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导航网站CC123

经过半个月的测试与优化,CC123导航网站终于完成百度搜索引擎的接入工作。

晚上八点,正式上线。

这一消息迅速在互联网行业传开。

各大互联网公司如临大敌般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橙天科技的最新动向。

当技术团队完成产品分析后,会议室里却弥漫着失望与困惑。

“橙天这次居然做了个导航网站?”

“这完全就是在炒冷饭啊。”

“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行业分析师们面面相觑,难以相信以创新著称的橙天科技会推出如此“复古”的产品。

唯有hao123创始人李兴平在得知消息后彻夜难眠。

他没想到橙天放着那么多赛道不做,偏偏盯上了业内都看不起的“小众”导航网站赛道。

其他互联网公司则纷纷松了口气,甚至流传起“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调侃。

不知不觉间,“橙天恐惧症”已成为行业通病。

这家公司每次新品发布,同行们都像渡劫般提心吊胆。

在松口气之余,业内人士对这个导航网站嗤之以鼻。

某知名Cto在内部会议上直言:

“这不过是个网络收藏夹,毫无技术可言,就像是专为电脑小白准备的公共厕所,谁都能去拉上一坨大的。”

更有人翻出历史旧账:

“要不是大家看不上这种产品,哪轮得到李兴平这个自学三个月编程搞出hao123的初中生网管。”

在一片质疑声中,很少有人注意到CC123简洁界面下暗藏的玄机...

导航网站是很简单,却绝非仅为电脑小白设计。

它的核心用户群体其实是那些追求极致效率的“懒人”。

用户无需记忆繁杂的网址,只需打开CC123,就能一键直达所有常用网站。

即便在搜索引擎盛行的时代,大多数网民依然保持将hao123设为主页的习惯。

这种直达的便利性,让搜索变成了一种麻烦。

前世百度用将近2000万现金加4万股百度股票收购hao123时,业内一片哗然。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被嘲笑的“网址收藏夹”,竟为百度贡献了近40%的搜索流量。

坊间传闻,创始人李兴平起初并不同意出售,是在妻子劝说和百度追加股份后才勉强点头。

回头来看,这个决定或许会让他抱憾终身,甚至和老婆离婚。

当整个行业仍在轻视导航网站的价值时,李兴平就成了橙天接下来的唯一对手。

李兴平此时心急如焚,他研究后发现,CC123完全“抄袭”了自己的创意框架。

却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团队,将产品打磨到了极致。

从一贯简约轻便的界面设计,到丝滑流畅的访问速度,处处彰显着专业团队与自己这个野路子之间的技术代差。

体验下来,李兴平绝望的发现,CC123比自己这个原创者不管从各个层面都高出了好几个档次。

令李兴平更加绝望的是,橙天科技还拥有可怕的导流能力。

这是一家被业内称为“百草枯”的互联网新晋巨头。

但他还抱着最后一丝侥幸。

因为hao123虽上线时间不长,却已牢牢占据导航网站的半壁江山,流量惊人。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橙天科技的用户基数更大。

CC右下角仅一个弹窗,就让CC123的访问量瞬间暴涨百万。

这对连工作室才刚刚组建、仍处于单打独斗的李兴平而言,无异于一场灭顶之灾。

陈天发现没有自己的浏览器后,想了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前世流行的捆绑+嵌入。

CC用户在登录时会收到“是否将CC123设为主页”的提示。

CC客户端个人空间旁还新增了个一键直达CC123的入口。

技术含量高吗?不高。

效果好吗?简直炸裂。

陈天还有杀招,CC123支持CC账号一键登录。

李兴平起初百思不得其解:“导航网站要登录功能干嘛?这不是脱裤子放屁,还不如我的hao123方便!”

直到他亲自测试,才发现导航栏下方藏着一个“云端收藏夹”功能。

“什么意思?”李兴平盯着屏幕,眉头紧锁。

导航网站本身就是一个大号收藏夹,橙天居然还在里面嵌套一个“夹中夹”。

这有什么意义?

可当他试着收藏几个常用网址,下午换了台电脑重新登录后,所有收藏的网址依然存在。

他瞬间懂了。

这意味着,无论用户在哪个网吧、哪台电脑上网,只要登录账号,就能无缝同步自己的个性化收藏夹。

李兴平彻底无语住了。

橙天这是连最后一条活路都不给他留。

从天堂到地狱,只在一夜之间。

原本他的生活很安逸。

虽然hao123被行业嘲笑“毫无技术含量”,但不妨碍它每月给自己带来几十万的广告收入。

让他从一个月薪200块的网吧网管,摇身变成豪宅豪车在手的富豪。

他在羊城买了房,买了车,隔三差五约上三五好友去莞城体验夜生活,日子快活似神仙。

自打hao123诞生以来,他从未遇到过像样的竞争对手,每天睁眼就是数钱,闭眼就是享受,枯燥且乏味。

他没什么远大抱负,只希望这种生活能一直持续到老。

可现在,他清醒地意识到。

好日子到头了。

面对橙天的全方位降维打击,他毫无还手之力。

他只能默默祈祷:“别像联众那样直接倒闭……哪怕给我留一半用户,不,十分之一也行,让我维持住现在的生活,我就谢天谢地了。”

但橙天科技,会给他这个机会吗?

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陈天不仅会给他机会,甚至早就为他准备好了退路。

陈天很清楚用户习惯的可怕黏性。

那些看似简单的行为模式:比如在地址栏输入“hao”而非“”的本能反应。

这是网民经年累月形成的肌肉记忆。

这种习惯的力量,远比任何技术创新都更难撼动。

在这场不对等的较量中,陈天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

但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反而对hao123展现出了足够的尊重。

即便CC123在技术上全面碾压hao123。

但要彻底取代用户心中的“导航网站代名词”hao123,仍需要漫长时间。

早在产品发布前,陈天就制定了“先打后买”的策略。

当李兴平还在为流量暴跌而默默祈祷时,橙天的收购团队已经带着两份文件找上门来。

第一份是收购协议。

第二份是竞争路线图:详细展示了橙天未来三个月将投入的推广预算和技术升级计划。

这不是谈判,而是一场设计好的“劝降”。

收购团队用最温和的语气,说着最残酷的事实:“我们可以耗三年,但您能撑多久?”

面对这个阳谋,李兴平苦笑着发现:自己连讨价还价的筹码都没有。

橙天不是要彻底消灭hao123。

而是用最小的代价,收编一个已经深入人心的流量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