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外放
国庆阅兵的盛况余温未散,方青云又投入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中。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当他向老政委汇报完近期工作后,老政委罕见地没有立即让他离开,而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青云啊,坐。"老政委和蔼地说,"有件事想和你聊聊。"
方青云恭敬地坐下,心中隐隐有所预感。这段时间,他能感觉到老政委在有意无意地让他接触更多地方工作,似乎是在为什么做准备。
"你来给我当秘书,快五年了吧?"老政委缓缓开口。
方青云准确回答:"到今年十二月就整五年了。"
老政委点点头,目光中带着赞赏:"这五年来,你的工作很出色。从特区筹备到改革开放,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有个机会想问问你的想法。"
他顿了顿,直视着方青云的眼睛:"想不想外放?到地方上去锻炼锻炼?"
方青云心中一紧,但面上保持平静:"我服从组织安排。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为改革开放事业做贡献。"
老政委笑了,他当然明白这就是同意的意思:"好!有这个态度就好。我给你争取了一个位置——汉江省省委常委,宁州市市委书记。"
方青云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这个任命,还是忍不住激动起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地方大员,主政一方的要职!
老政委继续介绍:"宁州是个好地方,有个天然深水港,是远洋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很快,但也面临很多新问题。你去那里,要好好干,把宁州建设得更好。"
方青云郑重表态:"感谢组织的信任!我一定努力工作,不辜负您的期望!"
"好!"老政委满意地点头,随即拿起电话拨了个号码:"让小周过来一下。"
不一会儿,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敲门进来。这人戴着眼镜,文质彬彬,但眼神中透着精明干练。
"政委,您找我?"中年人恭敬地问。
老政委笑着介绍:"青云,这是小周,周明远同志。明远啊,这就是方青云同志。"
两人握手致意。老政委接着说:"青云就要外放了,去汉江省工作。这个月你跟着他,把工作交接好。有什么不懂的,多向青云请教。"
周明远恭敬地说:"请政委放心,我一定好好向方局长学习。"
方青云也表态:"我会全力配合,把工作交接好。"
老政委最后交代:"手续方面,你先去中组部办好。年后中组部王常务会亲自陪你去上任。"
离开老政委办公室,方青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宁州不仅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这个任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回到办公室,方青云立即开始整理手头的工作。五年来,他经手的事务繁多,需要一一梳理交接。他首先让秘书小张通知秘书局各处室负责人,半小时后召开紧急会议。
半小时后,秘书局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各处室负责人都在猜测这次紧急会议的内容,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方青云带着周明远走进会议室,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注意到方局长身边这个陌生的中年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各位,"方青云开门见山,"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要介绍一位新同志。"他转向周明远,"这位是周明远同志,从今天起开始熟悉秘书局的工作。"
周明远向前一步,微微鞠躬:"各位同志好,我是周明远。今后请大家多多指教。"
方青云接着说:"明远同志工作经验丰富,能力突出。这个月他将跟着我熟悉工作,希望大家积极配合。"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带着疑惑。熟悉工作?为什么要专门介绍?
方青云看出大家的疑问,继续解释道:"组织上决定,我即将外放地方工作。明远同志将接任秘书局的工作。这个月是交接期,希望大家全力配合,确保工作平稳过渡。"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惊讶的议论声。
"方局要外放了?"
"这么快?"
"去哪啊?"
方青云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具体安排以后会正式通知。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交接工作。秘书局的工作关系到政令畅通,不能有丝毫马虎。"
他转向周明远:"明远,我给你介绍一下各处室负责人。"
首先指着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这位是综合处处长李建国同志,负责文件流转、会务安排等日常工作。"
李建国起身与周明远握手:"欢迎周局!我们处一定全力配合!"
接着是一位干练的女同志:"这是信息处处长张红同志,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
张红热情地握手:"周局好!有什么需要随时吩咐。"
方青云一一介绍:"调研处处长王志刚同志,负责政策研究和调研工作;机要处处长赵强同志,负责保密和档案工作;行政处处长刘伟同志,负责后勤保障。"
周明远与每个人握手致意,态度谦和而真诚:"今后还要仰仗各位同志的支持。"
介绍完毕,方青云严肃地说:"秘书局是中枢机构,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希望在交接期间,各处室都要恪尽职守,确保各项工作无缝衔接。"
他特别强调:"当前正值改革开放关键时期,港岛谈判也在进行中。秘书局的工作不能有任何闪失。明远同志熟悉工作期间,各处室要照常报送文件,重要事项要同时向我们两人汇报。"
众人齐声应道:"明白!"
散会后,方青云带着周明远回到办公室,开始具体的工作交接。
"秘书局的工作看似繁琐,但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重大决策的落实。"方青云打开文件柜,取出一本厚厚的工作手册,"这是我这些年来整理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你可以参考。"
周明远郑重地接过:"谢谢方局!这份手册太珍贵了。"
方青云笑笑:"这五年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秘书局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既要及时准确,又要稳妥可靠。"
接下来的日子里,方青云带着周明远熟悉各项工作。从文件批转、会议组织到调研安排,每一个环节都详细讲解。
有时老政委召见,方青云也会特意带上周明远:"明远,注意看政委的工作习惯。他思考问题时喜欢踱步,这个时候不要打扰;他批阅文件时习惯用红蓝两色笔,红色用于重要批示..."
周明远认真记录着,对方青云的细致周到深感敬佩:"方局,您这些经验太宝贵了!"
方青云摆摆手:"这些都是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你来了之后,也要注意总结,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
第二天一早,周明远准时来到方青云办公室。两人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交接。
"港澳谈判目前进展到这个阶段,"方青云指着地图上的标注,"主要在驻军和司法权问题上还有分歧。这是近期的会谈纪要,你要特别注意..."
周明远认真记录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方青云发现,这个接任者虽然年轻,但思维敏捷,对很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一周后,方青云抽空去了中组部办理相关手续。王常务亲自接待了他,这让方青云有些受宠若惊。
"青云同志,老政委特意交代要安排好你的工作。"王常务笑着说,"宁州是个重要地方,省委常委的职位很多人盯着呢。老政委为你争取到这个位置,可见对你的重视。"
方青云恭敬地说:"感谢组织的信任,我一定努力工作。"
王常务点点头:"宁州的工作不轻松啊。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很多新问题新矛盾都会出现。你去了要多调研,多听取各方面意见,稳妥推进工作。"
办理完手续,方青云又投入到工作交接中。随着交接的深入,周明远越来越佩服这位前辈。
"方局,您整理的这些材料太有用了!"周明远感慨地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解读,比文件本身还要清晰。"
方青云笑笑:"这都是这些年积累的经验。改革开放是新生事物,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你要特别注意把握政策尺度,既不能太保守,也不能太冒进。"
在最后的交接阶段,方青云特意把周明远带到老政委办公室,让他熟悉日常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政委每天早晨习惯先看内参,再批阅文件。"方青云细心地交代,"下午一般安排会见,晚上喜欢散步思考问题。这些习惯你要记住。"
老政委看着两人认真的样子,满意地笑了:"青云啊,你这交接工作做得很到位。明远跟你学习,我很放心。"
离开老政委办公室时,方青云心中百感交集。五年来,他几乎每天都出入这间办公室,聆听老政委的教诲,参与重大决策。这里见证了他的成长,也见证了改革开放的重要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