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秦当谋士无语对白天

第一百二十七章 剑门关

剑门关,雷楷站在山上的林子里,目光紧紧的盯着眼前的关隘。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杜大夫形容的还真贴切,如此强关,的确是难以攻破。”

雷楷感慨的说了一句。

过了一会之后,一个身影靠近了雷楷。

“丁钧,情况怎么样了?”

雷楷轻声问道。

“我去看了一下,这个剑门关一共只有两千守军。”

“而且守卫非常松懈。”

丁钧直接回答道。

“恩,这个关隘是蜀国的,蜀国目前在看戏,坐看我们秦军和巴苴两国的军队相争。”

“松懈是必然的。”

“所以杜大夫让我们在开战之前就占了这处要害之所。”

“这样的话,蜀军要想挡住我们,只有在大巴山口和我们决战了。”

雷楷点了点头说道。

夜间,关楼之上,蜀军守军抱着长矛倚在火堆旁打盹。

谁也没察觉,数十道玄色身影正贴着山壁,如猎豹般悄无声息地攀援而上,正是秦国的铁鹰锐士。

为首的锐士,死死盯着关楼处晃动的守军身影。

接着他突然抬手,做了个“突袭”的手势。

刹那间,玄色身影如离弦之箭般窜出。

最靠前的那名锐士,身形跃起,左手已捂住一名蜀军守军的嘴,右手秦剑寒光一闪,“噗”的一声,剑刃从守军颈间划过,连半声呼救都没让对方发出。

此时的守军也惊觉有敌人来袭,不过已经迟了。

铁鹰锐士们分工明确,有的持剑斩杀守军,有的举着盾牌格挡零星的箭矢,还有人迅速扑向关楼的绞车,要斩断吊起关门的绳索。

一名蜀军小校举着长戈刺来,铁鹰锐士不闪不避,手腕翻转,秦剑顺着戈杆滑下,剑尖直刺小校心口,小校惨叫着倒下时,锐士已踩着他的尸体跃到绞车旁。

那锐士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秦剑,猛地劈向绞车的绳索。

“嘣——”粗如手臂的麻绳被剑刃斩断,巨大的关门“轰隆”一声向下坠落,激起漫天尘土。

关下的铁鹰锐士见状,立刻举着盾牌冲了进来,他们踩着地上的尸体,向蜀军发起最后的冲击。

有蜀军试图顽抗,举着盾牌组成防线,可铁鹰锐士们根本不与他们缠斗。

直接冲了上去,把顽抗的蜀军杀了一个精光。

剩下的蜀军一见,立刻一窝蜂的朝着蜀国的方向跑去。

“速度打扫战场,我们要在这里守很长时间。”

“对了,丁钧,这个关隘的粮草到底有多少?”

雷楷直接问道。

“我刚刚去看了一下,足足够我们这些人三月之用。”

“不过这次突袭,我们死了四十名同袍。”

丁钧摇了摇头说道。

“将军难免阵前亡。”

雷楷淡淡的说道。

雷楷痛心是肯定痛心的,毕竟,铁鹰锐士自从成军以来,大家都是同吃同住,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但身为铁鹰锐士的主帅,他在战时不能露出任何软弱的神情,要一直保持淡然。

他如果都做不到淡然处之的话,那么其他人又如何能够以命相搏。

这是赢虔教给他的。

过了一会之后,雷楷看战场打扫的差不多了,立刻派人前去给秦军报信。

接到了雷楷的信后,正在率部攻打息城的子岸一脸的震惊。

“我说先生,你这步棋走的也太厉害了吧。”

“直接打在了巴苴联军的七寸之上,把巴国回军的路给堵死了。”

“而且还为我们下一步攻略蜀国做好了铺垫。”

子岸钦佩的说道。

这就是名将和庸将的区别嘛。

名将的目光和视野,是庸将永远无法企及的。

“这不算什么,现在巴苴两国的军队已经被我们堵在了苴国。”

“我们只要消灭了两国联军,那么巴苴两国就无法有效的形成抵抗了。”

“至于蜀国,等进入平原之后在和他们算账。”

杜州直接说道。

“这下子恐怕他们得到消息之后,要急疯了。”

子岸笑着说道。

“既然他们想在吐费和我们决战,那我们就如他们所愿吧。”

“子岸,攻下息城还需要几天。”

杜州问子岸。

“十天吧。”

子岸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为什么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杜州问道。

息城的守军只有两千人,又不是什么坚城,按照子岸攻城的速度,应该不会那么慢才是。

“先生,我本来是想在三日内攻下息城的。”

“但是刚刚听到你说的消息,那我就不急了。”

“反正已经把他们的后路给堵死了,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打的精明一点,增加一点时间,减少一点伤亡攻下息城。”

“你看如何。”

子岸说道。

“子岸,你的仗打的是越来越精明了,既然你都想好了,那就去做吧。”

杜州同意了子岸的方案。

就这样,十天后,息城城破,秦军继续朝着吐费进军,已经离吐费只有两天的路程了。

另一边,苴巴联军营地。

巴子虺收到了秦军攻占剑门关的消息。

“可恶,秦人居然派出精兵,攻陷了剑门关。”

“蜀军真是废物,如此的雄关,居然拱手让给了秦人。”

巴子虺愤怒的把写着消息的竹简扔到了地上,然后愤恨的说道。

苴伯岷听到这个噩耗,也是大吃一惊:“秦人好大的胃口,居然要一把吃下我们联军。”

“谁说不是呢,秦人攻占剑门关,打的主意就是要一下子吃掉我们两国联军。”

“我们可是有八万人,胃口也太大了一些吧。”

巴子虺点了点头,一脸难以相信的说道。

他最开始收到苴国求援书信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太在意。

在他看来,秦军远来,兵马必然不会太多。

他和苴国加起来有十万人,就算是留守一部分兵马,也有八万人吧。

只要看到这八万人,秦人还不立马撤军。

所以他只是简单的布置了一下巴国的防御,就带着人来到了苴国。

原本想的是,待上两天,吓退了秦军就走了。

但谁想到,秦人的胃口居然这么大,想靠着三万人一口吞掉苴巴两国的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