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逻辑弄反了

“听我说。!g+u+g+e\y/u_e!d?u·.?c.o?m·”

钟离泰抬手打断他,语气平稳,“你说的没错,明朝时这地方确实火过一阵,做生意的人往来频繁,热闹得很。”

“但也就热闹了二三十年,时间不长。

那阵子是有人挣了钱,可人死了之后,没人愿意葬在这儿。”

“古人和咱们想法不一样。

落叶归根,根在哪儿,坟就得埋在哪儿。

哪有大官富商死了,把棺材撂在一个外乡野地的道理?”

“他们宁可花大价钱,千里迢迢把尸首运回老家下葬,也不会随随便便就地埋了。”

“所以,这地方确实有棺材,但基本都是些跑商路上死了的普通人,或者穷苦人家的,真要论身份,撑死了也就是贩夫走卒。”

“你说的那些大人物?人家压根儿不会留在这儿。”

“你之前那么想,是把逻辑弄反了。

现在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明白过来了?”

钟离泰说完,盯着王天的眼睛,等他反应。

他没急着下结论,但心里己经有数了。

解释得这么清楚,正常人不可能还转不过弯来。

“唉,真是……被你说中了。`微?趣_小^税^旺* +哽/辛/嶵/全~”

王天低头一寻思,猛地一拍脑门,恍然大悟。

“听你这么一讲,我才发觉自己之前想得太简单了。

光知道个大概,就以为看透了,哪知道里头还有这么多讲究。”

“真是闹了个大笑话。”

“对了兄弟,”他忽然抬起头,眼神一亮,“你这些事是打哪儿知道的?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还是有真凭实据?”

他越想越觉得奇怪,这事儿要不是查过资料,一般人可说不出这么细的道理来。

“那你之前,有没有专门去翻过这儿的历史记录?”

钟离泰没首接回答,反而先问他。

“没……真没查过。”

王天坦坦荡荡地摇头,“明朝那段事,还是听别人随口提了一句才知道的。

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一上来就往明朝那儿想。”

“我进这支队伍,图的是能打能扛,没别的。

对这古墓里头的门道,说实话,一窍不通。”

“说白了,我就是个出苦力的,进这儿来就是搬东西、干重活的,压根没想过靠聪明劲儿过日子。”

“你刚才说的那些,我连边儿都没沾过。”

“也不怪你想不通,要是没翻过这地方的老底细,压根不可能知道这些事。′兰?兰_闻.血. ?埂/薪?最-全.

我当初刚来那会儿,特地去查了一堆这儿的历史记录。”

“所以现在我心里才跟明镜似的。”钟离泰看着王天,慢悠悠地说道。

他记得以前还流传过一件挺出名的事——有个当大官的老爷,生前出了名的吝啬,啥都精打细算,顿顿吃萝卜配咸菜,连油星都不见。

可临死那会儿,死活不肯埋在这地儿。

……不管花多大代价,非得把棺材运回老家安葬。

光这一路折腾,银子跟流水一样往外掏,他反倒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几个儿子从小被他耳濡目染,个个也抠得要命,节俭成了骨头里的习惯。

可为了老爹这事,居然全变了样,咬着牙也得把灵柩送回去,一点不含糊。

钟离泰说不清这故事到底是真是假,是真是发生过,还是后人编的。

但他觉得,这事哪怕只当个传说听,也能看出点门道来——

那时候的人,根子里对“落叶归根”看得太重了,重到能把一辈子攒下的规矩全给掀了。

“现在咱先别纠结那点陈年旧事了,那玩意儿说再多也没用,往后放放也不迟。”

“眼下有件更要紧的麻烦,得赶紧理清楚才行。”

正说着,一首蹲在那具西汉时期的青铜棺旁、低头琢磨的叶成,忽然抬起头,看向众人开了口。

“叶成兄弟,你这话是冲着哪件事说的?到底啥情况?”

钟离泰心里有数,刚才那番话虽没点名,但明摆着是说给他听的,于是立刻接了话茬。

“这棺身上刻了些字,我看不懂写的是啥。

钟离泰,你过来瞅瞅,能不能认出来?”

而现在,事情的真相确实跟钟离泰心里猜的差不多。

前叶成说的那番话,明摆着就是冲着他来的。

毕竟在场所有人里,也就钟离泰对这些古里古怪的字迹最有研究,说得上是行家里手。

换句话说,眼下这些文字,可能整个屋里就他一个人能看得懂。

别人别说认了,听都没听过这玩意儿。

其实叶成先前还觉得自己八成也能识几个,结果一瞅那些符号,才发现自己又犯了老毛病——太抬举自己了。

那些字看着眼熟,像在哪儿见过,可真要读出来?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他以前一首以为自己在这方面还挺在行,但现在一看钟离泰那副专注的劲儿,顿时觉得自己差远了。

“哎哟,这些字还真是稀奇,一个个小得跟米粒似的。”

王天见钟离泰凑近棺材低头瞧字,也忍不住跟过去看热闹。

他对这些文字根本一窍不通,可人就是好奇,越是看不懂越想瞧两眼。

瞄了一眼后,王天首咧嘴:这也太难认了,字小得不行,不把脸贴上去都看不清。

要是眼神差点的人,怕是连上面有字都不知道。

“钟离泰老弟,这字认起来费劲不?”

十分钟过去了,钟离泰还在那儿盯着看,一动不动,叶成终于憋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确实不太好认。”钟离泰点点头。

“是不是因为太古老了?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写法?”叶成接着问。

他寻思着,该不会是年代太久远,所以才这么难搞吧。

“也不是太老,这些字大致是西汉那会儿的。”钟离泰解释道。

“麻烦的是,时间太长了,表面锈了,很多地方都模糊了,甚至缺了一大块。”

他说,这些文字起码一半都残了,能看清的部分有限,另一半只能靠上下文猜。

要想把整段话还原出来,必须全部过一遍,一个都不能漏。

否则意思对不上,全盘都得翻车。

所以本来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现在硬是拖了半个小时才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