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世界十四10
沈茹茵跟着到贵妃宫中后,一眼便看见了沈贵妃与母亲一般微红的眼睛。
“呀!”沈贵妃看见皇帝,以扇掩面,“陛下怎么也不叫人先来传个话,我如今花了妆,还没来得及重新抿胭脂呢。”
皇帝放沈茹茵下地,安慰沈贵妃道:“爱妃天生丽质,就算素颜来见,也无损半分颜色。”
“陛下总会哄我,”沈贵妃将手中扇子往下放了放,露出一双眼睛,眉目流转间,神采飞扬。
皇帝耐心哄着贵妃,晋阳已经带着儿女一块儿,跟着宫人去了侧间擦了擦脸,又重新上了妆。
因皇帝贵妃还在说话,他们便没过去打扰,正好晋阳也想问:“怎么我瞧着茵茵面上有泪痕,烨儿衣裳也蹭破了?”
林嬷嬷着急的想请罪,被晋阳一抬手止住,上前小声说了方才和九皇子之间的事儿。
晋阳沉下脸,摸了摸儿女的小手,过得片刻才道:“贵妃说要留饭,咱们不能立时家去。”
“林嬷嬷,你寻贵妃宫中的人借些针线来,替烨儿暂且描补一二。”
林嬷嬷答应一声,没过多久带了两套新衣来。
沈贵妃身边的大宫女道:“娘娘知道长公主要带信侯与县主回京,一早就命奴婢等备下了不少合用的衣裳用物,侯爷与县主快试试。”
晋阳神色松缓:“多谢娘娘。”
沈茹茵兄妹被分别引着去换了新衣。
至于针线,什么针线,都有新衣了,谁还提那一茬。
沈茹茵哭闹了一阵,头发上的藤萝花也蔫哒哒的,花瓣也不怎么新鲜了,替她换衣裳的宫人便摘了新的来给她绑上。
等沈茹茵出来时,刚巧皇帝与贵妃那头也絮过话,贵妃重新净了面化了妆,看着同样装扮一新的侄儿侄女十分喜欢。
“我就知道你们穿着好看,”贵妃看着沈茹茵头上的花串,又叫人去取了一把小孩子能用的折扇来,扇面上画的也是紫藤萝,正和沈茹茵头上戴的相得益彰。
沈茹茵右手捏着扇柄,将扇子轻轻打开,扇尾流苏轻轻垂下,配着她笑弯的眉眼让贵妃没忍住把她抱进了怀里。
“不如这几日茵茵就别回去了,在宫里陪我几日吧?”
皇帝逗着沈茹茵,开口道:“茵茵在宫里多待几天,舅舅叫人给你送好多好看的衣裳首饰好不好?”
沈茹茵没有被诱惑,转头看向晋阳。
晋阳站出来回话:“这孩子年纪小,又被宠得一刻也离不得我同她哥哥,恐怕留在宫里不足半日,就要闹着家去了。”
沈茹茵配合的点头:“我夜里要找娘的。”
沈贵妃轻笑道:“成吧成吧,茵茵还是个小孩子呢。”
“是呀,”沈茹茵拢着袖子慢慢说,“还不满四岁呢。”
沈烨没忍住笑出声。
晋阳也用扇子遮了些唇边笑意:“这孩子,又学老伯伯说话。”
“老伯伯?”皇帝有些好奇。
“是乡间撑船的老人,”晋阳叹息一声,“茵茵幼时,我们不在老宅住,每每出行,都要坐一段船,她便学了人家说话。”
不在老宅,自然是在沈侯坟茔附近住着。
提到沈侯,殿内气氛低落下去。
沈茹茵尚是小孩子,不必跟着大人一块儿被气氛感染,将手里的扇子开开合合。
皇帝见她喜欢,吩咐宫人:“我私库里有几把小孩子能用的古扇,你去取来。”
宫人依言而去,回来时打头的却是去送九皇子的孙内监。
沈茹茵看了他一眼。
回来得真快,也不知道皇后怎么处置的人。
沈贵妃一直跟皇帝在一块儿,还不知道这事儿呢。
孙内监没找到机会将事情禀报给皇帝,就亲自把古扇呈上来,看着沈茹茵时,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温暖和煦的笑。
皇帝随手打开一本扇子,叫了沈烨到身边:“这个给烨儿。”
沈烨做出惊喜的样子要行礼,被皇帝不耐烦的摆手制止。
沈茹茵不用皇帝挑拣,在他和沈贵妃的纵容下,自己捡了一把小些的扇子出来。
这是一柄檀木扇,雅致不说,用起来时扇子带着香风,连香料都不用带。
沈贵妃见她只挑了一把,又拿起一柄用贝壳做的。
这柄扇子合上时,只觉得好看,打开叫它见了光,才知道它的奢华美丽。
沈贵妃满意的点头,将扇子递给沈茹茵:“小姑娘家家的就是得有些漂亮的东西。”
孙内监附和:“贵妃娘娘会挑,这扇子是海外晋上的。”
沈贵妃听完似乎想起什么:“陛下从前也与我赐了一把,你们快去找来。”
等皇帝看过来,她便说:“两个孩子都有,怎么能独独少了晋阳的,陛下从前赐予我那柄,我转赠给晋阳,到时她与茵茵一块儿拿出来使,旁人一看便知道是母女。”
有事情在眼前,时间总是消磨的很快,转眼就到用膳的时候。
皇帝还有正事要处理,用膳过后就走了。晋阳长公主也带着两个孩子告辞。
沈贵妃心里有万分不舍,也知道他们不愿意在宫中停留太久,只好拉着晋阳的手说。
“我独自在宫里,平时也没什么去处,嫂嫂得空常带烨儿与茵茵进宫来与我说话。”
晋阳向她许诺:“就是娘娘不说我也要常来的,陛下金口玉言,烨儿过些日子就要进宫来读书。”
“虽说是慈母多败儿,可这两个孩子,我一个也不放心他们离了我身边。”
“别说嫂嫂舍不得,我也舍不得,”沈贵妃挨个摸了摸侄儿侄女的脸,又给了丰厚的赏赐出去,才带着身边信任的宫人打算将人送出去。
他们一路说着话,走得慢,却都很快发现似乎有什么人跟着他们。
沈茹茵被宫人抱在怀里,能正大光明的看向别处。
“娘,”沈茹茵小声说,“我看着像是皇后娘娘宫里的人。”
晋阳与沈贵妃对视一眼,都没有主动去揭穿那些人的动向。
只是那些人有任务在身,跟沈贵妃他们耗不起,见晋阳长公主带着儿女在内宫宫门处上了肩舆,沈贵妃还不打算走,他们不得不出来叫住人,奉上皇后赏赐的礼物。
“娘娘说多谢信侯与福昌县主救了九殿下,那些不安分喜好惹事的奴婢已经都罚去了掖庭做苦力。”
晋阳端起长公主的姿态,故意疑惑的问一双儿女:“你们何时救了九殿下?”
皇后宫里的人哪儿敢让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解释,当即说:“皇后娘娘知道信侯不日便要进宫读书,已经命人在上书房附近的知行殿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以备休憩之用。”
晋阳做出感激姿态,却是毫不犹豫的带着孩子离宫。
沈贵妃在宫中如何问情况,阴阳怪气且不说,到府中,晋阳就气得砸了一套木杯。
沈茹茵命人将木杯再捡回来,放到母亲手边,自己和沈烨配合着,用漂亮的瓷杯倒了茶捧过去请母亲喝。
晋阳勉强按捺下怒气,将两个孩子拢进怀里:“皇后如此高傲慢,日后,我必要叫她为今日所作所为后悔。”
皇帝让沈烨进宫读书,在外人看来,是表现出对他的喜爱,也是对沈家施恩。
皇后若要和皇帝同进退,本就该安排好沈烨的小憩之处。
纵然皇后不安排,沈贵妃可是沈烨的亲姑姑,还能让侄儿没地方休息不成?
偏偏皇后的宫人高高在上,似乎觉得这是多大多特别的恩典。
这话在当时的情景下说出来,听在晋阳长公主的耳朵里,就像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诉她,你儿子以后在我手里,有的不该说的话就别说了。
至于处置奴婢,皇后执掌内廷,那些无礼的宫人名义上罚没掖庭,但内里,谁知道呢。但凡皇后松松手,他们虽然不在皇后眼前,却还能在掖庭做官,品级说不得比在皇后身边还高,又能帮着皇后更好的把控掖庭,这叫罚?
沈茹茵也不喜欢皇后,从孙內监到沈贵妃宫中,有那么多时间可供皇后赏赐,偏偏她的人却还想私底下了结此事,一路跟到沈家人要离开内宫,才不得不出现,听上去当真是好生委屈。
沈茹茵心里冷笑,却还要替母亲顺气:“娘,我和哥哥很快就长大了,以后,我们会保护你的。”
沈烨也说:“娘,未来还长,您看九皇子的嚣张模样,以后还有得磨呢。”
沈茹茵借机担心的说:“哥哥,九皇子为人跋扈,又有皇后纵容,你入宫读书时,可得离他远点,免得他干出什么事来,牵连了你。”
晋阳似是想到什么:“茵茵说得对,皇后如此包庇九皇子,他干的那些恶事,岂不是都要被推到身边人身上?你若同他走得近了,于你是祸非福。”
沈烨俱都记下,见母亲只剩下担忧,也不说回去,就在这处陪着她说话。
要说的事情也是现成的,随手就能拈来。
沈烨和沈茹茵过几日一同受封,可不得想想要请什么人来热闹?
这可是几年来,信侯府难得的喜事了。
晋阳很快忙碌起来,以沈烨的名义下了帖子宴请各家勋贵。
信侯府纵然如今不在朝堂上,从前的旧友不少,他们因为沈侯的情分,愿意拉拔沈家的也多。
沈烨看了回过来的帖子,直接叫人收了起来,拉着沈茹茵说:“我年纪尚小,咱们回京后又眼看是有陛下舅舅的偏爱,自然谁在我们跟前都是好人,但茵茵,你得心里有数才行。”
“这世上,口蜜腹剑者多,也总少不了想要把你当枪使的人。”
“各家的小姐来做客,你愿意相处的,就多来往几分,不喜欢的,只要大面上过得去,便不必理会。”
“到底你是县主,不必看她们的脸色,知道吗?”
“我都记得啦,哥哥放心,我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沈茹茵抱了抱哥哥,“哥哥你也是,你可是当下年纪最小的侯爷,那些想利用你的人,你大可以不必理会。”
“好,”沈烨牵着妹妹的小手去寻母亲用饭,“我肯定不管他们。”
他难得俏皮的眨了一下眼:“我可是小孩子,小孩子脾气差,做事不顾后果,那得多正常。”
沈茹茵竖了个大拇指,转而提起别的。
比如京城的宅子虽然好看,但不如从前在老宅时自在,她喜欢在宫里的藤萝架,便想在家里也仿着搭一个新的出来。
十来天时间一晃而过,沈茹茵兄妹同时受封回转,面对的就是众多宾客的恭喜。
沈烨年纪大些,很快担起责任,同人交际起来。
沈茹茵如今还不满四岁,原本是许多小孩子都不耐烦理会的年纪,但她是主人家,现在还是县主,就多得是人想要跟她说话。
沈茹茵表现得落落大方,大部分人都能又快又准的喊出对应的称呼,剩下的虽然有些迟疑,却也能自己想起来,引得来做客的女眷满口都是夸赞。
她在屋里坐了一会儿,晋阳长公主就心疼起女儿:“出去玩吧,哪用得着你一直坐在这儿。”
与晋阳交好的荥阳县主特意叫来自家女儿:“好好照顾福昌妹妹。”
她女儿郑小姐答应一声,就来牵沈茹茵的手。
沈茹茵看了母亲一眼,就跟着她一块儿出去了。
“福昌县主想玩什么,”郑小姐温柔的说,“玩双陆和投壶的人最多,单纯赏景的也不少。”
沈茹茵想了想:“郑姐姐,我们去看投壶吧,那个热闹。”
“好,”郑小姐大概摸到了沈茹茵的喜好,跟她一块儿过去时,还特意提了几位投壶玩得好的人。
她们才走到附近,就听见一阵欢呼声:“贯耳!”
郑小姐顾不得沈茹茵,自己也往里头瞧了瞧,转头同沈茹茵道:“是我弟弟投了个贯耳,县主可要过去看?”
沈茹茵才往边上走了走,就看见一支壶矢投出。
郑小姐惊呼:“倚杆!真厉害啊!”
郑小姐看了半晌,没认出人来:“这个高手我不曾见过。”
沈茹茵见她实在想知道是谁,招来在这边伺候的人问话。
过来的仆从道:“禀县主,这位公子是澧侯的侄儿,萧二公子。”
沈茹茵听罢,往那头看了一眼。
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