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秦当谋士无语对白天

第九十章 盐

第九十章 盐

“绝对是真的,这是我让人试验得来的盐,大家可以品鉴一下。,w′u+x?i¢a+n+g′l`i-.,c¢o!m`”

杜州一挥手,黑木立刻就把盐拿了上来,给了在场的人每人一小块。

“这个纯度,可以啊。”

甘威迫不及待地拿起盐,舔了舔,然后又放到了光下面照了照,发现果然如杜州说的那样,质量比起齐国的海盐来只高不低。

“这次时间太过于仓促了,所以采用了急一点的方法,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质量还能更高。”

杜州介绍道。

这是杜州用后世明清时期在环庆这边使用的制盐方法。

简单的来说就是,先把盐土收集与堆积好。

然后向盐丘淋浇清水或低浓度卤水,使盐分溶解渗透,形成高浓度卤水。

最后将卤水引入人工挖掘的浅盐畦,利用日光、风力蒸发水分,使盐结晶析出。

在环庆地区的自然条件下,这种方法法的平均周期约 10—15天可以出盐。

在这个时代,有这个效率,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杜大夫,你想我们怎么做,就吩咐吧。”

甘威拱手说道。

这可是一条天大的财路啊。

盐这种东西,那可是必需品。

销量大不说,价格还非常可观。=@)完°3*本±?&神{站¨?° .)%首d发?

如果能够做这笔生意,相当于守着一座金山。

“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客气了,这种盐是我们盐场对外卖的。”

“可是我们卖的不是钱,而是粮食。”

杜州把话挑明了。

“恩,粮食。”

杜州的话让甘威愣住了。

怎么买盐还要用粮食换。

“我的想法是,你们从各国把粮食贩运过来,至于从哪国,我不管,只要是粮食就行。”

“然后送到我们狄道县的市集中,你们就可以去环庆拿盐了。”

“至于你们贩卖盐到哪里,我也不管。”

“不过我个人建议你们贩卖到能够买到粮食的地方。”

“这样的话,卖盐过去,卖粮食回来,循环往复,也不耽误,不是嘛。”

杜州一字一句的说道。

“可是这样一来,运输成本就增加了啊。”

甘威听了杜州的话之后,有些犹豫的说道。

“成本上面是有所增加,不过,我会在价格上面给你们体现的,现在从齐地拿盐的价格大约是二十钱。”

“就算在产地,也需要五钱才能拿到一斤盐。”

“从我这里,给你们三钱一斤盐。?·白§d马d_#书u&院}\ ?ˉ?更¢;新#`{最-¨快1t”

“你们觉得怎么样?”

杜州直接问道。

“三钱,当真。”

甘威听了之后,眼睛一亮。

别看三钱到五钱差不了多少钱,但这是拿盐的价格。

如果他们拿了盐之后,再往他国贩卖的话,这一斤盐他们相当于赚了二十钱。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纵然再刨除运输和买粮食的钱,也有五倍的利润。

这笔生意,划算啊。

想想也是,齐国为什么那么富裕,还不是仗着有渔盐之利。

可想而知,盐是有多么赚钱了。

现在主要的产盐的地方只有两处,一处在魏国,一处在齐国。

如果环庆这个盐池再开发出来,就算是第三处了。

到时候自己把盐往山东诸国一运,然后把粮食一买,这一来一回就是五到十倍的利润,谁能够顶得住这个诱惑。

“绝对是真的。”

杜州说道。

“那么这个盐池一年能够产盐多少?”

甘威又问道。

“今年是第一年,估计不会太多,大约只有十万石左右。”

“但只要过了今年,每年都能够增加产量五万石。”

“极限现在暂时未知。”

杜州直接回答道。

这个数字杜州可是没有瞎说,他是根据后世宋明时期环庆盐池的产量得出来的。

“这么多。”

甘威对于这些盐更加感兴趣了。

“半个月后就可以出第一批盐,到时候大家都可以看看。”

“现在这个天气,出

盐的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杜州肯定的回答道。

“杜大夫,在下告辞了,如此大事,我是做不了主了,只能上报给家主。”

甘威挥手说道。

这其中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他无法做主的程度。

这么多盐,这么多老世族的商队怎么分配,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交换,想想就觉得可怕。

别看都是老世族,在这么大的一块肥肉面前,谁不想吃上几口啊。

现在他只能把事情告诉甘龙,请甘龙出面了。

“好,大概事情就是这个事情了,大家都回去禀报吧,我建议,大家最好先拿点钱出来,把粮食备好。”

“半个月后盐池出盐,大家的商队立刻可以出发,也不耽误事情。”

杜州直接建议道。

“明白。”

甘威拱手说道。

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这些盐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以往他们秦国的东西在山东诸国的市场上没有什么吸引力。

除了皮毛,其他东西的质量都比不上山东诸国自产的,没有人家急需的东西,自然没有谈价格的权利,东西也是卖不上价格。

现在有了这种质量那么高的盐,当然要把它当成拳头产品,打响他们秦国商队的招牌。

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山东诸国经商更加的顺利。

毕竟,这种东西是别国没有的,要想买,就只有从他们这里买。

山东诸国的商人有了求他们的地方,这样谈事情也好谈一点。

等众人都走了之后,杜洪这才走到了杜州面前。

“杜洪参见郎君。”

“好了,杜洪,你儿子杜枫这些天跟着我跑上跑下的,做的非常不错。”

“这次开盐池,我想让他在狄道县当一个小吏,负责管理这个盐池,你觉得怎么样?”

杜州笑着对杜洪说道。

他说的倒是实话,杜枫这些天跟着他,跑上跑下的负责联系各方,出了不少的力气。

杜州一直记着呢,所以这次秦国占了环庆之后,杜州就想着把他推荐为管理盐池的小吏。

一来是酬谢他这么多天的忙碌的功劳,二来也是他跟了自己那么多天了,送的也顺手。

环庆可是杜州计划中控制西戎的核心一环,不容有失。

放一个自己人在这里,也放心一些。

这就当官了,纵然只是一个小吏,可是让祖祖辈辈都是仆人的杜洪有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