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 试验

第89章第89章试验

往年清水沟村子秋收水稻,是最累人的时候。

选一天万里无云天气明媚的日子,请上村子里的十个壮汉,好吃好喝伺候着,妇人们在稻田里将稻谷齐根割断,男人们将稻谷连枝带叶一起捆绑好后,挑到路边,搬上驴车拉回家。

放在院子里暴晒半干,抱着稻谷用力在石板上摔打,直到把一粒粒稻谷敲下来,一日下来,最有力的汉子也得累得像瘫软泥。

今年大家出门,发现刘青青家稻田里有十五个女工,只有五个男工,大家都在嘀咕,莫不是他家男工寻得晚,所以没订到?

计划着等收了自家的稻谷,去她家帮忙,毕竟这一年来靠着她家赚了不少钱。

令人奇怪的是,她家还搬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盒子玩意到稻田里。

只见十五个妇人割着稻谷,五个男人,每人抱起一把稻谷,将稻穗伸进盒子口中,脚下用力踩动踏板,盒子里订满钉子的圆柱形滚筒便哗啦啦转起来,将谷粒一个个刮下来,掉落到后面的仓里。只要几下,他们把手中脱干净谷粒的稻草往旁边一扔,抱起下一捆来。

胖婶询问捆着稻草的刘青青:“这些草不要了么?”多浪费呀,可以带回家喂猪。

刘青青笑道:“要啊,一捆一捆扎好立在田地里,等晒干后再来拉,轻巧多了!”

不大一会,他们就收割完一亩田,照这样下去,一日收割二十亩毫无压力。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用了他们家的这个盒子,秋收将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心思活泛的,已经转开了,挤到前面拉着刘青青手:“阿青,把你家这个盒子借我们用一天呗!”

刘青青扒拉着手指头笑道:“胖婶,这个不叫盒子,叫打谷机,我去府城花大价钱打造的,不是不借你,里头用了许多精铁,精密的凑在一起,一不小心弄坏了得请府城的工匠来修。这样,满仓叔已经学会简单维修打谷机,不如聘请他们打谷队帮你们家收割稻谷。”

“多少钱一亩啊?”

“五十文收割一亩。”

“这么贵啊?”

“婶子,钱不是这么算的,你想哇,他们一天就能帮你家把稻谷收完,若换了你们自己来,是不是得五六天,多出的五天,买肉买菜也不止这点钱,而且这天气也不知道哪天就下雨,把谷子尽快弄回去晒干存放,心里才踏实不是?”

去年自己男人,因为秋收挑稻子的时候扭了腰,整整吃了一个月的药。胖婶止不住的心疼,这把年纪,不稀罕男人,主要是肉疼买药钱。

而今年只用在家等着收谷子,想想都挺美,她立马拍板:“行,阿青,你帮我告诉满仓,让他明日去我家田了收谷子啊。一定啊,别忘了”

这样的对话重复了无数次,刘青青掏出随身的小本子,一家一家记下来。

第一日刘青青招揽生意,后面换成刘有山,他骑着小矮马,到田埂上统计亩数。

刘有山之前的护苗队,改头换貌变成了收谷队,总共十台打谷机,每队配二十个人,十五个妇人,五个汉子组合,

以秋风卷落叶的速度,快速的抢收。

打谷队用的全是清水沟的村民,等收完稻谷统一算账,每一个工40文钱每天,也就是说,清水沟的村民往年累死累活忙一个月,只收得掉自家的稻谷,今年呢,花点钱,一天就能把稻谷收回家,留一个人翻晒,剩下的劳力应聘到打谷队,没有往年劳累,但事情做完了,还能赚点钱。

清水沟村打谷队在常平县快速蔓延,队伍越来越大。

腾出手的刘青青采购了大批的蚕豆,选种催芽。

常平县的地处南方,收割了稻谷的水田,插种上蚕豆,来年开春,又能收获一波粮食。

刘青青买来一批蚕豆种子,选出其中大颗饱满的,按照往年的习惯泡在草木灰水中,再悄悄兑上自己的小水枪。

等蚕豆种子胀开个缝,露出一个肥敦敦的牙尖,就能插种。

一般来说,牙尖越肥厚,代表着这颗豆子将来的生命力越强。

苏氏看到刘青青育的种,大吃一惊:“我们家风水果然是好,我头一次见到种子出得这么整齐精神。”

打谷队打完谷子,刘有山顺便把刘青青育好苗的豆种给主人家一看:“我们家从府城购买回来的优质豆种,可以提高亩产量喏,要不要来几斤?只要十文钱一公斤。”

只要看见他们家的豆种,没有不喜欢的,自己买的种子也要十文钱,买哪里的不是买呢?

刘青青的蚕豆种子又大卖了一笔。

她大批量的购买蚕豆种子,只要七文一公斤,被草木灰水泡过的蚕豆种子,一公斤能泡到一斤半,卖15文,相当于赚了个对本。

她赚到了钱的同时,还积累了大量的人脉。

知道她家帮忙秋收,出售的种子质量好,村民们争相上门预约或订购种子,其他村子往往是村长或族长上门,无形中和各村村长族长混了个脸熟。

最重要的是,因为频繁使用小水枪,刘青青模模糊糊感觉,她的小水枪要升级了,但总还差一点契机。

她没有资料可查,没有先辈可以请教,只能自己摸索,因为大批量的使用小水枪才让她摸到了门槛,她越发不停的使用小水枪培育豆种,每日吃下的食物,是原来的两倍,还一直感觉到饿。

因她食量变化太大,倒把苏氏吓了一跳,压着她去县城看大夫,大夫再三的保证,她只是到了青春期,正在长身体,所以能吃,身体棒棒的,大家才放了心。

回到家的刘青青琢磨着,她现在,看一眼蚕豆种子的品貌,就能熟练兑上合适的小水枪营养液,那要是换一换种子呢?

秋收后,水稻田里插种蚕豆,旱地可以选择的更多:小麦、豌豆、荞麦、青稞,还有木薯等都可以播种。

不过,因为这些种子必须躲在土地了,越过寒冷的冬季,到春天才冒芽儿,像蚕豆那样,直接将种子泡到营养液里,显然不行,那会让种子提前发芽,冻死在寒风中。

牛奶可以风干成奶粉,那她的小水枪营养液,能不能变成粉末呢,与种子一起种下,等开春积雪融化,粉末泡了水,不就化成了营养液么?

所以,苏氏们发现,刘青青这几日有点反常,不仅变成了大胃王,还喜欢弄一盆白水在锅里煮,她眼巴巴坐在一旁盯着。

听苏氏说了她的异常,刘慧兰晚间从青华楼回来的时候,带了满满一筐城里才有的甜饮,一一摆放摆在她的面前:“阿青哪,我把城里能买到的甜饮都带回来,你尝尝看,喜欢哪一种?”

刘青青嗯了一声,脑子里想着小水枪的事,无意识的尝着瓷碗里五颜六色的甜饮。

刘慧兰看了她一眼,刘青青捧在手里的是凉茶,她之前从来不喝的。

刘慧兰抿了抿唇角,左右张望了一下,递了一沓银票给她,压低声音继续道:“运到青华楼的松茸菌已经和遇仙楼交割清楚,他们给了一万两的尾款,你收好。”

刘青青随意将银票塞在怀里。

不正常,二妹太不正常。

她竟然喝了最讨厌的凉茶,还把最喜欢的银票随意塞到怀里,按照她以往的习惯,她应该呸呸呸一口吐了凉茶,接过银票后喜滋滋的数两遍。

难道二妹妹掉了魂?

她不动声色的试探,拉着她的手:“阿青,我还买了你最爱的藕粉,煮一碗给你?”

刘青青随意道:“阿姐,你记错啦,我最爱的是芝麻糊,翠翠才喜欢藕粉,你煮给翠翠吧。”

刘慧兰露出释然的笑,行吧,芯子里刘青青没错了,估计是太牵挂阿云才心不在焉的。

刘青青完全没感受到刘慧兰的担忧和试探。

她挫败极了,她煮了三次,营养液煮干后,锅差点烧个洞,但里头什么都没有,也许里头的物质随着水蒸气一起蒸发掉了。

听到刘慧兰说起芝麻糊,她灵机一动,可不可以将营养液兑在草木灰里,再烘干呢,这样有效物质,会不会存一些在草木灰里。

说干就干,她躲着弄了一杯营养液,兑上草木灰,然后放在锅里炒。

为了作对比试验,她还弄了点泥土,还弄了点腐殖土。

当苏氏刘慧兰看见锅里的水炒草木灰,文火烘泥土,干闷臭黑土,几乎要窒息。

之前刘青青费柴火烧空锅看水蒸气玩,她都不说什么,毕竟农家人柴火多,小孩子总有个发傻的时候。

现在呢,她干脆在锅里玩泥巴,还玩臭粪土,她做饭的时候,想象到每一个菜里都有腐殖土的味道。

刘青青不是生病,是叛逆期到了!

苏氏扯着她的耳朵:“刘青青,你是要上天!”

刘青青尴尬的捂着耳朵不吭声,她一时心急做实验忘记了,小心陪笑:“要不,我多洗三遍锅!”

苏氏恨得牙痒痒:“你去后院玩儿,不准你再进厨房!”转身使唤刘有山在后院砌了个灶台,把锅搬过去,还贴心的配了几个不要的磁盘,碗筷。

算了,女儿一向早熟,难得有淘气的时候,让她玩个够!谁还没有玩过家家的时候呀。

不就一口锅么,家里现在条件好,重新买一口新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