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 章 大明国家一级演员,实至名归!

大明洪武年间。

老朱此刻冷静下来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给咱去查,李家这些年跟各地藩王的来往!”

“尤其是燕王,看看他们是否有书信往来,不要遗漏一处!”老朱冷冷说完后,抬头看了一眼天幕,眼神中杀意一闪而逝!

他绝不允许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尤其是涉及到藩王与朝臣勾结之事。

这关乎着国本,也是他的底线,任何人胆敢触碰,他都会立马拔刀。

门口的锦衣卫领命而去!

老朱坐在龙椅上,眼神深邃,仿佛在回想往事,“姐姐,要是你这个儿子真与藩王有勾结,就不要怪咱了!”

此时李家父子,李文忠看着天幕上说的这段话,手里的棍子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地上。

看着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儿子一眼,心中五味杂陈。

他自己的儿子他知道,虽然说不如他,但是也绝对不是什么草包之辈。

本来他想着打一顿,打狠点好给老朱交差,现在看来这事凶多吉少了!

“爹!我就说,我不是草包,你看,你看有反转,有反转啊!”李景隆感觉自己要扬眉吐气了。

等天幕给自己正名后,他要让他老子亲自给他道歉,他堂堂战神,何时受过这等侮辱!

“反转个屁!”

李文忠怒目圆睁,一脚踹在李景隆屁股上。

“现在局势更糟了,你小子要是真跟燕王有勾结,咱家都得完蛋!”

“老子问你,你这些年跟燕王有没有来往!”李文忠十分认真的问着。

“爹,你是知道我的,燕王自从受封以后,我俩就没再联系了,我发誓,绝对没有。”

听着儿子的保证李文忠算是松了一口气。

以他这么多年对老朱的了解,恐怕现在已经命人查自己家了,要真是查出点啥,自己一家算是玩完了。

虽然不会立马死,但是在老朱死之前他们家肯定要被清算的!

这就像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刀,随时都会落下。

同时他也好奇,既然没有来往?

那为什么他儿子还把仗打成这样的?

几十万大军愣是干不过朱棣的万把人,这说出去谁信?

如此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又是为了什么?

【说起李景隆为什么故意败北就不得不说,他的一个第一个称呼了,“大明国家一级演员”这个称呼绝对实至名归!】

【你可以怀疑他的实力,但是绝对不能怀疑他的演技!】

【毕竟指挥五十万大军让他败得正正常常,不让人怀疑,也是非常考验演技的。】

朱允炆此刻已经不想说话了!

朕好傻,好傻!

竟然信了黄子澄的鬼话,呜呜……爷爷你留给孙儿的都是啥玩意啊!

而黄子澄此刻看着朱允炆那幽怨的小眼神,一时间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但是也仅仅只是过意不去而已!

毕竟自己提的是建议,最后决定权还是在他自己手里。

再者说了……第一次败北的时候自己可上书说了要杀了李景隆,以安军心的,他自己不同意……

怪我喽?

反正绝对不是自己的问题。

……

【当然也有人可能说,李景隆提前与朱棣串通好了,不然驻地不会留下妻儿自己出去浪!】

【这个事认真的想一下就绝对不可能。】

【一: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本来就是为了保命,临时计划而起事的,而并不是提前多少年就已经布局好的。】

【压根没可能跟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景隆有什么详密的计划。】

【再者说来,带着几十万大军演这么一场大戏,这个事儿不是开玩笑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这事儿都可能会提前泄露。】

【而且明朝的锦衣卫,他们的情报能力可以说是历朝之最了,你想不动声色地瞒着朝廷干这么大的事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老朱颇为自豪的抬起了头。

没错!

他家的锦衣卫就是这么牛逼,而且啥脏活累活处理的都干干净净。

锦衣卫只听命他一人,就连他的好大儿朱标都调动不了!

从当上皇帝的那一刻,老朱就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手中的刀,而这个刀就是锦衣卫。

【第二:就是朱棣在发动靖难之之前,不能说没有胜算,最多也就0.1%。这种情况下,身为曹国公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李景隆,干嘛要去冒这种险去跟朱棣串通呢?】

【这不是把整个家族跟自己的命运放在火上烤吗?】

“还好,还好,你小子没有干混事,不然你爹我怕是活不到一年后了!”

李文忠此刻心安稳了不少。

李景隆自己也松了一口气,毕竟他爹的棍子此刻就离他只有零点零一公分了。

……

【至于李景隆为什么演朱允炆,接下来,咱们就从李景隆的视角去看待大明朝,也都当一把曹国公!】

【你叫李景隆,开国名将李文忠的儿子,自幼熟读兵法,而且长得仪表堂堂。】

【然而在你十七岁那年,你爹死了,你成为了新的曹国公,至此你不再是你,一切事物出发点都要为家族考虑。】

【然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死了,晚年的老皇帝为了给孙子铺路,越来越残暴,处死了一批又一批跟你父亲同辈的开国功臣,甚至驸马都给杀掉了。】

天幕前。

太残暴了,这下一个会不会轮到我?

我该怎么办?

这老登卸磨杀驴……

不少人都随着天幕的讲解带入到了李景隆的视角,把自己当成了曹国公。

这种好事,以往别说听了,连想都不敢想……现在天幕老爷发话了,这肯定要过一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国公瘾!

……

【整个朝堂人人自危,直到洪武三十一年,老皇帝去世,你成功的活到了最后!】

【新皇登基,然后重文轻武,这事对你来说不算什么,毕竟你已经是国公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然而,最后呢……新皇在文臣的建议下,开始削藩,你嗅到了危险。】

【直到你看到,皇帝亲自把一个没有子嗣一心过自己小日子的藩王叔叔给逼死了,这个时候你开始慌了。】

【虽然你跟皇帝也有亲戚,但是人家连亲叔叔都敢杀……】

“卧槽!这有点狠吧……”

“本国公不会有危险吧?”

“不行,不行,为了家族我待自保……对自保,做一个小透明挺好!”

【你慌了,你想着如何能让家族在这场削藩风暴中存活下来。】

【这时,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新皇朱允炆派你率五十万大军平叛。】

【你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打赢了,功高震主,再加上朝堂上本就文官压你们武将一头,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打压武将的机会,家族恐有灭顶之灾。】

【打输了,虽会被问责,但也不至于立刻被清算,于是,你决定开摆。】

【然后你凭借着,百分百的演技,成功的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正常,只不过你失去了一点名声。】

“不愧是本国公!”

“区区一点名声而已,老子不稀罕!”

“整个老李家几百口人的生死,都在我身上担着,我心甘情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