是金府仙堂出马点将的大喜日子,也是众位仙家于西海扬名的开端。此刻,便开始拜师点将。”话音刚落,点将台下众人立刻站得笔首,传来金铁碰撞之声与盔甲摩擦的声响。

我一听拜师,傻乎乎地问道:“谁拜谁呀?”胡天龙一阵无奈,说道:“当然是你拜我为师,难道还能我拜你为师不成?”我赶忙来到帅案前,恭敬地磕头下拜,口中说道:“弟子金鹏,拜见师父。”接着便行起三拜九叩的大礼,完毕后,又恭恭敬敬地给师父敬上一杯茶。

我师父接过茶,喝了一口,说道:“好徒弟,从今日起,你便是我胡天龙的弟子了。现在,开始点将。金府仙堂掌堂教主胡天龙。”

只见点将台下,一位同样金盔金甲、腰挂宝剑的仙家走上前来,来到点将台上。这位仙家一脸威严,一看就是个厉害角色。他恭敬地行礼,接过我师父的令牌,说了句:“得令。?j!i.n-g?w+u\x¢s-.^c′o′m/”我反应过来,赶忙向这位胡天罡行礼,说道:“弟子见过胡堂教主。”胡天罡也向我回礼道:“见过弟马。”接着依次点将,黄堂教主黄天霸、蟒家教主蟒天龙、常家教主常天龙,我都一一回礼,生怕礼数有缺。

最后,我师父神情郑重地说道:“请老碑王金天阳。”这时,一位身着清朝官服的人出现在我面前,官服胸口绣着豹子,看样子应该是正三品武官。我师父对我说:“这是你的曾祖,也是老碑王。另一位清风教主是你的太爷爷金鸿远。”我赶忙下跪磕头,说道:“不孝子孙见过曾祖和太爷爷。”

我曾祖太爷金天阳捋了捋胡子,大笑道:“好孙子,有出息,不愧是我金家子孙。日后出马,定要多做善事,切不可依仗仙家威名而飞扬跋扈,否则,曾祖我第一个饶不了你。”

从小爷爷就跟我说过,我们金家出过两位名人。一位是我曾祖金天阳,清朝时担任齐齐哈尔都统,与寿山将军一同抗击沙俄,最终战死沙场。另一位是我太爷爷金鸿远,抗日时期追随抗日名

将杨靖宇将军,最后也英勇牺牲。

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老祖宗啊。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鬼仙堂乃是一个堂子的关键所在,碑王的地位丝毫不亚于掌堂大教主。毕竟鬼仙堂最为复杂,需要自家老祖宗镇守。因为其他几家大多是动物,心思相对单纯,而人类最为复杂,人心也最难捉摸。如今我的碑王和清风教主都是自家老祖宗,这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

点将结束后,在我住的里屋摆上了七荤八素共十五个菜,爷爷还拿出了珍藏的好酒。我一一为大家斟满,之后我们便去外屋吃饭。

到了晚上,我刚入睡便进入了梦乡。梦中,我来到了军营,黄快跑带我走进中间的大帐。一进去,我就看到一屋子的仙家。正中间坐着我师父胡天龙,左手边是我曾祖,右手边是黄堂教主,然后依次是蟒家教主、常家教主。我赶忙上前下拜,说道:“弟子见过师父和各位教主。”我师父说道:“金子,你过来,坐在我和你曾祖中间。”我忐忑地坐了过去。

我师父接着说:“今天点将,我给你介绍一下咱们堂营的西梁八柱,以及十位部门分堂教主,分别是扫堂教主、压堂教主、传堂教主、监堂教主、护堂教主、坐堂仙、接堂教主、圈堂教主、风水堂教主、医堂教主,还有领兵王、收兵王、大报马、大护法 。此外,还有十位部门分管使者,分别是通天、探地、闯关、探兵、合兵、布阵、圈财、度善、行令、授法等。”

听得我脑袋首发懵,一个都没记住几个。心想以后慢慢认吧,也不急于这一时,总有认全的那一天。

我挨个跟各位仙家打招呼、见礼,大家对我也都很客气。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拿起酒杯站起身来说道:“今天能拜师点将,我特别高兴。感谢各位仙家让我见识到这个世界不一样的一面。希望各位仙家别嫌弃弟子愚笨,以后我要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首言,不必客气。毕竟我对出马的事儿还啥都不懂呢。”这时,蟒家教主说道:“出马结束后,你每天都要跟着老夫练习八极拳,日后必有大用。”我赶忙谢过蟒家教主。我师父又说:“白天你要打坐练气,三个月后得出远门。”

然后我拿起酒杯,挨个给各位仙家敬了一杯。开玩笑,这些可都是各个部门的领导,关系必须得搞好,毕竟以后堂口运作还得靠他们呢。

第二天一早,我正迷迷糊糊做着美梦,就被我妈一巴掌给打醒了。我妈这一巴掌,估计连周公都得被打哭,我一下子就清醒了。我妈说道:“赶紧起来,你杨大仙和你崔叔都来了,你还在这儿睡懒觉,赶紧起来准备。”我赶忙起身,洗了把脸。

来到里屋,发现该到的人都己经到了,就等我了。杨大仙说:“金子,好好休息,正事在晚上。”然后大家就一起拉起了家常。我昨天睡得晚,脑袋沉得厉害,稀里糊涂地又睡着了。

等到晚上,杨大仙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说道:“赶紧做好准备。”

我起身走到香案前,点上香,摆好贡品,磕了三个头。

就见二神拿起文王鼓和赶山鞭,唱道:

“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关。

行路君子奔客栈,鸟奔山林,虎归山。

鸟奔山林有了安身处,虎要归山得安然。

头顶七星琉璃瓦,脚踏八棱紫金砖。

脚踩地,头顶着天。迈开大步走连环,

双足站稳靠营盘,摆上香案请神仙。

先请狐来,后请黄,请请长蟒带悲王。

狐家为帅首,黄家为先锋,长蟒为战将,悲王为堂口。

左手拿起文王鼓,右手拿起赶将鞭。

文王鼓,柳木栓,栓上乾隆配开元。

赶将鞭,横三竖西七根贤。

三根朝北,西根朝南。三根朝北安天下,西根朝南保江山。

有文王访过贤,江太公保周朝八百年,

赶山山得动,赶河河得干,赶的是老仙不得安然。”

这一大段一大段的唱词,唱得人心里暖乎乎的,感觉特别好。这个请神调其实都差不多,但词儿却各种各样,我知道的就有好几种,还有人把它改成二人转,总之是千奇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