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 战前
劫气剧烈翻腾。
巫族儿郎,响应祖巫号召,从四面八方不周山汇聚而来,没有丝毫掩饰,冲天煞气,好似将不周山都遮了起来。
帝江抬头望天,眼神好似能透过三十三重天,看到那妖皇帝俊一般。
巫族已在地府留存血脉,无后顾之忧。
战!!!
......
十万年之期将满。
巫族备战的同时,妖族也是整装待发。
帝俊、太一、十大妖圣与妖师鲲鹏、羲皇的善尸或恶尸,带领众妖纷纷集结于南天门,只待十万年之期。
至于本体,则是早已在南天门后结下周天星辰大阵,隐而不发。
毕竟,若想当着巫族的面结阵,祖巫们可不会给这个机会,唯有事先结阵,方才稳妥。
只是,这十万年来,十大妖圣无人斩却二尸,当真可惜。
太一再次出关,去了一趟娲皇天,见了陆压一面,而后便一直养精蓄锐,备战巫族。
帝俊在周天星辰大阵的紫薇垣中,思绪万千。
万般谋划,都做了空。相信不止是自己,白泽、伏羲,应当也看得出来,或许还有帝江那个蛮子或许也知晓了。
此战,不论是妖族胜,还是巫族胜,都将如三族那般落幕,退出天地舞台。
巫妖不退场,圣人们如何教化天地?祂们,会坐看有人集洪荒气运证道,与自己平起平坐?
若是太一证道,战力无双,再联合女娲,或是有可能争一争。
现在。
巫妖两族的结果,就看是像龙凤那般留有底蕴,勉强体面退场,还是如麒麟那般落得个凄凄惨惨。
便要看此战了。
只可惜,太一终究还是没能证道,唉。
帝俊脑袋微微垂下,好似能隔着无垠时空,望见巫族一般。
......
劫气越发弥漫,笼罩了整个洪荒。
不论是巫,还是妖,过往种种仇恨,一并涌上心头。
就算不是巫妖之人,也被劫气裹挟,性格大变,暴戾起来,互相攻伐。
......
巫族退出四海,齐聚不周山。
龙族遵祖龙之令,便趁此机会,去收伏海中各族,祖龙作为曾经大劫主角,已经预见了巫妖落幕。
海中各族本就被巫族打得昏头转向,本以为现在巫族退走,能喘口气,不想,龙族又来了。
甚至,祖龙三子已脱困,暴力收服海中各大种族,又逼迫海中大族发下天道誓言,隐藏自身。
除了那些大能道场,如北冥、元洲一类,四海,再次被龙族完全掌控。
而同为三族的凤族、麒麟一族,却是没有丝毫行动。
......
天柱断了会怎么样?
玄涛在幻梦界中,已模拟了无数遍。
天柱断裂后每个世界表现都有所差异,有时,会是天河倒灌,有时,会是星辰坠落...
但,只有一件事,是相同的,世界胎膜破碎。
混沌之气,会从世界胎膜破碎处涌入,蚕食世界,世界中的灵气,都会被混沌同化,最终归于混沌之中。
就算以大法力或是灵宝堵住这份空缺,但,世界胎膜不全,便会逐渐衰弱。
就像一个飙血的伤口,堵住固然可以止血,但,若不及时救治,伤口会发炎,死亡,只是时间问题。
那,如何医治,如何补全世界胎膜?
传说中,是道祖赐下乾坤鼎,女娲以乾坤鼎是炼制五色石,修复了天,修复了世界胎膜。
玄涛想掺和一手,或者说,想让红云借此立下大功德,证道成圣。
该如何去做呢?
女娲是圣人,是造化之道的圣人,尚且还需借助乾坤鼎,才能补天之缺。
吾,或者说红云,该如何呢?
玄涛已经推演了无数遍,五色,五色石,也收集了不少,均是无用。
重点可能是女娲那份造化之力与乾坤鼎。
当真没机会了吗?
若是大劫过后,红云尚未证道,或者说,三人之中还未有人证道,那崆峒印,可就要拱手送人了。
现在还有短短几百年,十万年之期便至,自身方才突破混元金仙圆满,短短几百年,便突破混元大罗金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至于镇元子,混元金仙圆满都还未成就,更是遥远。
但,不论如何,天柱的功德,可以确保红云得到,这也是先前玄涛拜托红云炼制天柱的缘由。
不过,光凭炼制天柱的功德,定然不够红云证道。
这该如何是好啊?!
......
西方,须弥山。
接引的善尸,在此为西方教众弟子讲道。
恶尸,与执念尸,则是在西方地脉之中,不断的疏通其中拥堵之处。
本体,自然是与师弟准提做伴。
原本西方生灵,听闻二师尊,为了助大师尊证道成圣,背负四十八条天道枷锁,便前来追随二师尊,想助二师尊早日脱离枷锁。
但,被准提都赶回去了。
接引成圣讲道,西方教弟子,正是修行时,怎可为自己,耽搁弟子修行呢?
这一切,接引都看在眼里,只是默不作声,依旧每日来陪准提两个时辰。
准提原本也不愿,让接引去做该做的事,接引只是笑而不语每天按时赶来。
后来,准提也不再劝慰,这般,已有数万年了。
“快了,快了,巫妖落幕,西方大兴。”
接引望向不周山,看着不断聚拢的巫族,感叹道。
“师兄,莫要大意,师兄已证道成圣,理因知晓,吾等西方大兴,真正的阻碍,唯有三清。”
接引成圣后,将圣人的一切,都说于了准提,准提知晓后,便为接引定下了拉拢红云,交好女娲的方针。
“师弟教训的是。”
接引回应道。
看着滔滔不绝的准提,以及准提身上丝毫不见减弱的四十八道枷锁,接引心中泛起一阵苦涩。
师弟,最是喜欢四处游历,如今却身披枷锁,受限,只得不断的做功德,实践誓言。
唯有西方大兴,准提才有实践全部誓言的可能,阻拦者。
杀!!!
......
娲皇天。
女娲的目光透过混沌,注视着端坐于太微垣中的伏羲。
就算放言不再理会伏羲之事。
但,亿万万元会的情谊,那是说断就能断都,生来便是兄妹,哪有吵一架,一句话,便断绝关系的道理。
不过,还好吾是圣人。
世间无人可限制吾。
就算巫妖之战,吾为圣人,当顺天意,不插手此事,但,吾只是救吾兄长而已!
若是有人敢阻。
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