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满载而归

过了半个小时,龙趸石斑鱼终于不折腾了。

杨建国和高栋,拿着渔网,把石斑鱼给捞了上来。

两米长的鱼,落在甲板上,渔船都震动一下。

小黑从龟壳中,伸出脑袋,也紧张兮兮看着龙趸石斑鱼。

“你也有害怕的时候?”

杨建国好笑看着玳瑁小黑,这龙趸石斑鱼也不吃玳瑁。小黑不搭理杨建国,就趴在那,瞪着绿豆眼睛。

高栋擦拭一下双手,伸着脖子,跟小黑差不多。

“小六子,这什么鱼?”

“龙趸石斑鱼。”

杨建国从船舱内,已经拿出锋利小刀。

这玩意,是来放血的。

渔民捞上大鱼,必须立刻放血,这才能保持新鲜。

“石斑鱼?”

“这么大的石斑鱼?”

高栋听到石斑鱼,有点迷茫。高栋知道淡水石斑鱼,这玩意,普通人吃不起,一斤都十多块钱。

海里的石斑鱼,也价值很贵。

“这叫龙趸,最大的超过三米,重量有七八百斤。”

“咱们这,也就四五百斤。”

“这么轻?”

高栋还以为上千斤呢,杨建国在放血,继续回答着高栋的疑惑。

“看起来沉,其实不沉。”

“这玩意,很虚的。”

“小六子,你怎么什么都懂?你以前见过龙趸石斑鱼?”

高栋的话,让杨建国稍微愣了一下。

在前世,杨建国还真见过。

杨建国和一些远洋渔民,在海上钓上龙趸石斑鱼,这玩意,会直接空运回去,上到有权的餐桌上。

没错,未来想吃龙趸石斑鱼,光有钱是没有用的。

龙趸石斑鱼在2001年,就被华夏南方海域列入《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在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缺乏等级。

擅自捕捞龙趸石斑鱼,是违法的。

可在掌权者之下,他们才不在乎违法,他们可以动用渔民,捕捞龙趸石斑鱼。

每年,都有龙趸石斑鱼,上了餐桌。

法律?

谁在乎?

杨建国恍惚一下,然后低头看着龙趸石斑鱼。

“要是九零年代,至少一斤上百块。”

“可惜了。”

杨建国所说的可惜,在83年没办法卖更多的钱。

“现在这市场价,也就几十块。”

“先回去看看。”

杨建国放完血,再次把冰块,洒在龙趸石斑鱼的身上。

“姐夫,我们回去。”

杨建国喊着高栋,高栋挠了挠头发,有点期盼看着自己的延绳钓。

“要不,等等?”

“这水下,不能光一条龙趸石斑鱼吧?”

高栋也想钓上来一条,这可是以后的谈资。

“姐夫,你那渔船,不行。”

“这玩意,是独居的。”

杨建国拍了拍巨大的鱼脑袋,这玩意,的确是独居的,最喜欢在珊瑚、海沟内。

一想到海沟,杨建国再次看了看沉船的方向。

估计是自己下入海沟,把龙趸石斑鱼给惊了出来。

海沟之下,有海胆,这些都是龙趸石斑鱼的食物。

“那好吧!”

“这玩意,很贵吧?”

高栋有点羡慕看着杨建国,没有捞到对虾,却能钓上一条龙趸石斑鱼。

“一斤几十块吧?”

“卧槽!”

高栋都要捂上心口了,一斤几十块,眼前的龙趸石斑鱼,足足四五百斤,放完血之后,估计也有四百多斤。

“一个万元户?”

“我的妈呀!”

高栋不光震惊,那是对杨建国的膜拜。

一出海,就能挣这么多钱。

这尼玛,到底什么海运,能够如此吓人。

“姐夫,赶紧开船。”

“我们回去。”

杨建国看着高栋那样,心中好笑。自己最大的收获,可不是龙趸石斑鱼,那是36根大黄鱼。这玩意,才是杨建国的宝贝。

这龙趸石斑鱼,只能现在卖。

大黄鱼,以后留着卖。

“回去!”

高栋傻乎乎重复杨建国的话,他满船的鱼,不如人家一条鱼尾巴。

“小六子,你是真发达了。”

高栋摇了摇头,他的确替小六子高兴,但他也有点嫉妒了。

杨建国也看出来了,高栋明显被刺激到了。

“姐夫,回家我跟老爸说说。”

“下个月,就把木船租给你。”

“你以后,也可以多挣钱了。”

杨建国知道大姐夫为人老实,但在老实,也有嫉妒之心。

杨建国提前把渔船,租给大姐夫,希望减少嫉妒之心,也希望大姐夫能够努力挣钱。

“真的?”

高栋惊讶看着杨建国,没想到杨建国提出这件事。

“当然了。”

“我现在有钱了,也得帮帮姐夫和大姐。”

“走吧,先回去。”

高栋心中一暖,也对刚才的极度,有点不好意思了。

“对,我们是一家人,走,回去。”

高栋也发动马达,也同时询问杨建国,这大鱼是拉回县城,还是家里。

“回家吧。”

杨建国不想在县城出风头,哪怕在自己乡里,少买点钱,也是可以的。

低调,苟着。

才是王道。

乘风破浪,两艘船很快就来到码头上。

此时,码头上,大部分人都出海回来了。

黄树浪正在跳着脚,对着其他人喊着:“排队,都给我排队。”

“别着急!”

“这点鱼虾,把你们激动什么吗?”

“你们得看看人家小六子?”

黄树浪的话,让许多人笑了起来。

谁能跟人家小六子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