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秦当谋士无语对白天

第一百二十二章 猛人

“对啊,在下对于水利建设也有一点研究,小时候也经常跟着父亲去勘探水利。”

李铭解释道。

“人才,人才。”

杜州一下子激动地拉住了李铭的手。

“这个杜大夫,在下不善于治政,不瞒您说,当初在下也曾经担任小吏,不过却没有做好,所以才沦为了平民。”

李铭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些庸人,你别理他们,你这种人才怎么能用在治政上面。”

“好了,李铭,你跟我说一说,如果我要在大巴山开路的话,应该怎么做?”

虽然是祝襄介绍的李铭,不过杜州还是想考一下李铭。

“大巴山,蜀地吧,我曾经跟着商队去过,也有一点研究。”

“杜大夫,我认为,你要在大巴山修路,应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陡峭的山路,一种是平路。”

“对于陡峭的山路,要在陡峭的崖壁上凿出石孔,插入木梁,再在木梁上铺设木板形成通道,部分路段辅以石阶。这种方式无需大规模开挖山体,能快速跨越悬崖峡谷。”

“对于平路,可以沿河谷布线,减少工程难度。如从蜀地向北,沿岷江支流河谷至广元,再连接栈道进入关中。”

李铭直接说道。

看他这么不假思索,杜州估计恐怕在上次李铭到了巴蜀的时候,就已经想过修路的事情了。

“好,好,我这就带你见过君上。”

杜州连说了几个好字,然后就带着李铭来到了秦宫,见过了秦献公。

秦献公听了杜州的介绍之后,也是非常的高兴。

对于现在的秦国来说,李铭就是最急需的人才。

“李铭,我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如果要完成修路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赢渠梁在一旁问道。

“必须要五万人,如果抓紧时间的话,大概需要四个月的时间。”

李铭计算了一下,谨慎的说道。

“时间太久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杜州有些着急的说道。

一千秦军,纵然是铁鹰锐士,面对十万蜀国大军的进攻,恐怕也只能支撑一个月。

“那就可以换一种方法,先铺重要的路段,能够将就过去的路段先不铺,其实路不需要一下子送那么多兵过去。”

“只需要缓缓的把兵运过去就行了。”

“一个月时间,可以陆续送五千名士卒过去,再过一个月时间,路修的再好一些,又可以陆续送一万五士卒过去,最后一个月,可以把剩下的士卒运过去。”

李铭说道。

“这个倒是可以,只要有补充,铁鹰锐士就能坚持住。”

杜州点了点头,这倒是可以接受。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做。”

赢渠梁点了点头说道。

“李铭,你就先在我们秦国做下大夫吧。”

“对了,你的食邑我准备放在蜀地,一般下大夫的食邑是五百户,但是只要我们秦国攻下巴蜀,给你一千户。”

秦献公说道。

这操作把杜州看的目瞪口呆。

还能这样画大饼的嘛,蜀地还没有攻下来,就把它做为秦国的食邑给分出去了。

“多谢君上。”

不过李铭却不在意,在他之前,他家族几代人,唯有他的父亲当了官。

而且还只是西门豹的属官而已。

但他一来秦国,就成了下大夫,这种跃升可是阶级的跃升啊。

至于封地在蜀地,他倒并不是太在意。

他也知道,秦国为什么要封他为下大夫,还不是想攻下蜀地嘛。

攻不下蜀地,就算给他食邑,他也不好意思拿。

“对了,君上,在下的家人还在魏国,还请君上派人把他们接过来。”

李铭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说道。

听到李铭这么说,众人都是一起大笑了起来。

李铭好奇的看着众人,不知道他在笑些什么。

“杜州,交给你了。”

秦献公指着杜州说道。

“诺。”

杜州拱手,然后带着李铭出了秦宫,坐上了马车,来到了一处宅子面前。

“这里是?”

李铭指着眼前的宅子,奇怪的问道。

“这是君上给你准备的宅子,你作为秦国的大夫,自然要有一套宅子,不然的话,也不方便。”

杜州的话音刚刚落下,就见到几个孩子飞快的跑了出来。

“冰儿,寻儿,辉儿,你们怎么在这里。”

李铭惊喜的搂着三个孩子,激动的问道。

“早在把你接来的时候,子岸将军就已经为你搬家了。”

“你家夫人正在里面收拾东西呢。”

杜州解释道。

“多谢杜大夫,今天杜大夫你一定要赏光,在我这里吃饭,一定一定。”

李铭热情的拉着杜州。

“那好,我就叨扰一顿了。”

杜州看李铭这样,也不扫兴,而是答应了下来。

两人来到了宅子里,李铭赶紧吩咐他的夫人先不要收拾东西了,快去做饭。

然后才拉着杜州坐了下来。

看着在玩闹的三个孩子,杜州有些奇怪的问道:“李大夫,你看起来年纪不是太大,没想到有三个孩子了。”

“我都二十多了,有三个孩子算正常的,不过,我自从丢了官职之后,就一直在经商,巴蜀、楚国、齐国都去过,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用。”

“这三个孩子跟着我,可是吃了不少苦。”

“尤其是冰儿,在家照顾两个弟弟,还要帮着我家夫人种地做饭。”

李铭指了指那个比较大的孩子说道。

“今后会好的,不对,你说你家大儿子叫什么?”

杜州突然反应了过来,李姓,单名一个冰字,这怕不是后世那个修筑都江堰的李冰吧。

再想想,李铭擅长机关术,对于治水和修路尤其精通,这也和李冰对的上。

再看看年纪,似乎传说中的李冰李二郎也是这个年纪吧。

眼前这人,就是那个靠着治水活生生把自己抬上神位的猛人。

“李冰啊,他在族中排行第二,所以被称为二郎,怎么了?”

李铭奇怪的看着杜州,不明白杜州为什么那么激动。

“李大夫,在下略通相人之术,刚刚看令郎,那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而且他的前途,应该落在水字上面。”

杜州半开玩笑半郑重的对李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