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朝考3

当焦志行接到许有望的答卷时,一眼就看到胡益的圈与刘守仁的尖,就知此人乃是胡益大力推举之人。

再看许有望的文章,虽文采不及刘守仁大力举荐的张润杰、赵清越,然其对策可行性极高。

刘守仁将许有望压下去,此次开海的三名人选,就有两人是他刘门的。

瞥了眼胡益,焦志行缓缓画了个圈。

如此一来,许有望的圈数就与赵清越相当了,不知刘守仁和胡益还能不能一个鼻孔出气。

放下许有望的答卷,焦志行对众人道:“本官知诸位忙到此时已很疲倦,可此次是为国选才,我等必要选出可行之策呈给陛下。”

不少人神情微变。

元辅大人此言,是在提醒他们,若今日所选皆不如意,难给天子交代。

胡益附和道:“元辅所言不错,开海一事能成与否,皆在我等一念之间,还望诸位对得起这身官服。”

胡门众人纷纷抬头看向胡益,却见胡益面色沉着,仿若刚刚他并未开口。

“诸位大人无不是尽心尽力选才,二位阁老所言,好似要磨灭诸位大人的辛劳与忠义之心。”

刘守仁目光在焦志行和胡益身上扫过,毫不掩饰自己的愠怒。

“刘阁老言重了,本官见诸位大人均是满脸疲态,给诸位敲敲警钟提神罢了。”

焦志行笑着应了句,便问道:“陈三元的答卷何在?”

“元辅大人此举怕是不妥吧,”刘守仁阻拦:“既是朝考,该一视同仁,如何能因陈三元名气大些,便偏私于他,要将他的答卷提早审阅?元辅大人此举,岂不是对其他应考官员不公?”

焦志行轻捻胡须,神色淡然:“刘阁老此言谬矣,开海一事由陈三元提出,其必有良策,各位大人正是疲乏之际,正好拿出商讨一番,也要振奋精神。京中三品及以上大员皆在此,若陈三元之策果真不行,诸位大人正好可一同将其黜落。”

开海一共三个名额,绝不可让刘守仁与胡益占两个,否则往后这户部想要使银子,还得与他二人商议。

焦志行既掌管户部,就绝不许自留地里长杂草。

户部右侍郎薛洪先附和道:“无论陈三元文章好坏,也不妨碍诸位挑选出后面的好文章。”

焦门众人连连点头称是。

即便刘守仁想要再拦,也没由头,只得默认。

在众人翻找答卷之际,王申也假装在自己一堆答卷里翻找,片刻后惊诧道:“陈三元的答卷在此。”

旋即将埋在最底下的一份答卷抽了出来。

刘守仁脸色阴沉,仿若要将王申看穿。

焦志行笑道:“劳烦王大人递上来一观。”

王申硬着头皮将答卷放到焦志行面前,旋即便低头疾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只感觉那迫人的目光始终落在自己身上。

他不由心中暗暗嘀咕:真是被陈砚给害死了!

因陈砚是头一个交卷,这答卷被压在最底下,分发答卷时,恰好到了他手中。

瞧见首辅与次辅在答卷上斗得激烈,他就知若将陈砚的答卷递出去,必会被黜落。

想要那应对之策,王申便知陈砚为开海准备良多,便又将答卷留在最后,莫要被搅进去。

不成想此时机会就来了。

只是……

王申眼角余光瞥向刘守仁,见其不悦之色,便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叹气。

自上次百官哭谏,他帮了陈砚之后,刘门便对他多有排挤,甚至有人对他暗中使了几次绊子。不过因他已升任礼部右侍郎,众人还维持着面子,今日是彻底撕破脸了。

心思繁杂之际,焦志行的声音响起:“王大人可曾看过?”

众人的目光齐齐落在王申身上,王申便知焦志行这是有心要将他拉下水。

他只得硬着头皮道:“下官刚找到,还未来得及看。”

焦志行笑道:“本官瞧着陈三元提出的以潜龙岛当做通常口岸,反借潜龙岛为缓冲之地,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闻言,刘守仁立刻反驳:“此举需将内地的货物运往岛上,岂不是白费人力物力?”

“确实比直接在松奉开海要更劳民伤财。”

胡益附和。

焦志行笑道:“松奉离潜龙岛并不远,海运也便利,虽会多花一些人力物力,却能在倭寇来袭之际,能提前预警,给松奉将士时间集合严防。且潜龙岛足够大,可以在上面布防,一旦战乱,还可与松奉行成掎角之势,听闻宁王叛乱时用的就是此策略,裴大人,是否如此?”

当时打宁王,裴筠乃是总督,此事问他十分合情理。

一身绯色官服的裴筠无奈起身,应道:“回元辅大人,确有其事。”

因平定叛乱立下大功,裴筠已由右佥都御使升任左副都御史,成为督察院三号人物,也就有了资格坐于此。

别人升官都是斗志昂扬,轮到裴筠却是谨言慎行。

朝中众人因他与陈砚走得近,已将他当成陈砚的同党,胡门与刘门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两位上峰更是对他多有钳制。

若非焦志行点了他,今日他必定低调行事,绝不强出头。

偏偏他还逃不脱,心中便生出无力之感。

千不该万不该让那陈砚上船!

哎!

焦志行根本不放过他,追问道:“你熟知地形,依你判断,能否在潜龙岛设防,在海寇来袭之际及时告知松奉紧闭城门防守?”

“此举可行。”

裴筠如实相告。

焦志行笑着点头,道:“按照陈三元设想,需水师将倭寇挡在潜龙岛之外,我松奉的百姓更可安枕无忧,本官以为此举除了防止倭寇趁机犯境外,还阻挡了洋人对我大梁的窥探,也免了松奉百姓被扰,实乃一举多得。”

语毕,他拿起朱笔,在其上画了个大大的圈,签名后就递给次辅刘守仁。

刘守仁越过那此言的红圈,将整篇文章看完,脸色更阴沉了几分,当即冷笑:“此举虽能暂缓,却不可改变局势,且劳民伤财,依本官看着实不可取。”

提起朱笔,画了个点,再递给胡益时,连连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