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橙天科技创始人第一次面对媒体(求订阅)
1999年10月27日,星期一。
《石器时代》内测第三天。
橙天科技的前台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游戏日》的记者张雪。
她身后紧跟着个摄像师,肩头沉甸甸的机器不时反射出白光,提醒着旁人这台专业设备正在运转。
作为国内首家通过电视媒体发布游戏评测的专业杂志,《游戏日》虽然今年年初才创刊。
却凭借其犀利的产业观察、深度的游戏解析和专业的评测视角。
迅速在玩家群体中掀起追捧热潮,已然成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游戏媒体标杆。
这次采访的由来得追溯到一周前那个震动整个互联网圈的消息:
国际顶级风投红杉资本对成立不到一年的橙天科技给出了3300万的天价估值。
这是红杉在华夏互联网领域的首次试水。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个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诚意十足”的报价。
竟被年轻的Ceo陈天以“估值过低”为由当场拒绝。
“那可是红杉啊!”消息传出后,整个创投圈为之哗然。
他可不是什么随便的路边一条......
这家在全球投资版图上叱咤风云的老牌投资机构,何时在初创企业面前吃过闭门羹?
但更加戏剧性的是,被拒后的红杉非但没有拂袖而去。
反而郑重承诺将在一周后向橙天提交“更具诚意”的新估值和报价。
《游戏日》编辑部有着敏锐的嗅觉,当即决定抢占这波热度。
然而在准备采访提纲时,主编却陷入了尴尬:
作为专业游戏媒体,他们发现橙天科技的产品线上竟找不出一款严格意义上的游戏作品。
CC即时通讯...?
CC游戏大厅?那充其量是个游戏平台。
欢乐斗地主?不过是传统纸牌的电子化包装。
橙天网吧管理系统?那更是扯得有点远......
“总不能把观众当傻子糊弄吧?”主编揉着太阳穴苦思冥想。
最终,编辑部决定转变思路,深挖这家神秘公司的发家史,做一篇关于互联网新贵崛起之路的深度报道。
好歹也算和杂志业务沾点边,不算偏离杂志社主题。
而就在《游戏日》编辑部还在紧锣密鼓地深挖橙天科技的创业故事时。
一则爆炸性新闻在周六早八点突然引爆整个游戏圈。
国内首款大型网络游戏《石器时代》开启内测。
尽管只是技术测试阶段,但作为国内网游领域的开山之作,《石器时代》的横空出世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玩家论坛、聊天室、游戏BBs瞬间被相关讨论刷爆,热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主编当机立断,直接取消了整个编辑部的周末假期,全员紧急到岗。
要求必须在周一采访前完成《石器时代》的深度分析,并拿出一份专业、详实的采访提纲。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们一记闷棍。
他们甚至连游戏都进不去。
由于《石器时代》内测资格极度稀缺,市面上一个内测账号已被炒至800元天价。
更离谱的是,即便愿意砸钱,也根本抢不到。
玩家们像是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只要有人放出账号,瞬间就会被秒杀。
编辑部派人在各大论坛蹲守大半天,愣是连一个账号都没抢到。
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有价无市,一号难求”。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先搜集网络上的玩家评价。
但翻遍各大社区后,编辑们发现这些评论要么是狂热的吹捧,要么是没玩过就跟风吐槽的“云评测”。
甚至还有连游戏界面都没见过,却能长篇大论分析“职业平衡性”的离谱发言。
作为一家以专业性和严谨性立足的媒体,《游戏日》自然不可能把这些主观臆测的内容当作可靠素材。
可眼下,他们连游戏都摸不到,又该如何完成这次至关重要的报道?
眼看线上渠道彻底无望,主编一拍桌子:“既然网上买不到,那就去线下找!”
“线下?去哪儿找?”有人小声问。
“网吧!”主编斩钉截铁。
“现在能玩《石器时代》的,除了极少数家里有电脑的,剩下的全在网吧!”
一声令下,整个编辑部倾巢而出,连值班的都被拽上,兵分多路扫荡全市网吧。
三千个内测资格,听起来不少,可撒到全国市场,简直不比大海捞针简单多少。
从清晨一大早到夜幕降临,记者们跑遍了全市大大小小的网吧。
从连锁店到街角黑网吧,甚至连藏在居民楼里的无牌机房都没放过。
张雪更是连午饭都没吃,只灌了几口水,跑得脚底发烫,却连《石器时代》的一根毛都没见到。
就在她几乎绝望的时候......
晚上九点四十三分,一家藏在巷子深处的黑网吧里,昏暗的屏幕前,一个中学生正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游戏角色。
屏幕上绿草如茵,一只憨态可掬的人龙正摇头晃脑对他发起攻击。
张雪愣在原地,眼眶瞬间红了。
她颤抖着走过去,死死盯着屏幕,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
天知道她跑了多少家网吧,问了多少人,才终于见到这梦寐以求的画面。
而她的突然出现,显然吓到了那位沉浸在抓宠快乐中的少年。
“你、你是谁?”中学生手一抖,差点把鼠标甩出去。
少年呆坐在电脑前,大屁股显示屏上映着他错愕的脸。
眼前这个陌生女人眼眶泛红,鼻尖微皱,贝齿轻咬着下唇,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活像是来讨情债的。
“我...我们认识吗?”少年喉结滚动,声音不自觉地发颤。
他拼命检索记忆,却怎么也想不起何时得罪过这位气质出众的姐姐。
纷乱的思绪在脑海中炸开:
“难道那天放学后...不对啊我明明直接回家了。
“上周借的游戏卡带都还了...
“难道我失忆了?
“难道我曾经在某一天伤害过这个哪怕满脸憔悴却气质容貌极佳的大姐姐?”
“我找到了!”张雪突然掏出手机,带着哭腔的通话声让少年浑身一激灵。
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男声:“告诉我位置,全体评测组马上到!”
少年顿时面如土色,手指无意识地扣着鼠标缝。
“这是叫家长?还是要报警?”
他偷瞄着张雪精致的侧脸,突然悲壮地想:“要是...要是真有什么,男子汉就该负责到底...”
十分钟后。
网吧门被猛地推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带着五六个挎着相机、拎着三脚架的人冲了进来。
“人在哪?没跑吧?”主编洪亮的声音在狭小网吧响起。
当张雪指向少年时,他条件反射般绷直了后背,内心却莫名感到一阵奇异的期待...
......
就这样,《游戏日》成功获得了独家采访陈天的机会,而张雪因为立功在同事羡慕的目光中被派了过来。
这次采访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次普通的游戏报道,《石器时代》的横空出世,正在改写华夏游戏产业的历史。
经过编辑部通宵达旦的研究,他们发现这款游戏创下了多项行业第一:
国内首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
国内首个采用2.5d视角的商业游戏。
国内首个开创宠物养成+回合制战斗的创新玩法体系游戏......
考虑到《游戏日》在玩家群体中的权威性,加上他们专业客观的评测态度,陈天最终同意接受这次专访。
刚一见面,张雪惊讶地发现,这位拒绝红杉资本的年轻Ceo,竟是个剑眉星目的俊朗青年。
他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西装,笑起来时眼角会浮现浅浅的卧蚕。
阳光帅气的脸庞瞬间冲淡了她昨日奔波的疲惫和内心怨念。
“陈总,能冒昧问下您的年龄吗?”张雪以这个私人问题作为开场。
“刚满十九。”陈天嘴角微扬,这个回答他早已驾轻就熟。
“啊?真的吗?”
这熟悉的话语和语气,让陈天瞬间想起前世某位女主持人。
她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位资深记者,不然今天这么重要的采访,哪怕他立了功,主编也不会派她来。
她采访过无数商界精英,但眼前这个少年......
不,年轻企业家...完全颠覆了她的认知。
如果红杉的融资落地,这个大男孩的身价将突破两千万。
年少多金,再配上这张阳光帅气的脸蛋,张雪的心跳不自觉开始加速。
在参观环节,陈天特意带她走访了办公区。
提前收到通知的员工们精神抖擞,开放式办公区里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
当镜头扫到游戏开发部时,几位程序员“恰好”在调试一段未公开的游戏内容,那是内测版本中从未出现过的神秘地图。
最后,张雪心满意足的跟陈天来到精心布置的采访间。
陈天在单人沙发落座,手指交叠放在膝上。
三台不同角度的摄像机同时亮起红灯,黑洞洞的镜头对准了陈天。
这是橙天科技创始人第一次正式面对媒体,更是国内游戏行业新贵首次在电视镜头前亮相。
陈天下意识地理了理西装领口,指尖传来的细微颤动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与一丝丝期待。
“我们开始吧。”张雪调整好坐姿,翻开采访本。
她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所有游戏从业者都想知道的谜题:
“陈总,《石器时代》在日本市场反响平平,您是如何发现这款游戏的潜力,并亲赴日本天价签下独家代理?”
她的声音在专业中带着掩不住的好奇。
镜头推近,给到陈天一个特写:年轻人棱角分明的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立体,喉结随着思考轻轻滑动。
“这个故事说来有趣。”陈天唇角扬起一抹恰到好处的怀念。
“某个深夜,我在翻阅一本过期的日本游戏杂志时,偶然看到了《石器时代》的报道。”
“那些憨态可掬的宠物造型,原始部落的独特世界观...”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生动,眼中闪烁着发现珍宝时的光彩:
“就像命中注定的相遇,我当即就确信,这款游戏注定要在华夏的土地上大放异彩。”
至于那个真正的秘密......
永远只能封存在最深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