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生根发芽

他知道,青石村今天所取得的这点成就,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挑战,也只会越来越多。

他抬起头,望向后山那座在夜色中静静矗立的工厂轮廓。

工厂是建起来了,出口的单子也接了。

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那就是原材料的供应。

现在工厂生产用的菌菇和竹笋,还都是靠着村民们上山采摘。

这种靠天吃饭的模式,极不稳定。

产量少,质量也参差不齐。

一旦遇上天气不好,或者山里的东西被采光了,那工厂就要面临停产的风险。

特别是那个港商,后续的订单意向,越来越大。

光靠采野生的,根本就无法满足需求。

必须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

实现原材料的自给自足!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的心里,迅速生根发芽。

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脑海里规划,村里哪块地适合种竹子,哪块地适合建菌菇大棚。

青石村的未来,绝不能被小小的原材料给卡住脖子!

他要建立一个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

一个真正属于青石村的,坚不可摧的商业帝国!

就在他思绪翻涌之际。

“咚!咚!咚!”

一阵急促而沉重的敲门声,突然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张耀的心,猛地一凛。

这么晚了,会是谁?

村里人不可能。

他拉开门栓,一股夹杂着雪花的寒风,瞬间灌了进来。

门外,站着一个陌生的男人。

男人穿着一件厚重的军大衣,头上戴着一顶棉帽子,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

他浑身都是风雪,喘着粗气,看起来是连夜赶路过来的。

“你……找谁?”张耀警惕地问道。

那个男人抬起头,露出一张被冻得发紫,却写满了焦急的脸。

“请问,这里是青石村食品厂的张耀,张厂长家吗?”他的声音,因为寒冷和急切,有些嘶哑。

“我就是。”张耀点了点头,心里的疑云更重了,“你是什么人?有什么事?”

那个陌生人像是松了一口气,他从怀里掏出一封被体温捂得有些湿热的信,递了过来。

“张厂长!出大事了!”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一股天塌下来般的惊惶。

“我们县的罐头厂,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了,马上就要破产倒闭了!”

“什么?”张耀的大脑,嗡的一下。

县罐头厂要倒闭了?

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我是罐头厂的采购科长,我叫李卫国。”那个男人急切地说道,“我们厂里,积压了上万斤从外地高价采购回来的优质黄桃和蘑菇原料!现在银行要来封账,厂长急得要上吊!他让我连夜来找你!”

“找我?”

“对!”李卫国的脸上,露出一丝近乎哀求的神情。

“我们厂长说,现在整个地区,有能力,有胆子,能一口吃下这批货,救我们全厂几百号工人性命的,只有一个人!”

他看着张耀,一字一顿地说道。

“那就是你,青石村的张耀!”

李卫国的话,像是一块沉重的铅块,狠狠地砸进了张耀的心里。

县罐头厂要破产了?

积压了上万斤的黄桃和蘑菇?

厂长急得要上吊?

现在整个地区,只有他张耀能救命?

这一连串的信息,每一个都带着千钧的重量,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快运转着。

本能告诉他,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他正愁着原材料供应不稳定,这批蘑菇,简直就是雪中送炭!而且还有黄桃,这意味着,青石村食品厂,可以立刻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产品线!

可是,理智又在疯狂地向他报警!

天上不会掉馅饼!就算掉,也可能是个铁饼,能把人活活砸死!

一个县级的国营大厂,说倒就倒,这里面的水,深得不见底!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这背后,牵扯到的银行、领导、各种复杂的关系,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网。他一个泥腿子出身的村办厂长,贸然伸手进去,怕不是要被搅得粉身碎骨!

“张厂长?张厂长?”李卫国看着陷入沉思的张耀,声音里带着哭腔,焦急地喊了两声。

张耀回过神来,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李卫国让进了屋里,给他倒了一杯滚烫的热水。

“李科长,你先别急,坐下慢慢说。”他的声音,沉稳得可怕,仿佛刚才那个心神剧震的人不是他。

越是遇到大事,越要冷静。这是他两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

李卫国捧着那杯热水,冰冷的手终于有了一丝暖意,但他的心,却依旧悬在冰窖里。

“张厂长,情况,比您想的还要严重!”他哆嗦着嘴唇,一口气说道:“我们厂,是从南方高价进的这批黄桃,想着做成高档罐头出口的。结果呢,配方出了问题,做出来的第一批货,全砸手里了!口味不对,外商根本不要!这一下,就把厂里所有的流动资金,全都套进去了!”

“银行那边,贷款马上到期,天天上门催债。县里领导也顶不住压力了,下了死命令,三天之内,要是还不上钱,就要直接查封清算!我们厂长,是真的没办法了!他昨晚召集我们几个科长开会,眼睛都是红的,说要是厂子没了,他就从办公楼上跳下去!”

“全厂四百多号工人,已经两个月没发工资了!现在马上要过年了,多少人家里等着这点钱买米下锅啊!张厂长,您是办大事的人,您救救我们吧!”

说着,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一个堂堂的国营厂科长,眼圈一红,竟然就真的要给张耀跪下!

张耀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扶住。

“李科长!使不得!有话好好说!”

他扶着李卫国坐下,自己的心,却沉得更快了。

四百多号工人!

这已经不是一桩生意了,这是四百多个家庭的活路!

他刚刚还在为青石村的好日子而心潮澎湃,可一转眼,就在几十里外的县城,还有四百多个家庭,在为生存而挣扎。

这个担子,太重了。

重得让他感到了一丝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