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 章 东北战役开始
整个阵地一片死寂,没有一个日军的活口,这 500 多人的先头部队,完全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到了。
他们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一支部队,才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战绩。
而更让人费解的是,秘密部队在消灭了所有的鬼子之后,竟然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留下。
直到这时,先头部队的士兵们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上封会下达,不准开第一枪、不准将枪上膛的命令。
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让秘密部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虽然先头部队快速占领桥头阵地,但他们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深入敌阵,而是迅速占领了已有的工事。
为后方大部队的过桥提供安全保护,直到现在后方的日军还没有反应。
随着先头部队发出了暗号,这个暗号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大部队和重型火力前进的通道。
大部队和重型火力缓缓地渡过铁路桥。
此时的鬼子部队,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
同盟军只用了短短1小时,就完成了对满浦面的包围。
这个包围圈犹如一张天罗地网,将鬼子紧紧地困在其中,让他们插翅难逃。
收拾剩下的鬼子,对于同盟军来说,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因为向北早已登上了飞往仁川的轰炸机,他将在仁川再给予鬼子致命一击。
此次战役的策划可谓是精妙绝伦,为的就是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整个东北的战役是同时进行的,第七、第八集团军在凌晨 5 点,跨过鸭绿江以及对面的满铺面,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而在北方的两个集团军,如同两头凶猛的巨兽,同时张开血盆大口,向着日军在东北的残余势力猛扑过去。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黑省和辽宁两地同时打响,一时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
向北和整个空军的任务,异常艰巨且至关重要,
要在早上 7 点之前,对仁川发起毁灭性的轰炸。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每一秒都关乎着战局的走向。
为了确保能够彻底摧毁仁川港口的火力,这次轰炸机群的组成堪称豪华。
它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于大连港的飞行大队,另一部分则来自于青岛港的飞行大队。
这两支飞行大队飞行员,都参加过多次任务,其中还有不少的王牌飞行员。
这些轰炸机群来自于同盟军的 4 个飞行大队,彼此之间紧密配合,协同过多场战役。
轰炸机群远远的看,如同一群候鸟。
可他们可不是去过冬,而是去要鬼子命的。
为轰炸机护航的战斗机超过了150架,这些人也大多来自于空军的教官。
如此庞大的战机编队,其规模令人瞠目结舌。
轰炸机加上护航机组,总出动的战机数量超过了 400 架!
根据既定的作战计划,这些轰炸机将对仁川港发动两轮空中打击。
在首轮空袭中,需要派遣一半的轰炸机去攻击附近的金浦机场。
以确保港口和空中不会有任何火力,对登陆舰队构成威胁。
由于仁川港部署了大量岸防炮,海军舰艇只能在距离,仁川港 40 公里以外的海域待命。
然而,为了这次行动,同盟军出动了规模庞大的舰队。
其中包括 300 多艘运兵船,5 艘巡洋舰,20 艘潜艇以及 3 艘驱逐舰。
不仅如此,为了运输坦克和大量重火力装备,同盟军还向北调用了两艘护航航母。
仁川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城市,人口大约只有 10 万左右。
之所以选择在仁川进行登陆作战,主要是因为仁川距离汉城仅有 30 多公里,而且与金浦机场的距离也不远。
只要同盟军能够在仁川成功登陆,便可以迅速向汉城推进。
同时也能有效控制金浦机场,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如此一来,同盟军就能够迅速攻占汉城,也就是后来的首尔。
一旦成功占领汉城,同盟军不仅可以掌控朝鲜的南北铁路和公路要道,还能顺便将机场纳入囊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仁川与日本之间的距离仅有 900 多公里。
因此,一旦鬼子发出求援信号,他们的战机必定能在三个小时内抵达战场。
鉴于此,阻击日军的空中力量,就成为了这场战役的重中之重。
一个小时之后,同盟军的数百艘舰船将会开始停靠在仁川港。
如果日军的战机成功抵达仁川,那么这数百艘舰船,无疑将成为任人宰割的活靶子。
尽管前几天,向北已经提供了大量的舰载机。
但那些飞行员都还是新手,而且他们所驾驶的战机,也才刚刚练习了没几天。
这样的实力,要是与鬼子那些经验丰富的王牌飞行员遭遇,恐怕只能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了。
向北又怎么舍得让他那些尚未毕业的飞行员,就这样贸然奔赴战场。
留他们在山东看好家,都已经是很不错的安排了。
毕竟这些学生还没毕业,能够守住山东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所以这次行动中,幸运号的任务,可不仅仅是对仁川港口进行轰炸那么简单。
它还需要承担起,截击日本战机的重要责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天边开始泛起了鱼肚白,黎明的曙光逐渐照亮了大地。
就在这时,向北驾驶的幸运号,也顺利抵达了金浦机场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向北驾驶的这架轰炸机,采用的是超低空飞行的方式。
这种飞行方式虽然风险极大,但却有一个好处,能够轻易地穿越日军的雷达网,不被雷达发现。
然而,这对于幸运号上的那些机枪手来说,这种超低空飞行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机枪手惊恐地看着,轰炸机紧贴着海面飞行,飞行高度甚至都不会超过 15 米!
这样的飞行高度,别说是轰炸机了,就算是战斗机想要做到也绝非易事。
这种飞行方式简直就是在玩命,即使一个稍大一点的海浪打来,射击孔里都有可能进来海水。
这哪里是飞机呀?这简直就是一条船,只是开的有点快而已。
可以想象,当时这些机枪手们的心情有多么恐惧和绝望。
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呢?其实向北之所以敢如此冒险地贴海飞行。
并不是因为他的飞行技术有多么高超,而是另有原。
向北利用神识强行来控制飞行高度,否则轰炸机早就一头扎进大海里了。
由于金浦机场距离海边只有几公里,当机场的雷达发现轰炸机时。
甚至机场的雷达监测人员,连通报都没发出去,第一发航空炸弹就落下来了。
他们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一支部队,才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战绩。
而更让人费解的是,秘密部队在消灭了所有的鬼子之后,竟然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留下。
直到这时,先头部队的士兵们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上封会下达,不准开第一枪、不准将枪上膛的命令。
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让秘密部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虽然先头部队快速占领桥头阵地,但他们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深入敌阵,而是迅速占领了已有的工事。
为后方大部队的过桥提供安全保护,直到现在后方的日军还没有反应。
随着先头部队发出了暗号,这个暗号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大部队和重型火力前进的通道。
大部队和重型火力缓缓地渡过铁路桥。
此时的鬼子部队,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浑然不觉。
同盟军只用了短短1小时,就完成了对满浦面的包围。
这个包围圈犹如一张天罗地网,将鬼子紧紧地困在其中,让他们插翅难逃。
收拾剩下的鬼子,对于同盟军来说,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因为向北早已登上了飞往仁川的轰炸机,他将在仁川再给予鬼子致命一击。
此次战役的策划可谓是精妙绝伦,为的就是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整个东北的战役是同时进行的,第七、第八集团军在凌晨 5 点,跨过鸭绿江以及对面的满铺面,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而在北方的两个集团军,如同两头凶猛的巨兽,同时张开血盆大口,向着日军在东北的残余势力猛扑过去。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黑省和辽宁两地同时打响,一时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
向北和整个空军的任务,异常艰巨且至关重要,
要在早上 7 点之前,对仁川发起毁灭性的轰炸。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每一秒都关乎着战局的走向。
为了确保能够彻底摧毁仁川港口的火力,这次轰炸机群的组成堪称豪华。
它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于大连港的飞行大队,另一部分则来自于青岛港的飞行大队。
这两支飞行大队飞行员,都参加过多次任务,其中还有不少的王牌飞行员。
这些轰炸机群来自于同盟军的 4 个飞行大队,彼此之间紧密配合,协同过多场战役。
轰炸机群远远的看,如同一群候鸟。
可他们可不是去过冬,而是去要鬼子命的。
为轰炸机护航的战斗机超过了150架,这些人也大多来自于空军的教官。
如此庞大的战机编队,其规模令人瞠目结舌。
轰炸机加上护航机组,总出动的战机数量超过了 400 架!
根据既定的作战计划,这些轰炸机将对仁川港发动两轮空中打击。
在首轮空袭中,需要派遣一半的轰炸机去攻击附近的金浦机场。
以确保港口和空中不会有任何火力,对登陆舰队构成威胁。
由于仁川港部署了大量岸防炮,海军舰艇只能在距离,仁川港 40 公里以外的海域待命。
然而,为了这次行动,同盟军出动了规模庞大的舰队。
其中包括 300 多艘运兵船,5 艘巡洋舰,20 艘潜艇以及 3 艘驱逐舰。
不仅如此,为了运输坦克和大量重火力装备,同盟军还向北调用了两艘护航航母。
仁川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城市,人口大约只有 10 万左右。
之所以选择在仁川进行登陆作战,主要是因为仁川距离汉城仅有 30 多公里,而且与金浦机场的距离也不远。
只要同盟军能够在仁川成功登陆,便可以迅速向汉城推进。
同时也能有效控制金浦机场,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有力支持。
如此一来,同盟军就能够迅速攻占汉城,也就是后来的首尔。
一旦成功占领汉城,同盟军不仅可以掌控朝鲜的南北铁路和公路要道,还能顺便将机场纳入囊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仁川与日本之间的距离仅有 900 多公里。
因此,一旦鬼子发出求援信号,他们的战机必定能在三个小时内抵达战场。
鉴于此,阻击日军的空中力量,就成为了这场战役的重中之重。
一个小时之后,同盟军的数百艘舰船将会开始停靠在仁川港。
如果日军的战机成功抵达仁川,那么这数百艘舰船,无疑将成为任人宰割的活靶子。
尽管前几天,向北已经提供了大量的舰载机。
但那些飞行员都还是新手,而且他们所驾驶的战机,也才刚刚练习了没几天。
这样的实力,要是与鬼子那些经验丰富的王牌飞行员遭遇,恐怕只能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了。
向北又怎么舍得让他那些尚未毕业的飞行员,就这样贸然奔赴战场。
留他们在山东看好家,都已经是很不错的安排了。
毕竟这些学生还没毕业,能够守住山东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
所以这次行动中,幸运号的任务,可不仅仅是对仁川港口进行轰炸那么简单。
它还需要承担起,截击日本战机的重要责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天边开始泛起了鱼肚白,黎明的曙光逐渐照亮了大地。
就在这时,向北驾驶的幸运号,也顺利抵达了金浦机场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向北驾驶的这架轰炸机,采用的是超低空飞行的方式。
这种飞行方式虽然风险极大,但却有一个好处,能够轻易地穿越日军的雷达网,不被雷达发现。
然而,这对于幸运号上的那些机枪手来说,这种超低空飞行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机枪手惊恐地看着,轰炸机紧贴着海面飞行,飞行高度甚至都不会超过 15 米!
这样的飞行高度,别说是轰炸机了,就算是战斗机想要做到也绝非易事。
这种飞行方式简直就是在玩命,即使一个稍大一点的海浪打来,射击孔里都有可能进来海水。
这哪里是飞机呀?这简直就是一条船,只是开的有点快而已。
可以想象,当时这些机枪手们的心情有多么恐惧和绝望。
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呢?其实向北之所以敢如此冒险地贴海飞行。
并不是因为他的飞行技术有多么高超,而是另有原。
向北利用神识强行来控制飞行高度,否则轰炸机早就一头扎进大海里了。
由于金浦机场距离海边只有几公里,当机场的雷达发现轰炸机时。
甚至机场的雷达监测人员,连通报都没发出去,第一发航空炸弹就落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