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拾金金融消费者
第一百七十七章 苏梦茉莉
“很冒昧地问一下,请问吴女士是什么工作的?上次忘了问。“爱旭试探道。
吴苿莉轻轻搅动咖啡:“我之前在社科院经济魔都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经济思想史,现在在魔都上班。“
“难怪您对《资本论》这么熟悉,“爱旭恍然大悟“读书的进候总觉得哲学枯燥无味很难懂,现在才觉得有意思?“
“有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吴苿莉解释道,“要理解《资本论》的深层逻辑,必须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悟得更透。“
爱旭突然感到一阵自卑。现在他的身份是在外卖圈的金融人士,在金融圈的外卖配送员,这他在心理上能接受,但在吴苿莉的学识面前,却像个刚入门的小学生。这种认知差距既令他沮丧,又莫名地吸引着他。
“我有时候觉得,“爱旭犹豫了一下,“自己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活得像个傀儡。资金少却不得不成为别人的棋子......,在金融圈你不站队,就会被吃得骨架都不剩。“
吴苿莉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最可怕的是,“爱旭继续道,“我明知道这一切,却停不下来。就像坐在一辆失控的列车上,看着窗外风景飞速后退,却找不到刹车在哪。“
“因为那不是您驾驶的列车,“吴苿莉轻声说,“那是整个时代的列车。个人在系统面前的无力感,正是现代性困境的核心。“
爱旭正想回应,一个熟悉的女声打断了他:“爱旭?真巧!“
他抬头看见苏梦站在桌前,一袭淡绿色连衣裙,手里拿着几本书。苏梦是他在商学院最亲近的同学,两人经常一起做小组作业。
“苏梦?你怎么在这儿?“爱旭站起身,莫名有些心虚。
“来买下周出差要用的书,“苏梦的目光好奇地在吴苿莉身上停留,“这位是...?“
“吴苿莉,社科院的学者,“爱旭介绍道,“吴女士,这是我同学苏梦。“
吴苿莉微微点头:“你好。“
“学者?“苏梦眼前一亮,“是经济学领域的吗?我和爱旭刚读完长江商学院,正对主流经济学有些...质疑。“
爱旭尴尬地清了清嗓子。苏梦一直比他对现行经济体系更持批判态度,但他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地表达出来。
吴苿莉似乎被苏梦的热情逗乐了:“是的,我研究经济思想史,特别是批判理论传统。“
“太棒了!“苏梦转向爱旭,“你看,我就说我们应该多听听学院派的声音,而不是整天围着那些投行大佬转。“
爱旭感到一阵微妙的嫉妒——苏梦和吴苿莉似乎一见如故,而他花了几个月才勉强理解吴苿莉的一些基本观点。
“我们在讨论资本的本质,“爱旭说,“你刚好错过了最精彩的部分。“
“那我现在可以加入吗?“苏梦自然而然地拉开椅子坐下,“我刚买了皮凯蒂的新书,也许能贡献点看法。“
爱旭看向吴苿莉,后者做了一个“请便“的手势。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三人之间的桌面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光池。爱旭突然有种预感,这次偶然的相遇,可能会改变他人生轨迹的走向。
爱旭突然意识到,在这场对话中,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那些CfA、mBA课程中精通的模型和公式,在这个人面前仿佛成了儿童积木。
“moLLy,“爱旭犹豫了一下,“您是什么领域的专家“
吴苿莉神秘地笑了笑:“只是一个观察者。我研究资本,就像生物学家研究细胞,不是为了赞美或谴责,而是为了理解它的运作机制。“
服务员过来为爱旭续杯,打断了两人的谈话。当服务员离开后,爱旭迫不及待地继续问道:“那么按照您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与资本相处?完全拒绝它吗?“
“问题不在于拒绝或拥抱,“吴苿莉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而在于认识到资本关系的局限性,并在可能的地方创造非资本化的人际连接。家庭、友谊、学术追求、艺术创造...这些领域如果完全被资本逻辑殖民,人类将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吴苿莉:“认识是改变的第一步。资本是现代人无法逃避的现实,但认识到它的本质,至少能让我们在必要的时候说'不',守住一些人性的底线。“
咖啡馆的灯光在爱旭眼中变得模糊,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知眩晕。
“我脑子有点笨,需要一点时间消化这些,“爱旭坦诚地说,“但我想了解更多。moLLy,能否加个微信改天再聊?也许我可以请您吃顿饭?“
吴苿莉看了看手表,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递给爱旭。名片很简单,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个电子邮箱,没有任何头衔或机构信息。
“吃饭就不用了,下周这个时间,我通常在这里,“吴苿莉站起身,将《资本论》和笔记本收进包里,“现在我得去赴另一个约了。“
爱旭连忙起身握手:“非常感谢您的见解。说实话,这些观点对我来说很...震撼。“
吴苿莉的手温暖而干燥:“思考总是令人不安的,但也唯有思考能让我们免于成为自己创造物的奴隶。再见,爱旭先生。“
“苏梦,我们去吃顿饭,好吗?”爱旭转向苏梦说道。
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反射着金色的光芒。爱旭第一次意识到,这些看似坚固的金融大厦,可能建立在比他想像中更为脆弱的基础上。
吴苿莉轻轻搅动咖啡:“我之前在社科院经济魔都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经济思想史,现在在魔都上班。“
“难怪您对《资本论》这么熟悉,“爱旭恍然大悟“读书的进候总觉得哲学枯燥无味很难懂,现在才觉得有意思?“
“有兴趣才是学习的动力。“吴苿莉解释道,“要理解《资本论》的深层逻辑,必须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悟得更透。“
爱旭突然感到一阵自卑。现在他的身份是在外卖圈的金融人士,在金融圈的外卖配送员,这他在心理上能接受,但在吴苿莉的学识面前,却像个刚入门的小学生。这种认知差距既令他沮丧,又莫名地吸引着他。
“我有时候觉得,“爱旭犹豫了一下,“自己虽然赚了不少钱,但活得像个傀儡。资金少却不得不成为别人的棋子......,在金融圈你不站队,就会被吃得骨架都不剩。“
吴苿莉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最可怕的是,“爱旭继续道,“我明知道这一切,却停不下来。就像坐在一辆失控的列车上,看着窗外风景飞速后退,却找不到刹车在哪。“
“因为那不是您驾驶的列车,“吴苿莉轻声说,“那是整个时代的列车。个人在系统面前的无力感,正是现代性困境的核心。“
爱旭正想回应,一个熟悉的女声打断了他:“爱旭?真巧!“
他抬头看见苏梦站在桌前,一袭淡绿色连衣裙,手里拿着几本书。苏梦是他在商学院最亲近的同学,两人经常一起做小组作业。
“苏梦?你怎么在这儿?“爱旭站起身,莫名有些心虚。
“来买下周出差要用的书,“苏梦的目光好奇地在吴苿莉身上停留,“这位是...?“
“吴苿莉,社科院的学者,“爱旭介绍道,“吴女士,这是我同学苏梦。“
吴苿莉微微点头:“你好。“
“学者?“苏梦眼前一亮,“是经济学领域的吗?我和爱旭刚读完长江商学院,正对主流经济学有些...质疑。“
爱旭尴尬地清了清嗓子。苏梦一直比他对现行经济体系更持批判态度,但他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地表达出来。
吴苿莉似乎被苏梦的热情逗乐了:“是的,我研究经济思想史,特别是批判理论传统。“
“太棒了!“苏梦转向爱旭,“你看,我就说我们应该多听听学院派的声音,而不是整天围着那些投行大佬转。“
爱旭感到一阵微妙的嫉妒——苏梦和吴苿莉似乎一见如故,而他花了几个月才勉强理解吴苿莉的一些基本观点。
“我们在讨论资本的本质,“爱旭说,“你刚好错过了最精彩的部分。“
“那我现在可以加入吗?“苏梦自然而然地拉开椅子坐下,“我刚买了皮凯蒂的新书,也许能贡献点看法。“
爱旭看向吴苿莉,后者做了一个“请便“的手势。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三人之间的桌面上,形成一个小小的光池。爱旭突然有种预感,这次偶然的相遇,可能会改变他人生轨迹的走向。
爱旭突然意识到,在这场对话中,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那些CfA、mBA课程中精通的模型和公式,在这个人面前仿佛成了儿童积木。
“moLLy,“爱旭犹豫了一下,“您是什么领域的专家“
吴苿莉神秘地笑了笑:“只是一个观察者。我研究资本,就像生物学家研究细胞,不是为了赞美或谴责,而是为了理解它的运作机制。“
服务员过来为爱旭续杯,打断了两人的谈话。当服务员离开后,爱旭迫不及待地继续问道:“那么按照您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与资本相处?完全拒绝它吗?“
“问题不在于拒绝或拥抱,“吴苿莉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而在于认识到资本关系的局限性,并在可能的地方创造非资本化的人际连接。家庭、友谊、学术追求、艺术创造...这些领域如果完全被资本逻辑殖民,人类将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吴苿莉:“认识是改变的第一步。资本是现代人无法逃避的现实,但认识到它的本质,至少能让我们在必要的时候说'不',守住一些人性的底线。“
咖啡馆的灯光在爱旭眼中变得模糊,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知眩晕。
“我脑子有点笨,需要一点时间消化这些,“爱旭坦诚地说,“但我想了解更多。moLLy,能否加个微信改天再聊?也许我可以请您吃顿饭?“
吴苿莉看了看手表,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递给爱旭。名片很简单,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个电子邮箱,没有任何头衔或机构信息。
“吃饭就不用了,下周这个时间,我通常在这里,“吴苿莉站起身,将《资本论》和笔记本收进包里,“现在我得去赴另一个约了。“
爱旭连忙起身握手:“非常感谢您的见解。说实话,这些观点对我来说很...震撼。“
吴苿莉的手温暖而干燥:“思考总是令人不安的,但也唯有思考能让我们免于成为自己创造物的奴隶。再见,爱旭先生。“
“苏梦,我们去吃顿饭,好吗?”爱旭转向苏梦说道。
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反射着金色的光芒。爱旭第一次意识到,这些看似坚固的金融大厦,可能建立在比他想像中更为脆弱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