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两年
一九八二年的四月,北京的春天来得格外早。什刹海边的柳树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湖面上的冰早已消融,在午后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方青云的伏尔加轿车驶入胡同时,他正揉着发酸的太阳穴,思考着刚刚结束的经济特区工作汇报会的细节。
推开四合院的院门,一阵熟悉的欢声笑语扑面而来,还夹杂着诱人的饭菜香。方青云愣了一下,随即看到院子里热闹非凡——岳父周正国和岳母赵雅琴正坐在海棠树下的藤椅上喝茶;十四岁的方文静带着九岁的方宁在玩跳房子;快三岁的方雨轩摇摇晃晃地追着一只皮球;方父方母坐在廊下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玩耍;方青山和刘芳正在帮忙摆放桌椅;更让人意外的是,方婉和陈志明也来了,还带着一对一岁多的龙凤胎...
"今天这是..."方青云一时没反应过来,直到看见周晓从厨房端着一盘刚炸好的花生米走出来,才猛然想起什么。
周晓看见丈夫,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你可算回来了!前几天还提醒过你呢!"
方青云一拍额头,恍然大悟:"哎呀!今天是明远的生日!瞧我这记性!"他连忙在人群中寻找儿子的身影,"明远呢?"
"爸,我在这儿呢。"方明远从屋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本物理习题集。十七岁的少年已经长成了挺拔的青年,眉宇间充满年轻人的锐气。
方青云接过妻子手中的盘子,歉意地对儿子说:"对不起啊明远,爸爸差点又给忙忘了。最近工作太忙了..."
方明远理解地笑笑:"没事的爸,我知道您忙。妈早就都准备好了。"
方青云打量着儿子,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马上就要高考了,准备得怎么样?有信心考上哪所大学?"
方明远挺直腰板,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京大和清华都不在话下!我们老师说了,按照我现在的成绩,这两所随便挑!"
"好!"方铁在一旁听了,忍不住拍案叫好,"这才是我方家的好儿郎!有志气!当年你爸考上大学的时候,也是这么自信!"
林茹也笑得合不拢嘴:"明远打小就聪明,随他爸。将来肯定有出息!"
方青云欣慰地拍拍儿子的肩膀:"好样的!不过也不能太骄傲,最后这两个月很关键,要稳扎稳打。"
"放心吧爸,我心里有数。"方明远说着,扬了扬手中的习题集,"我再去复习一会儿,吃饭叫我。"
看着儿子回屋学习的背影,方青云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转眼间,儿子都要上大学了,时间过得真快。
他转身走向岳父岳母,笑着打招呼:"爸、妈,你们来了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安排车去接你们。"
周正国摆摆手:"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坐公交很方便。倒是你,工作这么忙,要注意身体啊。"
赵雅琴关切地打量着女婿:"青云啊,看你又瘦了。晓晓说你经常加班到很晚,这可不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得好好保重。"
方青云心里一暖,正要回答,忽然想起什么,四下张望了一下:"对了,小川呢?怎么没看见他?今天不是休息日吗?"
周正国叹了口气:"别提了,那孩子今天又加班。说是部里有个重要外事活动要准备,来不了了。"
方青云会意地点点头:"外交部就是这样,外事活动不等人。小川现在在礼宾司干得不错,领导很器重他。"
赵雅琴忍不住抱怨:"你说这孩子,当初非要跟着你的脚步进外交部。现在可好,比你当年还忙!都22了,连个对象都没有。"
方青云笑着安慰岳母:"妈,您别着急。小川现在正是积累经验的时候。外交部的工作特殊,经常要配合外宾的时间,加班是常事。不过这份工作很锻炼人,对小川的成长有好处。"
周正国虽然嘴上抱怨,但眼中透着骄傲:"这倒也是。上次见到李副部长,还特意表扬小川,说他英语好,做事细心,是个好苗子。"
"小川确实很优秀,"方青云赞同地说,"现在改革开放,外事活动越来越多,正是用人之际。等他在礼宾司锻炼几年,我可以推荐他去驻外使馆工作,见见世面。"
赵雅琴一听急了:"还要驻外?那更找不着对象了!"
周晓正好端着一盘水果走过来,听见这话忍不住笑了:"妈,您就别操这个心了。小川那么优秀,还怕找不着对象?等缘分到了,自然就成了。"
方青云点点头:"晓晓说得对。外交部优秀的姑娘很多,说不定小川早就心有所属了,只是还没告诉我们。"
周正国抿了口茶,语气中带着感慨:"说起来,小川能进外交部,还多亏了你这个姐夫当年的指点。那孩子从小就崇拜你,把你当榜样。"
"小川自己也很努力,"方青云谦虚地说,"他能通过外交部的严格考试,靠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学。现在年轻人比我们那会儿机会多,只要肯努力,都有出息。"
这时,方青云才注意到院子里飘来一阵诱人的饭菜香。他好奇地问方青山:"今晚这么一大家子人,饭菜怎么准备的?晓晓一个人忙不过来吧?"
方青山神秘地一笑:"哥,你就别操心了,今晚有大厨掌勺!"说着朝厨房方向喊了一嗓子:"柱子哥,我哥回来了,露个面呗!"
这时,厨房门帘一掀,一个系着白围裙的熟悉身影探出头来,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腔:"青云回来啦!就等你开席了!"
方青云顿时眼睛一亮:"柱子哥!你怎么来了!"
何雨柱嘿嘿一笑,用围裙擦着手:"明远过生日,我能不来吗?今天我得露两手!"
方青山在一旁解释:"哥,今天我回老院子接爸妈,正好碰见柱子哥没上班,一问才知道他停薪留职了,正准备自己开个小饭馆呢。我一想,明远过生日,正好请柱子哥来露一手!"
"柱子哥,真是太麻烦你了!"
"瞧你说的!明远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如今孩子要考大学了,我这当叔叔的能不出力吗?"
这话引得大家都笑起来。
大家说笑间,何雨柱和徒弟马华已经将菜肴陆续上桌。果然都是地道的京味儿菜:香酥鸭、红烧狮子头、清蒸鲈鱼、白灼大虾...最让人惊喜的是,何雨柱还特意做了几道方家人最爱吃的家常菜,都是以前在四合院里常做的。
大家围坐成两桌,大人一桌,孩子们一桌。方铁作为一家之主,首先举杯:"来,咱们先祝明远生日快乐,高考顺利,金榜题名!也谢谢柱子今天辛苦这一顿!"
"祝哥哥考上好大学!"方宁带头喊道,孩子们纷纷附和。
方明远不好意思地笑笑:"谢谢大家!我一定努力!"
宴席间,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热烈。何雨柱不仅菜做得好,还是个热闹人,不停地讲着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现在政策好了,咱们老百姓也能做生意了。"何雨柱感慨地说。
方青云点点头:"是啊,改革开放给了很多人新的机会。不过柱子哥,您这手艺到哪都吃香!"
"那是!"何雨柱也不谦虚,"祖传的手艺,加上这些年的经验,不是吹的,现在前门大街一带,谁不知道我何雨柱的手艺!"
饭后,周晓端出生日蛋糕。这是她特意从新开的外资店订做的,上面用奶油写着"祝明远金榜题名"。
在大家的生日歌声中,方明远许愿吹灭蜡烛。方宁迫不及待地问:"哥哥许的什么愿?"
方明远神秘地笑笑:"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不过等高考成绩出来,你们就知道了。"
何雨柱大声说:"明远,不管考上哪所大学,何叔都给你包个大红包!咱们四合院里出来的孩子,个个都得有出息!"
夜深了,何雨柱带着徒弟告辞,方青云送他们到门口。
回到院子里,周晓正在收拾碗筷,方明远在旁边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