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深挖洞,广积粮

王二俊和张全刚把东西摆放好,军属和后勤人员冲上来就开始抢购,其它服务社片区的在自己服务社买不到食材也都跑到三旅服务社来买,没一会儿功夫,几百斤大白菜,一整只猪,还有一大缸酸菜、几袋子面粉全都卖光了。

期间陶可还从空间悄悄又取了一些白菜出来,一颗也没剩下。

卖光了东西,张全坐在柜台前叹气:“眼看冬天到了,山上山下的就只剩二俊棚子里和洪湖农场的青菜还能供应,现在大部分服务社,还有山下的农场,除了冬储的白菜土豆萝卜,就是腌酸菜腌咸菜腌辣椒的,战士们一到冬天就瘦,训练也跟不上了。”

王二俊挠头:“我后山那小棚子种的东西太少,几个人吃还行,全军这么多人,再有十个棚子也供应不上啊!”

陶可知道,她的建大棚计划,是时候该动手了。

当天晚上,陶可挺着独自端着一盘饺子敲响了刘大苗家的门。

开门的是刘勇,正抱着一个馒头在啃。

看到陶可手里的饺子,眼睛一亮,赶紧把人让进屋里。

“大苗今天临时加班没回来,我这人手笨,做饭不在行,干了一辈子后勤,自己不会做饭,说出去可真人让人笑话。”

陶可帮忙拿了筷子和醋:“知道大苗加班,特意给您送一份饺子来,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刘勇见陶可没有要走的意思,问了句:“有事儿的话,回头我转达给大苗,她不一定啥时候回来。”

“刘伯伯,我是来找您的。”

陶可开门见山,拿出一个小本子:“这是我琢磨的一个想法,想找您帮个忙。”

刘勇翻开本子,看到里面有字有图,猛一眼倒是没看明白这是个啥。

“天越来越冷,我们去采购的青菜也越来越贵,支出成本越来越大,军区这些服务社最近在卖的除了冬储的老三样白菜土豆萝卜,就是腌菜,身体营养跟不上,体能也就不如往季。我的想法是,把下湾村那片河滩荒地开垦出来,建起十几个有模有样的蔬菜大棚,找会种田的伺候着,专人管护,不但咱们军区冬天不愁新鲜菜,山下的一到冬天除了猫冬啥也不能干的公社也能多一份收入。”

刘勇干了多少年后勤了,每年冬天啥情况他最清楚,蔬菜大棚这才也刚时兴没两年,一开始他们也想尝试,跑到外省军区学习经验,结果发现人家那地方冬天温度高光照足,而他们这军区,条件肯本不允许。

“小陶啊,你这想法很好,不过,咱们这地方冬天长,气温低,光照又不够,建大棚恐怕不太现实。”

“这点我也考虑到了,咱们这地方,大棚里得生炉子!没太阳的时候就在外面生炉子,把大棚的墙壁建成土炕的模式,保持棚内温度均衡!”

刘勇听着陶可的话,这才仔细翻阅手里的小本子。

里面是一些建大棚的想法,包括位置、大棚的长宽高数据、需要的材料和人工等,后面还列举了优先选择的蔬菜种类、后续管理等方面的事,可以说是一份十分详尽的蔬菜大棚建设计划书。

刘勇边看边惊讶。

陶可提出的想法是可行的。

如果大棚建起来,不仅能解决眼前冬储菜难的问题,更是一份立足长远的好事儿,国家提倡深挖洞,广积粮,况且这对稳定地方、加强军民关系也有很大的好处,这计划他要是提交上去,军区党组会上绝对能过!

“好!小陶,你这想法非常好,”刘勇拍案叫好,眼中满是赞赏,“看得远,想得实,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是利军利民的大好事,这事儿我看行,咱们后勤部全力支持!”

陶可听到刘勇的夸赞,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

“这样,你这小本子交给我,明天会上我说一说,争取一致通过,到时候这事儿就交给田雷,让他安排。”

“谢谢刘副司令员,那您吃饺子,我就不打扰了!”

隔天,陆庚年下班后一脸愁容的进了屋。

陶可见他不高兴,关心问:“怎么了?”

陆庚年拿出一份文件,叹气道:“老婆太优秀,我有点儿压力大!”

陶可看到那文件的名字,顿时开心的扑进了陆庚年怀里。

“这事儿成了?”

“田雷接了这个活儿,听说是你想出来的,直接让29团和工兵团一起下山建大棚呢,还说,所有人都要服从我老婆的命令,听你的指挥!”

陆庚年宠溺的把人抱到沙发上:“不过咱们可得把话说在前头,你只许动脑,不许动手!累着可不行!”

“知道啦知道啦!快给我看看文件怎么写的!”

文件应该是刘勇起草的,里面是陶可和他说过的那些内容,没有任何改动,上头还有军区总司令的签字,甚至还做了批注:“尽快部署,抓紧落实!”

刘勇亲自下山和老支书谈了这个事儿,老支书听到这好事儿,满是褶子的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这好事儿哪能不同意,刘副司令员请放心,我们下湾村公社一定全力配合!”

寒冬来临之前,下湾村靠近河滩那片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被开垦了出来,平平整整。

三旅工兵团、29团和村里能叫上号的劳动力全部上阵,砖石垒砌的山墙,中间按照陶可的要求放置了土坯,外面连接着一个用于给大鹏加温的炉子。

大棚的整体结构是粗壮的荆条木骨架,虽然没有竹子好,但山里多的是,结实耐弯折,多用点儿效果也是一样的,最后,是投入价格最高的塑料薄膜。

当大片透明的塑料薄膜被严严实实地覆盖上去后,十几座崭新、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终于完工了。

陶可把空间里收集的几种蔬菜的种子交给王二俊,让他带着村民开始播种。

王二俊是个种地的好手,知道什么菜要种多宽的距离,什么猜要留出生长空间,村民们跟在他后头边学边种,没几天,茄子、黄瓜、西红柿、油菜、角瓜、芹菜等十几种蔬菜全部栽种完毕。

外面北风凛冽,大棚内却是温暖湿润的。

王二俊蹲在地上,疑惑的看着地上带着水汽的黄瓜苗,皱着眉头发呆。

这才种了一夜,怎么就长出三四厘米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