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这是谁家的马车,居然坏了我的生意!
第三百九十九章
襄阳是目前整个东汉唯一一个没有宵禁的城市。
倒不是襄阳夜生活多么繁华,主要是徐坤有些时候喜欢晚上瞎溜达。
但是他又不想当破坏规则的那个人,于是他就干脆制定了襄阳没有宵禁的规则。
所以襄阳的晚上会有一些酒家开的很晚很晚。
还会有一些小商贩晚上出来卖夜宵。
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包子。
自从诸葛亮发明包子之后,徐坤有意识的让这种食物流传到民间,现在几乎成了襄阳的特色。
尽管取消了宵禁,街上的人还不是很多。
毕竟晚上做买卖要点蜡烛,没有灯光便做不成买卖。
这便给这些小商贩们增加了不少的成本。
但凡能出来做买卖的,都是利润率比较高的。
最多的还是出来买玉石,饰品的。
古代的饰品可不只是女人的专属,男人尤其是世家公子,也讲究带个玉簪子,佩的玉佩,玉环什么的。
晚上本来光线就不好,再用灯光这么一照,一些品质很差的玉质品,就会显得格外的晶莹剔透。
有不少世家公子晚上出来,遇到这种买饰品的,都会贪便宜买一些,然后第二天早上才会发现上当了。
这些小商贩也很聪明,十个次品里,会掺着一个好的。
所谓买定离手,钱货两清,你打眼是你自己的问题,我这也不全是次品,你自己挑的赖不得别人。
这一夜商贩们不约而同的聚集在黄府门前。
因为今日黄府门前站出三十多个家丁,手里点着灯笼站在道路两旁,似乎在等什么大人物来黄家。
商贩们就蹭着三十多个家丁的灯笼开始做生意。
还了别人的地盘,这群家丁肯定会驱赶,但是这是刘备的地盘,天大地大都不如百姓大。
在刘备的地盘上,百姓的地位很高,几乎跟世家子弟的地位一样高。
你要是敢惹百姓,百姓是真敢指着你家门口骂你,你还没办法动他。
所以这黄家的家丁也不敢驱赶这些小商贩。
庞溪是庞家支系嫡长子。
听起来很怪,但是却也很好解释。
他父亲是庞家家主庞季的哥哥,庞叔。
但是庞季是嫡子,庞叔他是小妾生的,所以庞季继承了庞家的家主之位,庞叔分家出去。
好在这庞家也不是无情无义的家族。
庞叔临走的时候分到了八家商铺和三百亩良田。
庞溪是庞叔唯一的儿子,还是正妻所生,所有人都知道庞叔这点家财早晚要庞溪继承。
庞溪论起来,跟庞统也是堂兄弟。
好巧不巧的,今日庞溪晚上出来,听说晚上大街上贩卖饰品的商贩里,有漏可以捡。
他想买一块玉佩。
因为十天后是他父亲的寿辰,所以他要买一块玉佩给自己戴。
好像跟他父亲过不过生日没什么关系,就是单纯想买块玉佩。
庞溪来到一个小摊面前挑挑拣拣起来。
“今日怎么都在这黄家门口?”
“平日应该没有这么些商贩。”
小摊的老板笑着递过去一块玉佩:
“您看看这块,这块成色好。”
“听说黄家今天要来客人,那不是,黄家家主在门口搬了把胡床在等着。”
“想来这个大人物应该身份不简单。”
庞溪接过摊主递过来的玉佩,仔细打量起来。
对着摊主身后的黄家家丁喊道:
“那个谁!”
“你把你的灯笼举高一点,我借借亮。”
黄家跟庞家也是世交,自然认识这庞溪。
但是家主就在附近,他也不能提着自家灯笼给别人家公子专门照亮。
只见那家丁原本低着放的灯笼,被他把提手夹在腋下,家丁假装提裤子。
庞溪暗笑,赶紧借着家丁提裤子的功夫看了看这玉佩的成色。
“摊主!差点就被你骗过去了。”
“你这是玉还是石头啊?这还有石头的皮呢!”
“你这也太糊弄了!”
“你这有没有好货,没有我可去别家了。”
摊主赶紧把这块玉抢回来,小声说道:
“您别声张,我还指望这块玉忽悠别人呢。”
“我给您拿好的不就成了吗?”
“您再看这玉环,这可是蔡家当年出走的时候,落下来的。”
“看看这成色,这做工,想来也是蔡家当年几个典藏之一!”
庞溪听到这摊主的话,赶紧接过这玉环。
还真别说,这玉环圆润,饱满,做工精致。
一看就不是凡品。
“这玉环你开个价吧!”庞溪直截了当。
摊主伸出两根手指头:
“两千钱,不划价!”
庞溪一边寻找着玉环上的破绽,一边往下讲价道:
“两千钱?两千钱我何必在你这买?”
“我直接去襄阳城内的玉石店多好?”
“一千钱,能卖就卖,不能卖我就走了。”
摊主伸手道:
“那您把这玉环还我吧,这玉环襄阳城内的玉石店想收来着,开价一千五百钱,我卖您还不如直接让玉石店收走呢。”
“您这杀价也太狠了,哪有砍一半的。”
“我看您也是富贵家的子弟,我少赚点,一千七百钱,您就可怜可怜我,让我多赚一点能怎么着?”
庞溪撇了撇嘴:
“一千六百钱,我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那是我父亲辛辛苦苦,去佃户手里收租收来的。”
“再说了,我是你这熟客,我几天前才在你这买过东西,看在老熟人的份上,你再便宜点。”
摊主无语的看着庞溪:
“我这是第一天出摊,我是江夏的玉石店老板,近来听说襄阳晚上这种摊位更赚钱,寻思着也来试一试,您这指定不是什么熟客。”
“这样吧,您也别压了,我也别涨了,咱俩取个中位数,一千六百五十钱。”
“您同意,这玉环归您。”
庞溪有些动心,心中盘算了一下,自己的钱还真够买这么一块玉环的。
正当他要点头之时,身后传来车马的声音。
一辆精致的马车,穿过这群商贩,在道路中缓缓行走。
马蹄声,车轮声,还有车上悬挂着的玉器声都在响。
庞溪诧异,这是谁家的马车,怎么如此奢华,都快赶上当年的蔡家了。
不对!
不是赶上蔡家,这好像就是昔日蔡瑁出行的马车。
更引起庞溪注意的是,马车上悬挂的玉器,四个角各挂着一串玉环,跟自己手中这玉环好像一模一样。
何止是一模一样,自己手中的玉环,以前一定是在蔡家挂在马车上负责装饰用的!
人家挂马车上,我还当个宝贝似的想挂在身上?
这也太跌份了!
庞季把玉环还给商贩:
“这是人家蔡家挂马车上的,你卖我一千六百五十钱?”
“你也好意思?”
“我不要了,再见!”
“不!再也不见!”
商贩气的直跺脚,功亏一篑啊!
这是谁家的马车,居然坏了我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