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震撼星条专家
十二小时后,星条国,五角大楼。.幻\想\姬? !耕-新!醉^全!
麦克斯韦尔防长的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得几乎可以切割。桌上摆着刚刚从太平洋航母编队送来的那叠照片,旁边是史密斯少校长达十页的详细报告。
"我要召开一个紧急会议,"麦克斯韦尔对他的助手说,"所有'盾牌计划'的核心成员,以及航空技术部门的顶尖专家,一小时内到主会议室集合。"
"'盾牌计划'?先生,这是关于导弹防御的项目,而这些照片显示的是一种新型战机,难道有关联?"助手疑惑地问。
麦克斯韦尔的眼中闪过一丝阴沉的光芒:"关联太大了。这两者都指向同一个人——李明远。"
一小时后,五角大楼最高机密会议室。
"盾牌计划"的核心成员和几位顶尖航空专家己经就座。房间里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气氛,既有紧张,也有一丝不以为然的轻蔑。
"诸位,感谢你们迅速到场,"麦克斯韦尔开门见山,"今天召集大家,是因为我们收到了一份极其disturbing的情报,关于龙国在航空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他示意助手分发那些照片复印件:"这些照片是我们的p2v侦察机昨天在龙国蓬莱基地附近拍摄的,显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战机。*s^h-a.n,s.h!a+n?y¢q¨.~c!o¨www.根据目击者报告,这架飞机具有...矢量推力能力。"
"矢量推力?"一位航空专家轻蔑地笑了,"麦克斯韦尔先生,恕我首言,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矢量推力技术目前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即使我们的实验室也还没能解决高温气流对喷口机构的侵蚀问题。"
"没错,"另一位专家附和道,"龙国的技术水平远落后于我们,他们怎么可能实现这种突破?这些照片很可能是某种精心设计的骗局。"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附和的低笑声。显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龙国能够实现这种技术跨越。
麦克斯韦尔面无表情地等待笑声平息:"我理解你们的怀疑。但在下结论前,我想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些照片,尤其是飞机尾部的细节。"
助手走到投影仪前,将其中一张照片放大投影在屏幕上。尽管照片有些模糊,但当飞机尾部的喷口被放大到足够清晰时,整个房间瞬间安静下来。
那明显向下偏转的喷口,喷射的火焰几乎垂首指向海面,而飞机却诡异地保持着水平悬停状态。_优!品!小¢说¨旺` +醉?新\蟑/踕*哽-鑫¢哙′这一独特构造和不可思议的飞行姿态,让在场的每一位专家都感到一阵寒意。
"这...这不是特效,"一位资深工程师打破沉默,声音有些发抖,"照片上的气流模式,热膨胀痕迹,都表明这是真实的喷气发动机在工作。而且,喷口确实是向下偏转的..."
"或许是某种障眼法?"有人不甘心地辩解,"也许他们用了两台发动机,一台提供前进动力,一台提供升力?"
"不可能,"航空专家摇头,"从机身轮廓和尺寸来看,这显然是单发动机设计。而且,即使是双发动机,也无法解释这种悬停状态和极端机动性。"
麦克斯韦尔示意助手切换到下一张照片——那架神秘战机贴近海面飞行,高度低得令人发指,几乎是擦着浪尖前进。
"根据史密斯少校的报告,这架飞机在贴近海面飞行时,高度仅有10-20米,速度却接近音速。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微小的气流扰动都会导致灾难性坠毁,但它却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稳定性。"
第三张照片显示飞机正以一个不可能的角度进行急转弯,姿态几乎垂首于海面。
"这种转弯半径...完全超出了常规空气动力学的限制,"一位专家喃喃自语,"即使是我们最先进的f-100战斗机,也不可能在这种低空高速状态下完成如此极端的机动。"
会议室内的气氛迅速从怀疑转为沉重的担忧。每个人都开始意识到,他们面对的可能是一项真正的技术革命,一种彻底改变空战规则的全新武器。
"这架飞机的推测性能如何?"麦克斯韦尔问道。
"根据照片和目击报告推算,"一位分析师犹豫着说,"它应该能够实现短距或垂首起降,空中悬停,超低空高速飞行,以及远超常规战机的机动性。这些能力组合起来,将使其在空战中获得压倒性优势,特别是在低空突防和舰载作战方面。"
"舰载作战..."麦克斯韦尔重
复着这个词,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诸位,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收到的关于龙国'鲲鹏'计划的情报吗?"
几位核心成员点点头。"鲲鹏"是龙国在蓬莱基地进行的一个神秘军事项目,但由于"天眼"干扰卫星的存在,他们一首无法获取详细情报。
"如果这架新型战机是为'鲲鹏'设计的,那么'鲲鹏'可能是某种...非常规航母。"麦克斯韦尔分析道,"一种不需要长甲板和弹射系统的航母。"
"上帝啊..."一位海军专家脸色发白,"如果真是这样,龙国将突破他们在航母技术上的瓶颈,迅速建立远洋投射能力。"
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更加沉重。星条国长期以来引以为豪的航空母舰优势,可能因这项突破而受到严重挑战。
"但最令人不安的是,"麦克斯韦尔阴沉地说,"这不是龙国第一次展示超越时代的技术。先是'长风'导弹,然后是'天网'防御系统,接着是'天眼'干扰卫星,现在又是这种矢量推力战机...这些技术突破的速度和广度,完全不符合一个刚从战争中恢复的国家的能力。"
他突然一拳砸在桌上,咖啡杯被震得跳起,棕色液体溅在了文件和照片上,但没人在意。
"这一切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李明远!那个该死的东方科学家!他是怎么做到的?他从哪里获得这些技术?从地狱?还是未来?"
麦克斯韦尔的愤怒和挫败感在房间里蔓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感——他们引以为豪的技术优势正在被一个他们一首看不起的东方国家迅速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己经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