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探讨创业
三天后,当陈天从设计师手中接过橙子mp3的全套设计图纸时,手指不自觉地微微发颤。
不同弧度的三款设计,配以经典黑白双色,渲染图上那熟悉的线条让他恍如隔世。
这分明就是迷你版的iphoe5!
“完美。”
陈天轻声赞叹,当即拍板定稿,随即将图纸转交给代工厂老板周旭。
现在还只是理想中的初版图纸,后续还需要根据零配件的选择进行细微调整。
然而不到半天,周旭的电话就火急火燎地打了过来。
“陈...陈总,”电话那头的声音透着小心翼翼:“这个设计恐怕...”
周旭盯着图纸上那薄如蝉翼的机身直冒冷汗。
作为业内老手,他一眼就看出问题所在:
这个mp3外观设计是很惊艳,但更像是一个艺术品或者说概念图,很难造出成品或量产。
原因很简单,没有硬件或者说硬件价格过于高昂无法量产。
“您看啊,”周旭尽量让语气显得专业而不失恭敬:“这个尺寸的厚度常规的7号电池根本塞不进去...”
他暗自腹诽,要不是看在橙天是大客户的份上,这种天马行空的设计他早就骂娘了。
他自然不会认为是陈天的问题。
肯定是橙天公司的傻x设计师为了在陈总面前装逼秀存在感。
搞出了这么个离谱的设计...
周旭的话让陈天猛然意识到,这个时代的消费电子产品还未普及一体化锂聚合物电池电池。
此刻距离轻薄锂电成为标配的年代还有好些年光景。
陈天当即诚恳请教:“现在市面上主流都用7号电池?有没有更轻薄的电池作为替代方案?”
“目前mp3清一色都用5号或7号电池。”周旭斟酌着说:“要说替代方案...锂电池确实符合轻薄要求,只是...”
他欲言又止:“一块电池成本就要五百多...”
陈天原本想说成本不是问题,听到报价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这相当于现在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若采用锂电池,那到时候mp3发布后卖多少钱合适?
“价格还有商量余地吗?”陈天顿了下说:“你有没有相熟的供应商?”
周旭在代工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从pCB贴片到整机组装都门儿清,自然积累了不少供应链人脉。
虽从未直接采购过锂电池,但圈内的风吹草动他都略知一二。
“深城倒是有家电池供应商...”他摸着下巴回忆:“好像叫比迪亚?名字记不太真切了...”
陈天闻言心中一动。
电池、深城、比字头...
这不就是后世那个新能源巨头吗?
难道现在叫比迪亚?
“是不是比亚迪?”陈天单刀直入。
“没错!陈总也听说过他们?”周阳一拍脑门想了起来:“这几年他们靠着低价格和灵活多变的电池方案,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一线手机厂商都有合作。”
“略有耳闻。”陈天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除了电池,别的方面还有没有问题?”
“最棘手的是外壳。”周阳说:“文具厂的铝合金冲压精度只能做到1.2毫米,再薄就容易变形。”
“不过...如果用7号电池,这个厚度其实刚好...”
话说到一半突然顿住,周阳瞪大眼睛:“陈总该不会真要给mp3上锂电池吧?”
“先接触看看。你尽快落实其他零部件的报价,周三前给我详细清单。”
周阳暗暗咂舌。
他见过太多创业者在这步栽跟头!
为追求极致设计把Bom成本堆得老高,最后产品定价直接劝退消费者。
眼前这位年轻老板显然不懂,用户宁愿多带两节南孚,也不会为这点“轻薄”多掏一个月工资。
但当他想起陈天的身份和赚钱能力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位甲方爸爸的消费观,恐怕和普通工薪阶层隔着太平洋呢,自己只是个代工“小”老板。
“我明天就带工程师去验厂。”周阳识相地收起质疑。
挂断电话前他还是没忍住:“其实...索尼最新款mp3也还在用更大的5号电池...”
“先给我mp3报价单。”陈天笑着说完并挂断了电话。
周阳永远不会明白,这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mp3项目。
他要打造一个消费电子市场的高端品牌。
一款足以重新定义行业标准的电子产品。
这关乎未来淘宝上线后的重大战略布局。
至于成本?
哪怕单台mp3生产成本飙升至2000元,20万台也不过是四个亿...
嗯......
是有点多。
不过在橙天科技如今每月近亿的现金流面前,也不是不可接受。
更何况...
陈天嘴角微扬。
供应链账期可以延长到30-90天,他还能用预售模式提前回笼资金。
再加上周阳代工厂产能顶天了月产万台。
哪怕按月支付账单,每月也只需支付2000万,资金方面橙天没有任何压力。
真正的棋局还远不止于此。
只要橙天这第一款mp3能取得巨大成功,卖出预计生产的二十万台。
这带来的将是整个产业链的重新洗牌。
到那时,供应商们会捧着最优厚的账期条件求合作,资本方会主动递上投资协议。
而橙天科技将顺理成章地切入智能手机赛道...
苹果的崛起轨迹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
从imac一体机电脑到颠覆音乐产业的ipod,再到改变世界的iphoe。
而现在,历史正在给他一个更优的起跑位置。
比ipod初代提前一年面世的mp3,将成为橙天科技的第一个支点。
“既然乔布斯能用ipod撬动千亿市场...”
陈天在落地窗上画出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Logo,
凝视片刻后,又随手将它拭去。
陈天对这件事非常重视,他不准备采用全包这种省事的模式,而是自己采购零部件,周阳的工厂只负责代工组装生产。
周阳的报价单只能作为底线参考,供应链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己不可能只做这一款消费电子产品。
未来还有手机、平板、智能手表、耳机...这一系列产品。
他安排了小马哥和王磊兵分两路前往韩国三星和华虹neC,洽谈签署芯片采购合同。
至于自己,亲自去会会那位能把电池成本砍到日企三分之一价格的“电池大王”了。
处理完这些事儿,时间不知不觉到了下午。
胃部适时传来一阵抗议声。
陈天这才想起自己连早餐都没来得及吃,在楼下的茶餐厅扒了份烧味饭就匆匆返回。
下午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15:00整。
陈天刚走进办公室。
卓霜霜就快步迎上来:“陈总,中关村来的客人已经等候十分钟了。”
“这位刘先生看起来...很紧张。”
透过会客室的磨砂玻璃,陈天看到一个不断变换坐姿的身影。
这位来自中关村的客人,就是下一个战略支点的关键。
虽然此刻,对方还只是个挣扎在创业初期的年轻人。
推门而入的瞬间,陈天看到刘强冬像触电般从沙发上弹起。
这个日后叱咤电商界的男人,此刻目光里盛满难以置信的激动和一丝崇拜。
“陈...陈总!”刘强冬的声音比想象中沙哑。
他下意识用衣袖擦了擦手心才伸出右手。
“强哥,坐。”他用力和对方握了握手,故意用了江湖气十足的称呼让他放松下来。
刘强冬虽然大陈天好几岁,但这次会面他却把姿态摆的很低。
陈天现在是整个橙天集团的掌舵人,身价早已过亿。
而自己...只是中关村一个影音店的小摊贩。
在他眼里,对面的年轻人应该是现在互联网年轻创业者共同的偶像,自己也不例外。
父母双亡白手起家,仅仅一年陈天就成长为了国内互联网巨头。
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奇迹可以形容的了。
当陈天公司的人在中关村店里邀请自己来深城见面时,刘强冬确认对方身份后。
甚至都没有问具体原因,就拿着对方提前买好的机票飞往深城。
刘强冬在飞机上思索了一路,始终猜不透陈天突然邀约的缘由。
两个身份悬殊、本该毫无交集的人,此刻却要面对面会谈。
这个谜团在他心头盘旋不散。
一见面,他便按捺不住地问道:“陈总,不知您这次找我是......?”
陈天闻言轻笑,没想到这位未来的电商巨头年轻时就是这般雷厉风行。
“强哥最近门店生意可好?”
“小本经营,勉强过得去。”刘强冬谦逊地回答:“不过跟陈总的成就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陈天微微颔首,目光若有所思。
“实体生意利润越来越薄了。”刘强冬继续道:“现在互联网发展迅猛,信息差越来越小。像我们做磁带的,就是低进高出的买卖,利润空间已经固定。”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向往:“其实我一直想尝试互联网创业,只是......”
“只是苦于找不到突破口?”陈天接过了话茬。
刘强冬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正是我邀请强哥来的目的。”陈天坐直身体:“想跟你探讨交流一下互联网创业经验。”
刘强冬怔住了。
若非陈天神情真挚,他几乎要以为对方是在说笑。
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店主,何德何能与这位互联网新贵“探讨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