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拾金金融消费者
第二百一十一章 首次直播
爱旭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最后一份分析报告保存好,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已经是18:47。投资部的办公室里,还有近一半的同事在加班,键盘敲击声和低声讨论交织在一起,形成金融行业特有的背景音。
“爱总监,第一天感觉怎么样?“程雪准备下班路过爱旭的办公室,见爱旭正在保存档案,就过来打招呼。“要不晚上一起去吃下饭?”
爱旭转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苦笑道:“比我想象的复杂多了。培训班学的那些理论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好像完全不是一回事。“
程雪了然地点头:“理论是骨架,市场才是血肉。慢慢来,等过段时间后你回头看今天的工作,会觉得刚开始时简单得可笑。“
拍了拍爱旭的肩膀,“走吧,去对面的餐馆简单对付下,新人优待期。“
走出公司大楼,晚风拂过脸庞,带走了一天的疲惫。爱旭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合着城市特有的味道——汽车尾气、路边小吃的香气,还有不知从哪飘来的花香。夕阳将高楼大厦镀上一层金色,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吃完饭,爱旭抢先付了款,两人分别回家。
刚到家坐在沙发上舒服地“葛优躺”,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教授发来的消息:「第一天工作如何?别忘了我们的约定,教学相长。」
爱旭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陈教授是他在新华书社的友友,也是少数几位他真心敬佩的学者。前几天,陈教授对他说:“爱旭,你在理解复杂概念方面很有天赋,但真正的掌握是要能把它教给别人。考虑开个直播或专栏吧,把金融知识用普通人能懂的方式讲出来。“
当时爱旭只是礼貌地应下,心里却觉得教授高估了自己。但经过今天的实战,他突然明白了教授的深意——那些他在课堂上以为自己完全掌握的知识,在面对实际应用时竟显得如此单薄。
书桌上整齐摆放着金融类书籍和几本厚厚的笔记——那是他这半年来积累的学习成果。
“八点二十五分...“爱旭看了眼手机,距离教授建议的直播时间还有一会儿。他用手机搜索着视频号注册流程。
盯着屏幕上“创建新账号“的按钮。光标在昵称输入框闪烁,他犹豫了片刻,键入“股海捡金“。
“会不会太自大了?“爱旭自言自语道,手指悬停在回车键上。脑海中浮现出今天会议上那些资深分析师侃侃而谈的样子。
“如果连尝试都不敢,还谈什么成长。“他深吸一口气,点击了确认。
账号创建成功后,爱旭开始研究直播设置。摄像头、麦克风、灯光...他手忙脚乱地调试着设备,用手机支架固定好手机作为第二视角。书桌上的台灯被临时征用为主光源,照得他额头微微发亮。
“先试录一段看看效果。“爱旭打开录制功能,清了清嗓子,“大家好,我是爱旭,一名刚入职的金融行业新人...“
回放时,屏幕里的自己表情僵硬,语速时快时慢,眼神飘忽不定。更糟的是,背景里房间外的狗叫声清晰可闻。
“太糟糕了。“爱旭抓了抓头发,决定先整理一个简单的讲稿。他翻开笔记本,回想着今天工作中遇到的、自己曾经学过但现在觉得模糊的概念。
“就从最基础的股票超跌520理论开始吧,这是今天实际用到的...“他在纸上快速列出要点,试图将课本上的公式与实际案例结合。
时钟指向九点,爱旭再次检查设备。这次他关了窗户,还在身后挂了一件深色衬衫作为简易背景布。
“再试一次录制...“他点击按钮,却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开始直播“。
等他反应过来时,屏幕上已经显示“直播中“,观看人数从0跳到了3,又迅速变成10。
“啊,等等,我还没准备好...“爱旭慌乱地想关掉直播,却看到评论区出现了第一条留言:
「主播要讲股票金融知识吗?刚看到标题点进来的」
爱旭的手指停在半空。他深吸一口气,想起陈教授的话:“知识分享不在乎形式完美,而在于内容真诚。“
“大家好,我是爱旭,确实...呃,确实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基础金融知识。“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紧张,“今天是我第一天在投资部工作,发现很多书本知识在实际中应用起来并不容易,所以想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习。“
观看人数慢慢增加到了20多,评论区开始有更多互动:
“哇,新人主播,支持一下!”
“讲什么内容啊?”
“主播看起来好年轻,真的懂金融吗?”
最后一条评论让爱旭的耳根有些发热。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决定直接开始:“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股票超跌520理论'这个概念,这是炒股理财最基础的原理之一...“
随着讲解的深入,爱旭渐渐忘记了紧张。他用今天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解释5日线和20日金叉,甚至举起手用手指演示520金叉的买入点。
“当一个股票前期从高位下跌后,在底部长期缩量横盘后,突破放量拉升,5日线上穿20日线形成金叉,就在这个时候参与.....“爱旭突然停住,因为他发现观看人数已经突破了80,评论区也比刚才活跃了许多。
“炒般不可能这么简单吧!我见到的都是跌到姥姥家的?”
“我也觉得很简单,但是我刚刚用这个520金叉作为买入点,后续是涨了不少。“
”老师讲得好清楚啊,我一听就会了“
”哇,520,我爱你,老师太有浪漫情怀了“
”.......“
爱旭感到一阵兴奋涌上心头。他没想到自己临时起意的直播会有这样的反响。虽然有些问题他还不能完全解答,但大部分都在他掌握的知识范围内。
“暂时我不只研究股票投资这一块,不过我才刚入行,有些实际操作经验还不够,如果讲得不全面欢迎大家补充。今天的第一...呃,第一次直播就到这里吧。谢谢大家的陪伴和互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他真诚地说,“如果大家感兴趣,我计划每周三和周五晚上分享一些金融基础知识。“
下播后,爱旭瘫在椅子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他拿起手机,看到陈教授发来的消息:「首播很成功,内容扎实,表达清晰。不过要注意控制语速,适当停顿给观众思考时间。继续努力!」
爱旭笑着回复:「您真的来看了!谢谢教授,我会继续改进的。」
放下手机,爱旭重新看了一遍直播的数据分析:最高在线人数97,平均观看时长38分钟,新增关注62人。对于一个毫无准备的首播来说,这结果远超预期。
他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今天直播中的不足和改进点:灯光太暗、背景噪音、某些问题回答得不够全面...同时列出了下一期可能的话题:风险管理基础、财务报表入门...
窗外,城市的夜景璀璨如星。爱旭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公司大楼依然亮着的灯光,感到自己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今天的双重身份——职场新人和知识分享者,都只是漫长旅程的第一步。
他想起陈教授常说的话:“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流通与增长,而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与传递。“
爱旭轻轻点头,仿佛是对自己许下承诺。明天,他将继续在投资部学习实战经验;而夜晚,他将尝试把那些晦涩的理论转化为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这条路或许不易,但值得一试。
“爱总监,第一天感觉怎么样?“程雪准备下班路过爱旭的办公室,见爱旭正在保存档案,就过来打招呼。“要不晚上一起去吃下饭?”
爱旭转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苦笑道:“比我想象的复杂多了。培训班学的那些理论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好像完全不是一回事。“
程雪了然地点头:“理论是骨架,市场才是血肉。慢慢来,等过段时间后你回头看今天的工作,会觉得刚开始时简单得可笑。“
拍了拍爱旭的肩膀,“走吧,去对面的餐馆简单对付下,新人优待期。“
走出公司大楼,晚风拂过脸庞,带走了一天的疲惫。爱旭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合着城市特有的味道——汽车尾气、路边小吃的香气,还有不知从哪飘来的花香。夕阳将高楼大厦镀上一层金色,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吃完饭,爱旭抢先付了款,两人分别回家。
刚到家坐在沙发上舒服地“葛优躺”,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教授发来的消息:「第一天工作如何?别忘了我们的约定,教学相长。」
爱旭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陈教授是他在新华书社的友友,也是少数几位他真心敬佩的学者。前几天,陈教授对他说:“爱旭,你在理解复杂概念方面很有天赋,但真正的掌握是要能把它教给别人。考虑开个直播或专栏吧,把金融知识用普通人能懂的方式讲出来。“
当时爱旭只是礼貌地应下,心里却觉得教授高估了自己。但经过今天的实战,他突然明白了教授的深意——那些他在课堂上以为自己完全掌握的知识,在面对实际应用时竟显得如此单薄。
书桌上整齐摆放着金融类书籍和几本厚厚的笔记——那是他这半年来积累的学习成果。
“八点二十五分...“爱旭看了眼手机,距离教授建议的直播时间还有一会儿。他用手机搜索着视频号注册流程。
盯着屏幕上“创建新账号“的按钮。光标在昵称输入框闪烁,他犹豫了片刻,键入“股海捡金“。
“会不会太自大了?“爱旭自言自语道,手指悬停在回车键上。脑海中浮现出今天会议上那些资深分析师侃侃而谈的样子。
“如果连尝试都不敢,还谈什么成长。“他深吸一口气,点击了确认。
账号创建成功后,爱旭开始研究直播设置。摄像头、麦克风、灯光...他手忙脚乱地调试着设备,用手机支架固定好手机作为第二视角。书桌上的台灯被临时征用为主光源,照得他额头微微发亮。
“先试录一段看看效果。“爱旭打开录制功能,清了清嗓子,“大家好,我是爱旭,一名刚入职的金融行业新人...“
回放时,屏幕里的自己表情僵硬,语速时快时慢,眼神飘忽不定。更糟的是,背景里房间外的狗叫声清晰可闻。
“太糟糕了。“爱旭抓了抓头发,决定先整理一个简单的讲稿。他翻开笔记本,回想着今天工作中遇到的、自己曾经学过但现在觉得模糊的概念。
“就从最基础的股票超跌520理论开始吧,这是今天实际用到的...“他在纸上快速列出要点,试图将课本上的公式与实际案例结合。
时钟指向九点,爱旭再次检查设备。这次他关了窗户,还在身后挂了一件深色衬衫作为简易背景布。
“再试一次录制...“他点击按钮,却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开始直播“。
等他反应过来时,屏幕上已经显示“直播中“,观看人数从0跳到了3,又迅速变成10。
“啊,等等,我还没准备好...“爱旭慌乱地想关掉直播,却看到评论区出现了第一条留言:
「主播要讲股票金融知识吗?刚看到标题点进来的」
爱旭的手指停在半空。他深吸一口气,想起陈教授的话:“知识分享不在乎形式完美,而在于内容真诚。“
“大家好,我是爱旭,确实...呃,确实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基础金融知识。“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紧张,“今天是我第一天在投资部工作,发现很多书本知识在实际中应用起来并不容易,所以想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习。“
观看人数慢慢增加到了20多,评论区开始有更多互动:
“哇,新人主播,支持一下!”
“讲什么内容啊?”
“主播看起来好年轻,真的懂金融吗?”
最后一条评论让爱旭的耳根有些发热。他调整了一下坐姿,决定直接开始:“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股票超跌520理论'这个概念,这是炒股理财最基础的原理之一...“
随着讲解的深入,爱旭渐渐忘记了紧张。他用今天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解释5日线和20日金叉,甚至举起手用手指演示520金叉的买入点。
“当一个股票前期从高位下跌后,在底部长期缩量横盘后,突破放量拉升,5日线上穿20日线形成金叉,就在这个时候参与.....“爱旭突然停住,因为他发现观看人数已经突破了80,评论区也比刚才活跃了许多。
“炒般不可能这么简单吧!我见到的都是跌到姥姥家的?”
“我也觉得很简单,但是我刚刚用这个520金叉作为买入点,后续是涨了不少。“
”老师讲得好清楚啊,我一听就会了“
”哇,520,我爱你,老师太有浪漫情怀了“
”.......“
爱旭感到一阵兴奋涌上心头。他没想到自己临时起意的直播会有这样的反响。虽然有些问题他还不能完全解答,但大部分都在他掌握的知识范围内。
“暂时我不只研究股票投资这一块,不过我才刚入行,有些实际操作经验还不够,如果讲得不全面欢迎大家补充。今天的第一...呃,第一次直播就到这里吧。谢谢大家的陪伴和互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他真诚地说,“如果大家感兴趣,我计划每周三和周五晚上分享一些金融基础知识。“
下播后,爱旭瘫在椅子上,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他拿起手机,看到陈教授发来的消息:「首播很成功,内容扎实,表达清晰。不过要注意控制语速,适当停顿给观众思考时间。继续努力!」
爱旭笑着回复:「您真的来看了!谢谢教授,我会继续改进的。」
放下手机,爱旭重新看了一遍直播的数据分析:最高在线人数97,平均观看时长38分钟,新增关注62人。对于一个毫无准备的首播来说,这结果远超预期。
他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今天直播中的不足和改进点:灯光太暗、背景噪音、某些问题回答得不够全面...同时列出了下一期可能的话题:风险管理基础、财务报表入门...
窗外,城市的夜景璀璨如星。爱旭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公司大楼依然亮着的灯光,感到自己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今天的双重身份——职场新人和知识分享者,都只是漫长旅程的第一步。
他想起陈教授常说的话:“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流通与增长,而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与传递。“
爱旭轻轻点头,仿佛是对自己许下承诺。明天,他将继续在投资部学习实战经验;而夜晚,他将尝试把那些晦涩的理论转化为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这条路或许不易,但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