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 孙坚的确是一条好狗

大将军府后堂。/叁·叶_屋¨ ,罪,辛`璋.结*庚*欣!哙`

众人依次落座,由于不在正堂那种比较正式的地方,所以众人都显得比较自在。

“此次我军击退来犯的诸侯联军,我甚是开心。”

“如今军心凝聚,士气高昂,我准备趁热打铁,将袁绍除去。”

“不知诸位有什么想法?”

秦昭喝着茶水,随意的坐着看向众人。

“主公,欲速则不达。”

“我军士气高昂不假,可主公有了解过国库钱粮的问题吗?”

郭嘉放下手中的茶碗,询问道。

闻言,众人纷纷向郭嘉投去目光。

而郭嘉也是继续给众人算起了账目。

“从二月开始军事调动,一直持续到现在的七月份。”

“十万大军,十五万的民夫,粮草消耗将近百万石,而长安新定需要钱粮以供百姓撑到秋收。”

“另外,尽管我军不可能倾巢而出,但主公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至少四万大军辅以近十万的徭役。”

“讨伐袁绍路途遥远,旷日持久,国库之中恐无数十万的粮草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战争。”

“同时,长安方面还有匈奴人、白波贼、西凉、益州等隐患,若主公不解决内部问题,恐怕会出现祸事。”

打仗真正的难题不是军队,而是钱粮补给。

秦昭终究只有雒阳、河内两个地盘,能够收上来的赋税也十分有限。_如/闻′王^ \更~辛¢醉~全`

长安新定,来年的税收会好一些,但那是来年。

十万大军让秦昭成为普天之下实力最强的诸侯,但与其相对的就是庞大的消耗。

甄家的钱粮在冀州,鞭长莫及,袁绍堵住魏郡、巨鹿、赵国等地,不可能让庞大数目的钱粮送到雒阳来。

这也是秦昭迫切的想要连通冀州的原因。

只要把冀州控制在手,甄家的钱谷可以支撑大军可以支撑他再拿下幽州。

届时再休养生息数年,也不会让甄家伤筋动骨。

“那就是说,现在还打不了咯?”

典韦皱着眉头看向郭嘉。

“以长远的发展来看,打不了。”

“至少需要等秋收结束,提前将粮草运往河内,以供明年开春讨伐袁绍之用,这样可以省去诸多损耗,同时也不会留下什么隐患。”

郭嘉点了点头,十分笃定地说道。

想要打袁绍,就不能只看袁绍。

否则只一个袁绍,让一员大将领五千精骑开赴过去,就够袁绍喝上一壶的。

当秦昭对袁绍动兵的时候,兖州、幽州大概率不会作壁上观。

“那以奉孝来看,应当如何?”

秦昭沉下心中的浮躁,认真的看向郭嘉。

“结盟。”

“乱世之道,非独立之道。”

“昔年秦国之所以能一扫六合,乃是其远交近攻的计策运用得当。/k·s′j?x-s!w·.^c!o/m?”

“在下认为,不止我们会结盟,其余各路诸侯也会互相结盟。”

郭嘉开口畅谈,将众人还没有提出来的问题道出。

此前没有结盟,那是因为天下诸侯以为联合起来后,可以解决掉秦家这个势力最大的诸侯。

如今他们的计划破灭,秦家自然可以挑选盟友。

“那不知奉孝以为,该与何方势力结盟?”

李儒面露好奇之色的问道。

“正在攻打豫州的董卓、坐拥徐州的陶谦以及青州的赵琰。”

“董卓可以为我们牵制住袁术,陶谦可以牵制兖州的刘岱,而青州的平原国则在公孙瓒的掌控之中,可以用赵琰来进行牵制。”

“而我们的军队又可以策应他们,想来他们也定不会拒绝结盟。”

郭嘉将这几日苦思出来的人选一一道出。

“嗯,奉孝之言,我认为不错。”

“明日我便派人前往各处与他们进行交涉。”

秦昭微微颔首道。

远交近攻这个计策,几乎是从战国一直延续到任何一个乱世。

远的不说就说汉末乱世。

初期围绕袁绍、袁术之间的争斗,就有大量的小诸侯与这两家结盟。

“主公英明!”

郭嘉拱

手称赞道。

秦昭刚刚击溃诸侯联军,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

郭嘉他们无一不担心自家主公年轻气盛,从而忽视了内政的发展,一味的穷兵黩武。

如今见到秦昭依旧能够沉得下心来,这让他们放心了不少。

“对了,我打算派刘表前往荆州。”

“孙坚匹夫屡次与我作对,士可忍孰不可忍!”

秦昭想起了如今荆州牧还是孙坚,有些不悦地说道。

让他当荆州牧简直让他吃饭的时候难以下咽,玩妹的时候兴致缺缺。

当初让孙坚为荆州牧,主要是为了恶心一下袁术。

结果袁术没恶心到,反倒恶心到了他自己。

不得不说,孙坚的确是一条好狗。

都已经是州牧了,还特么给袁术当狗呢。

“主公,老夫倒是有一计。”

一直默不作声的贾诩抚须道。

“有话就说,这又不是正式场合。”

秦昭立刻看向这个老狐狸,催促道。

“派刘表前往荆州接替孙坚之前,还需把颍川的兵马调回来。”

“否则,别说是一个刘表,就是一百个刘表过去,也无法扰乱荆州。”

贾诩抚摸着胡须,提议道。

“妙啊!”

“颍川兵马一旦撤走,袁术必定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攻取豫州。”

“届时后方空虚,我们便可来一招釜底抽薪。”

“荆州那帮士族盘根错节,相比于背景深厚的袁术,一个毫无根基的宗室之人一定会更让他们满意。”

“文和兄每次献计,都是如此的一针见血,实在是让李某佩服。”

李儒眸子一亮,一脸敬佩的看向贾诩。

“李兄谬赞了,老夫只是随口一说,倒是李兄思虑比老夫更加深远。”

贾诩谦虚的笑了笑,然后便继续当透明人摸鱼。

老狐狸献计基本上都是不点透。

他只给你提个意见,至于这个意见你能考虑多少,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反正他不掺和太多,给足了其余同僚面子。

这也充分地体现出了三国第一聪明人的处世之道。

不争不抢,方能不得罪所有人,从而笑到最后。

“好计!”

“本将军帐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何愁大业不成!”

秦昭笑着竖起大拇指,豪情万丈的朗声道。

一朝得势,麾下的文臣猛将也越来越多。

这也正应了那句,万事开头难。

当你处于蓬勃发展之际,自会有能人前来投奔。

初期的时候只能靠自己的脑子,每天大脑高度运转压力山大。

如今风云汇聚,自己已经不需要再考虑太多问题,只需要拍板决定就行。

这种感觉着实是让秦昭放松了许多。

“诸位,饮茶不够尽兴。”

“这几日梅子刚下来,我让人弄些梅子煮酒,咱们畅饮一番。”

秦昭兴致勃勃,立即让人将茶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