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勇冠三军
数日前,秦昭与张让进行了会晤。-鸿!特,暁`税·蛧¨ !哽~歆·最·筷`
基本情况都已经了解了,自然也就是一番客套,拉近一下彼此的关系,从而确定秦昭宦官一派的定位标签。
本以为能够从张让口中得出一些内幕消息,结果老阉狗嘴巴严的很。
愣是一个字都没透露出来,只是说包让秦昭满意。
云台殿
作为东汉皇帝接待武将的宫殿,这里曾是云台二十八将受封之地。
后来,就成了皇帝专门册封有功将士的场地,平时基本不会接待官员外使。
这一次的册封仪式排场很大。
但...从左丰那里知道的内幕表示,这波册封貌似并不简单。
虽然他没有明说郭典为什么辞官回乡,但显然这里面有很大的坑。
嗡——
嗡——
嗡——
接连三声钟响,浑厚庄重的声音从皇宫上方回荡。
“诸位将军,入殿。”
大鸿胪高声对着廊内诸将喊道。
旋即,宫门大开,皇甫嵩走在最前方,而秦昭等人则是紧随其后。
众人刚一进去,就有禁军进入殿内。
毕竟是武官受封,肯定是不同于接待文官一样。
“吉时到!”
“陛下临朝!”
刘宏身穿龙袍、头戴十二旒天子冠冕,在张让、赵忠的搀扶下坐到龙椅之上。^天!禧·晓¨说`徃¢ *免·沸/阅?毒*
旋即,宫乐奏起,两名官员将帘子放下。
坐在摆放龙椅的高台之上,透过眼前的冕旒与帘纱,刘宏俯视着平定黄巾叛乱的军中将校。
“拜见陛下!”
众将立刻对着刘宏躬身一礼。
相较于明清那种下跪叩拜,秦汉时期还是很人性化的,给足了朝臣尊严。
“宵小之徒,祸乱天下,欲使乾坤倒转,江山倒悬。”
“幸得大汉熊虎之士浴血奋战,悍不畏死,平定反贼之祸。”
“今日凡有功将士,皆有封赏。”
刘宏坐在帘子后面的龙椅上,朗声说道。
听到一句有功皆赏,在场的将校纷纷面露兴奋之色。
能够走进这里的人,基本上每一个都立下过不小的战功。
平步青云,在此一朝!
“中郎将皇甫嵩上前听封!”
大鸿胪高声喊道。
闻言,立于首位的皇甫嵩立刻走到场中。
“皇甫嵩南征北讨,率大军平叛有功,封左车骑将军兼领冀州牧,赐爵槐里侯,食邑五千户。”
张让摊开圣旨,尖声宣布道。
原本的八千户,硬生生削了三千的食邑。
相比于官职,爵位才是最让人宝贵的东西。
然而皇甫嵩还不知道,宦官与他的明争暗斗才刚刚开始。
“臣,谢陛下恩典。*y_d¢d,x~s^w?./c_o?www.”
皇甫嵩心中存疑,但仍是保持着应有的严肃。
乡侯进爵县侯,食邑竟然只有五千户?
要知道,他原本的都乡侯因为让功的缘故,只有两千五百户的最低食邑。
而朱儁的西乡侯则是因为手握三郡之功,食邑比他多了一千户。
一个县侯的食邑,竟然和乡侯只差一千五百户?
接过圣旨,越想越气的皇甫嵩,忍不住恶狠狠的瞪了张让一眼。
“皇甫将军...这是对圣旨不满意?”
“否则你为何瞪我?”
张让可就等着皇甫嵩犯错呢,看着皇甫嵩瞪了自己一眼,于是讥笑道。
“这...老夫最近练习箭术,眼睛有些发直。”
皇甫嵩没想到这条老狗一直盯着自己,于是只好尴尬地解释了一句。
怂货!
张让在心里骂了一句。
“讨寇将军秦昭,上前听封。”
大鸿胪朗声高唱,给皇甫嵩的尴尬局面化解了一下。
旋即,秦昭立刻走上前来。
“晋阳秦昭,少年俊才,忽逢国难,散尽家财募乡勇八百奔赴沙场,随军征战、屡克强敌、踏营破阵,斩贼首张角、张宝,勇冠三军,一腔赤诚朕心触动。”
“封秦昭为镇北将军,
赐爵冠军侯,食邑六千户!”
张让高声诵读着旨意,目光随意的瞥了一眼脸色阴沉的皇甫嵩。
这就像是在问皇甫嵩,老匹夫,人家小小年纪食邑比你高一千户,你爽不爽?
爽,相当爽了!
皇甫嵩恨得咬牙切齿,目光死死的盯着张让。
如果之前他还有所怀疑,那现在就已经能够确定,自己最初定下的食邑绝对不是五千户。
皇甫嵩爽,秦昭也爽。
如果说镇北将军这个职位让他觉得已经很高了的话,那么冠军侯对于大汉的意义绝对是相当重大的。
钱,给的值了!
“谢陛下恩典!”
秦昭立刻托住圣旨,躬身一拜。
这边被封之时,吕布、张辽、张郃、颜良等人也是一个个兴奋的不得了。
身为武人,无不对冠军侯心向往之。
“骑都尉秦贲,封渤海太守,赐爵都亭侯,食邑一千户。”
就在秦昭退回列中,秦贲也因功获得封赏。
然而这个渤海太守,却让秦昭心里一颤。
皇甫嵩因为筑京观一事与秦昭关系不睦,这件事基本上没人不知道了。
有事,这里面有事!
“封,曹操为济南国相。”
“封,吕布为讨寇校尉,于镇北将军帐下听令。”
“封,颜良为渤海郡尉。”
“封,张郃为南皮令。”
一道道圣旨宣读完毕,从吕布之后,几乎所有的册封都显得有些敷衍。
这也印证了左丰所言属实,朝廷不想厚封这些人。
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
黄巾之乱结束了,国家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战事发生。
那么养这么多只有武力的武夫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不过张让也算够意思,将与自己亲近的人都安排在了渤海附近,算是另类的投桃报李。
“封徐荣为城门校尉。”
“封冯芳为城门校尉。”
“封桥蕤为城门校尉。”
“封程普为城门校尉。”
“封...”
一连串的城门校尉,足足十二个。
说的好听是城门校尉,说难听点就是雒阳看大门的。
一众将领脸色变换,强忍着心里的火气恭敬地接下圣旨。
其中尤其是徐荣,仅仅是从扶黎营校尉迁到了城门校尉,甚至连演都不演了。
“封,刘备为安喜县令。”
又一道圣旨颁布,几乎是在场之中最后一道册封旨意了。
终于熬到这个时候,刘备立刻上前接过圣旨。
“谢陛下恩典。”
尖细的声音,让张让以及帘子后的刘宏一愣。
“嗯?”
“你敢学咱家?”
张让有些愤怒的盯着刘备。
“我...我的声音就是这样的。”
刘备连忙开口解释。
帘子后的刘宏脸色一阵怪异。
天生的?
莫不是天生宦官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