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今日之事太过震撼,前所未闻

“王爷,你这是何苦呢?人家好不容易来一次,你怎就动手了呢?”她埋怨道。

“让开,这是我们之间的事,别插手!”朱高煦怒声道。

汉王妃略一沉默,面色微变,深深看了老三一眼,随即转身离去。

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老三心中五味杂陈。此时,他又瞧见了老二,正轻轻活动着筋骨,似乎一切烦恼都已抛诸脑后。

这一切的发生,着实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你欠我的,得认!”朱高煦冷哼一声。

老三张了张嘴,颓然坐地。他似又要动怒,但回想此番被老二所打,虽自知先前有愧,那一拳之痛却真切无比。

“好,那你再打几拳来!”老三竟生出一股倔强劲儿,大步向前。

朱高煦大笑:“罢了罢了,你这么说,我便气消了。再打就无趣了!”

他深吸一口气:“我要去打仗了,真的要去。”

朱高煦的手不自觉地紧握,眼神变得锐利。老三见状,沉默片刻,面露忧色。

“你一人前去能行吗?”他问道。

“放心,绝对行。我可是很强的!”朱高煦微笑道,“我汉王的称号,岂是浪得虚名?我略施小计,便已是人间极致!”

言罢,他再次微笑,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意。朱高燧闻言,点头应和。

“那便祝二哥此战凯旋,大胜倭寇!”

朱高燧转身离去,步伐中带着些许蹒跚,手捂腹部,心中暗骂,那一拳之重,令他颇为不适,脸色也因此微微扭曲。

不知何时,汉王妃悄然近身,目光落在丈夫身上。“我们如此行事,是否有所不妥?毕竟,你们自幼情谊深厚。”她轻声说道。

汉王朱高煦沉声道:“即便是至亲兄弟,人心亦会变。他竟敢动手,昔日我可没少庇护于他。”

闻言,汉王妃默然。

……

当日,朱高煦统率三千营,众将士目光聚焦于他,内心涌动着激昂之情。他们齐刷刷望向汉王。

“今日,我将与尔等同心协力,扞卫家园,荡平倭寇!”朱高煦手持利刃,高声宣布,随即高举长刀,眼神凌厉。

此言一出,震撼全场,众人齐声响应:“扫荡倭寇,镇守家园!”

口号响彻云霄,士气高涨。三千营紧随汉王步伐,列阵冲锋,毅然离开应天城,誓要消灭倭寇。

此乃朱棣赋予他们的使命,亦是朱棣对朱高煦的期望。汉王此行,誓要凯旋。有他在,倭寇必除,不留余地。

……

大军浩荡前行,皆随汉王征伐。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务必在此刻彻底击败日本倭寇。

如今的日本倭寇气焰嚣张,那使者甚至妄图刺杀朱棣,即便此次未遂,未来也难以预料。

对朱高着而言,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因为一旦能铲除这个倭寇,他便再无翻身之日。因此,他既不会拒绝,也不会阻挠,此倭寇必须铲除,绝不能留下后患。

一旦留下,谁知日后会生出何种事端?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有人问道。

这时,一位美少女蚩梦走来,眨巴着眼睛。

朱高着见状,微微一笑,问道:“哦,原来是蚩梦啊……”

“就是我啦,我吃饱了,不能坐下来和你聊聊天吗?”蚩梦笑眯眯地说。

望着眼前的佳人,朱高着心中微澜,深吸一口气。

“放心,过完年我就带你去娆疆,一定救回你父亲。”朱高着郑重承诺。

蚩梦眼中闪过泪光,随即又噗嗤一笑。

“行了行了,这话你说了多少遍了,想证明就跟我走吧!”蚩梦笑道,再次来到朱高着面前,眨眨眼。

“若这次真能成功,救出我弟弟,我愿意以身相许!”蚩梦满怀深情地说。

朱高着正慢慢品茶,听到“以身相许”四字,猛地睁大眼睛,口中的茶都喷了出来,一脸惊愕,咽了咽口水,望着蚩梦。

“停停停,别说笑了,不用你以身相许!”

朱高着心生怯意。

他深知,一旦处理不当,后宫必将风起云涌。

若真到了那一日,麻烦将接踵而至,因此,他绝不能轻易将蚩梦纳入麾下。

这样的念头令人不寒而栗,他几乎感到窒息。

蚩梦轻笑两声,随后缓缓离去,身影很快消失。

朱高着轻揉眉头,叹息道:“年后,诸多事务尚待处理啊!”

他深吸一口气,沉默不语。

此时,鸡鸣寺内,朱棣已至,甫一抵达便呼唤老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面露不悦,望向朱棣,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烦:“你就不能让我清静些?今日又来找我,究竟所为何事?”

朱棣轻笑回应:“瞧你那模样,我只是来看看你罢了,我还能图你什么?”

在他这一辈,姚广孝已是仅存的故人,其他人或已逝去,或已远离。

不禁令人感叹,英雄迟暮。

朱棣瞬间感觉自己真的老了,老态龙钟。

无人知晓他的真正想法,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遭遇何种境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当见到姚广孝,他总会忆起往昔,想起靖难之役时的战友。

回想当年,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王爷,不知不觉间,竟已登基为帝,古往今来,或许唯有他能有此成就。

而这,恰恰凸显出朱元璋所选继承人的软肋。

或言其为废物之流,否则何以令王爷篡得皇位,成为大明第三帝……

此乃朱棣,此乃其实力所在。

能入朱门,登大明皇位者,皆非泛泛之辈。

“此番,吾遣汉王征伐倭寇,卿以为如何?”朱棣问之。

“陛下心中既有定数,何必多问?况且,您为大明之主,汉王性情,您岂会不知?”姚广孝含笑反问,言外之意,众人皆知。

“罢了罢了,他人不晓你,吾岂能不知?你究竟欲言何物?”朱棣眯眼问道。

“唉,吾终是瞒不过你,确有忧虑……”

言及此处,他稍顿。

随即,缓缓起身。

“此番,吾最忧汉王。毕竟,他虽出征倭寇,然其心是否存他念,实难断言。”朱棣淡然言之。

幸而汉王不在此。

若他在场,后果难料,届时,麻烦真大矣。

因此,他确有忧心,因无论何事发生,他皆心知肚明。

朱高煦心中所想,他岂能不知?

姚广孝却微微一笑。

“汉王是否会存他念,暂且不论。即便真有其心,你以为太子会无对策?”姚广孝一语中的。

朱棣闻言,默然片刻。

细思之,确是如此。

姚广孝再笑:“若我大明太子,连对付王爷之策皆无,那与当年建文有何异?”

姚广孝字字铿锵。

朱棣略感愕然。

但随即,他爆发出阵阵狂笑,笑声中透着无尽的肆意。

“你说得对,确实如此,完全正确!”

他似乎恍然大悟。

足利将军心中慌乱不已!

他彻底明白,如果连他的儿子,大明太子,一位王爷都无法镇住,那其他王爷又该如何是好?

真到了那一日,局面又将如何收拾?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他深知自己的儿子能力非凡,远超建文。

因此,他坚信儿子,相信他有这份能耐。若儿子还不如建文,那简直奇耻大辱。

对朱棣而言,他信任儿子。即便朱高煦真有反叛之心,太子也定能轻松化解!

于是,他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你说得太对了,极为精准!”

“看来我是过于担心了,哈哈哈哈!”

他轻轻摇头,脸上洋溢着浅笑。

大明之外,朱高煦的军队已整装待发,他们以最快速度出征。

他们的目标,正是那些胆敢刺杀大明皇帝的倭寇使者所在之地。

若非亲眼所见,实在难以置信。

这令人愤怒,怒火中烧。

朱高煦高举大刀,高声呼喊:

“所有兄弟,随我冲锋,不破敌军,誓不罢休!”

他怒火升腾,喊声震天。

这番气势,震撼了无数人。

“我们遵从汉王的指令!”

“此番,定要铲除所有倭寇。”

众人同声响应,齐声道出。

此时,

最为惶恐的,正是那倭寇王国。

倭寇的领袖,足利将军,他怒火中烧,眼神仿佛能喷射火焰。

他一掌重重拍在椅背上,脸庞因愤怒而扭曲。

今日之事太过震撼,前所未闻。

“笨蛋!真是个彻头彻尾的笨蛋!若早知此事会被如此利用,竟敢刺杀大明皇帝,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啊!”

足利将军咬牙切齿地骂道,双眼赤红,愤怒至极。

其余人沉默片刻,纷纷跪倒在地。

“将军息怒,将军息怒!”

他们连声劝慰,说话时眼皮狂跳,不时偷偷瞥向足利将军。

将军脸色铁青,扭曲变形。

其他人吓得噤若寒蝉,一句话也不敢说。

但他们的恐惧显而易见,不时偷偷看向足利将军。

“将军,现在不是发火的时候,应考虑如何平息大明皇帝的怒火,否则我们真的完了!”

一名手下颤声说道。

话音刚落,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赞同。

无论如何,他们都认为现在应该想办法应对大明帝国。

若大明真的派兵前来,那将是无尽的麻烦,前所未有的灾难。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匆匆跑来。

当他猛冲而来,脸色已苍白,眼中闪烁着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