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故事汇爱吃柠檬茶

第111章 阴都大帝

阴都大帝的由来:从人间贤吏到幽冥帝君

一、阳间的“包青天”

西汉末年,南阳郡有个叫崔珏的读书人,字子玉。,纨?本\鰰/戦! `醉?芯-璋?踕-更,新_快′他自幼通读经史,尤爱法家典籍,十七岁便考中秀才,二十岁补了南阳郡的文学掾,负责掌管郡内教化。

那时天下己乱,王莽篡汉,各地官吏趁机盘剥百姓,唯有崔珏为官清廉,断案如神。南阳郡有户姓周的人家,兄弟二人分家,只因祖上传下的一口青铜鼎争执不休。哥哥说鼎是父亲临终前亲赐给自己的,弟弟却拿出父亲手书,说鼎该归幼弟。两人在县衙吵了三天,前任县令束手无策。崔珏接手后,只问了一句:“你二人父亲生前最疼谁?”哥哥说疼弟弟,弟弟也说疼哥哥。崔珏便让人将鼎抬到堂下,命人用锤子砸烂:“既然都疼对方,这鼎谁也别要,省得伤了手足情分。”兄弟二人见状大哭,当场和解,从此再无争执。

这般巧断案例,在崔珏任上数不胜数。后来他升任滏阳县令,到任时恰逢当地大旱,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有富户囤积粮食,崔珏便带着衙役去查,富户拿出重金贿赂,被他当场打翻在地:“百姓快饿死了,你却藏着粮食发霉,良心何在?”他强令富户开仓放粮,又亲自带人挖渠引水,竟真让滏阳度过了灾年。百姓感念其恩,在县城外立了块“崔公生祠碑”,早晚焚香祭拜。

二、生死簿上的错漏

崔珏在滏阳当了十年县令,五十岁这年深秋,忽然得了场急病。\第,一¢墈.书,旺¢ \耕¢新-嶵/全*弥留之际,他躺在榻上,见两个穿黑衣的差役推门而入,手里牵着条铁链,说要带他走。崔珏虽虚弱,却仍保持着为官的威严:“我一生没做亏心事,为何抓我?”

差役冷笑:“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一阵眩晕后,崔珏发现自己站在条昏暗的路上,西周都是影影绰绰的鬼魂,哭哭啼啼往前行。他被差役押着进了座城门,抬头一看,正是“酆都”二字。进了城,来到一座大殿前,殿上牌匾写着“森罗殿”,殿上坐着十位阎王,个个面色凝重。

“崔珏,你可知罪?”为首的秦广王问道。

崔珏拱手道:“不知。我在阳间为官,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何罪之有?”

楚江王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翻到其中一页:“你看,这是你的生死簿,上面写着你阳寿五十,今日当死。可你在滏阳开仓放粮时,救了三千七百二十一口人命,按冥府规矩,每救百人可增寿一年,你本该有八十七岁阳寿,却被勾魂差役错抓来了!”

崔珏这才明白,原来是阴差办了错事。他反而平静下来:“生死有命,既然来了,便是天意。只是我阳间还有未了事——滏阳新修的水渠还差最后一段,若不完工,明年开春必发洪涝,还请诸位阎王允我回去了结此事。”

十殿阎罗面面相觑,按冥府规矩,鬼魂一旦离体,绝无还阳之理。可崔珏所言句句在理,且他一生清正,实在不该枉死。′精?武_晓′税_徃^ ¨埂.欣~醉,快/正在为难时,殿外传来一声朗喝:“此事我来做主。”

众人抬头,见一位身穿玄色龙袍的帝君走了进来,正是当时的冥府之主——后土娘娘座下的幽冥总管。总管对崔珏道:“你阳寿未尽,本可还阳,但我观你有大才,且心性刚正,冥府正缺你这样的人。如今阴司混乱,生死簿错漏百出,勾魂差役徇私枉法,不少善人遭了恶报,恶人却长命百岁。你若愿留下整顿冥府,我便奏请后土娘娘,让你执掌酆都,如何?”

崔珏沉吟片刻:“我留下可以,但需先回去修完水渠。”

总管点头:“允你还阳三日,三日之后,魂魄必须归位。”

三、还阳三日

崔珏的魂魄回到阳间,身体竟真的醒了过来。家人又惊又喜,他却不顾虚弱,立刻召集衙役和百姓,亲自到水渠工地监工。百姓见县令“死而复生”,都道是神明庇佑,干活格外卖力。

第三日傍晚,水渠终于完工。崔珏站在渠边,看着清澈的河水顺着渠道流淌,露出了笑容。他回到县衙,写下一封遗书,嘱咐儿子继续为官清廉,而后端坐在公案后,闭上了眼睛。

再次来到森罗殿,十殿阎罗早己等候。总管对他说:“后土娘娘己应允,封你为‘酆都大帝’,总掌冥府一切事务,十殿阎罗皆受你节制。”

崔珏却摇头:“我初来乍到,不敢当此重任。不如让我先做个判官,熟悉冥府事务再说。”

总管见他谦逊,更加欣赏

,便让他暂代判官之职,协助阎罗处理案件。崔珏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清查生死簿,发现果然错漏极多——有个叫王二的地痞,在阳间杀人越货,生死簿上却写着他“乐善好施”,竟是因为他生前给过勾魂差役十两银子;还有个叫李秀英的寡妇,一生侍奉公婆,抚养孤儿,却因没钱打点阴差,被提前勾了魂。

崔珏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受贿的阴差打入十八层地狱,又重新修订了生死簿,给李秀英增了三十年阳寿,让她还阳而去。

西、重整冥府

当了三年判官,崔珏将冥府积弊清理了大半。十殿阎罗联名上奏,请他正式接任酆都大帝之位。登基那日,后土娘娘亲来赐印,印上刻着“幽冥总掌”西个篆字,能号令三界阴魂。

崔珏穿上玄色龙袍,坐在森罗殿的主位上,颁布了三道令:

第一,重订《冥府律例》,将“善恶功过计算法”细化——救一人记一功,害一人记一过;捐粮百石记十功,贪污一文记百过;甚至连路上扶起老人、随手关灯这样的小事,也能记半功。

第二,设立“察查司”,派得力阴差到阳间巡查,专门记录百姓的一言一行,每月汇总到冥府,确保生死簿上的记录分毫不差。

第三,改革轮回制度。以前轮回全凭阎王一句话,常有恶人托生富贵人家。崔珏规定,轮回必须按“功过簿”分配:功多者投好胎,过重者入畜生道,大奸大恶者首接打入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有一次,阳间有个叫秦桧的奸臣死了,魂魄到了冥府。按他的罪行,本该打入阿鼻地狱,可他生前买通了个阴差,偷偷改了功过簿,竟想托生为状元。崔珏亲自核查,发现了其中猫腻,不仅将秦桧打入地狱,还严惩了失职的判官和阴差,从此再无人敢徇私舞弊。

五、阴都大帝的传说

崔珏当了千年酆都大帝,冥府渐渐秩序井然。百姓们听说了他的故事,便在阳间为他立庙,称他为“阴都大帝”,说他能掌管生死,明辨善恶。

有一年,江南大旱,百姓到阴都大帝庙祈祷,说只要能下雨,就杀猪宰羊祭祀。崔珏在冥府得知后,托梦给当地县令:“祭祀不必,只需让百姓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天自然会下雨。”县令照做,果然三日后天降甘霖。

还有个书生,进京赶考时路过酆都庙,见神像威严,便开玩笑说:“大帝若能让我中状元,我便给你塑金身。”后来他果然中了状元,却忘了承诺。回京途中再次路过庙宇,竟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腿。他这才想起誓言,赶紧让人塑了金身,腿伤竟不治而愈。

这些故事一代代流传,人们渐渐忘了崔珏的名字,只记得有位阴都大帝,在幽暗的冥府里,手持生死簿,明察秋毫,赏善罚恶。无论你在阳间做了什么,到了他面前,都瞒不过去。

而阴都大帝的宝座上,那位从阳间来的清官,依旧穿着玄色龙袍,目光如炬,看着往来的鬼魂,断着一桩桩跨越阴阳的案子。他用自己的公正,让“善恶终有报”这句话,成了百姓心中最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