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来到地里

吴银花跟着他出来之后,陆明远非常抱歉的说道。`咸′鱼^看+书/罔¢ ¢追*蕞*新-章,踕?

“对不起啊吴姐,本来想让你……结果没想到会变成这样,这确实是我考虑不周了。”

吴银花知道这事儿跟他没什么关系,就赶紧摆着手说道。

“不是的不是的,这事儿跟你没什么关系,我怎么可能对你有意见呢。”

说完,吴银花咬了咬嘴唇又接着说道。

“其实那个高静文人很好的,还帮我带孩子,辅导永红和大海写作业,人还特别的耐心,两个孩子跟她处的很好。”

“就是这个赵玉珍……我实在是有点应付不过来。”

陆明远不知道这个赵玉珍内心的真实想法,只当这人是大小姐脾气,毛病多不好相处,见此情景,只能宽慰道。

“姐,这事儿跟你没什么关系,你的为人我还能不清楚吗?”

“把她送到吴寡妇那边儿,吴寡妇那人一张嘴伶牙俐齿的,让她好好招待招待赵玉珍就行了。”

吴银花听见这话,脸上的委屈顿时消散了许多。

“嗯,你放心,不管来的是谁,我都会好好的招待的。”

两人在外面稍微说了一会儿话。

就散去了。

第二天一早,大家按照约定的时间,在村里集合。

陆明远带队去了自己的那片地里。¢餿?飕,小¨税*徃¢ -哽.鑫′醉,全+

老师和教授三人住在了村里的招待所,那招待所只是顶了个招待所的名头,其实就是三间破瓦房。

住起来比村民自己的房子也舒服不到哪儿去。

很显然这两个年轻些的老师并不习惯,尤其是女老师钟卫红,顶着淡淡的黑眼圈,显然昨夜没有睡好。

老教授朱宝国就走在陆明远的身边,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话。

朱宝国是个很健谈的人,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依旧精力满满不输年轻人。

他指着路边的野菜野草,告诉学生们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他讲话声音不大,但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朱宝国背着手,一副老学究的派头。

“所以说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你们学的就是这个专业,以后少不得要到村子里来,这次陆先生给咱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陆明远呵呵一笑,谦虚道。

“您叫我小陆就行了,更何况不是我给大家提供机会,是大家给我免费指导来了,有专业的人在,我这事儿就成了一半儿。”

朱宝国哈哈的笑了两声。

众人在前头走,赵玉珍被落在了后面。

这时候,昨天早晨跟她搭话的杜建军看到之后,就也落后了几步,走到了赵玉珍的身边。*微·趣·小·税+ `免/费\岳.黩+

“赵玉珍,你吃早饭了没有?”

赵玉珍正跟高静文和吴银花赌着气,所以压根没吃早饭。

她看了一眼杜建军,就用眼尾扫了他一眼,然后用一副怀疑的眼神看着他。

“你问这个干什么,我吃没吃饭跟你有什么关系。”

话说完之后,她的肚子竟然在这个时候叫了起来。

在杜建军面前丢了脸,赵玉珍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猛的把自己的脸往旁边一撇。

杜建军没有笑,而是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半块饼子。

“我就知道你肯定没吃,这个给你,好歹垫垫肚子,不然待会儿干起活儿来,你肯定受不了。”

赵玉珍看着那半块饼子,心里有些动摇。

她本想跟平常一样,傲气的拒绝,但肚子又不争气地叫了起来,让她有些尴尬。

犹豫了一下,她还是接过了饼子,小声说了句:“谢谢。”

杜建军笑着挠挠头,“不客气,咱们从小就住在一个地方,都算是青梅竹马了,相互照应是应该的。”

两人边吃边走,很快就到了田间地头。

种子昨天装在大巴车上,己经被陆明远带人运到了地头上。

此刻刘大勇和王进才两人正守着种子,等他们到来。

陆明远带着众人走过去,还没等开口说话,就听见刘大勇欢喜的叫了一声。

“朱教授!你怎么来了!”

朱宝国也很惊讶,上去就握住了刘大勇的手。

“这不是大勇吗?我还以为你会留在省城,怎么又到这儿来了?”

刘大勇脸上露出一抹有些羞涩的笑容,挠了挠头说道。

“这事儿啊,说来话长,要是有时间的话,我一定给您好好讲讲。”

“不过现在我己经跟着陆明远干啦,有了您的帮忙,我觉得这事儿肯定能成!”

说完,刘大勇转过头,看向陆明远,开始讲述起他们两人相识的经过。

原来刘大勇在假期实习的时候,负责指导他的教授之一就是朱宝国。

由于经常接触,两人渐渐熟悉起来。

陆明远听完刘大勇的讲述,心中的疑惑顿时解开。

“原来是这样?那太好了!”

这时,一首没说话的王进才突然开口了。

“这位教授啊,我们这块地的土质是不是挺一般的?你看看有没有啥办法改良?”

王进才生怕别人忽略他似的,也不知道是故意给教授出难题,还是要显摆自己的本事,他接着说道。

“我们前前后后犁了三遍,就是感觉这土不够蓬松。”

朱宝国蹲下身,抓起一把土,捏了捏,思索道:“目前看确实有些问题,土质不够蓬松,要是这么首接种也不是不行。”

他站起身,将土扔在地上,然后拍了拍手,他的表情很轻松,看起来不像是遇到困难的样子。

“不过我们可以先做些改良,改良之后至少能增产百分之二十。”

陆明远眼睛一亮,百分之二十!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要是一亩地能卖出一万块钱。

那改良之后就能多赚两千块钱!

他惊喜的追问道:“朱教授您有办法?”

朱宝国点了点头,他对着学生们说道。

“来来,你们都去看看这些土,看完了之后告诉我有什么改良的办法。”

学生们纷纷照做,一个个的看的都十分认真。

高建文第一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记得书上说过,可以用些有机肥,比如鸡粪牛粪改善土质,增强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朱宝国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接着其他人又纷纷举手,献计献策。

“掺点沙子或者炉渣,还能增加排水和透气性。”

“可以试试加入专用的膨松剂,我记得外国有进口的。”

朱宝国对每个人提的建议,都是先点头再摇头。

等到众人说完以后,他才笑着说道。

“大家说的都很好。”

“只不过你们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