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小世界,聚变炉心
"我听说他们那个《仓颉》期刊上的论文还挺有创意的,"一个亚裔学生小心翼翼地说。
"创意?"金发男生嗤之以鼻,"那就像科幻小说一样。理论上听起来很美,现实中根本行不通。"
"我打赌十年后,龙国会悄悄地把这事忘了,就像他们之前那些夸大的科技成就一样,"另一个学生说,"记得他们声称发明了什么'生命能'吗?后来证明完全是骗局。"
众人哈哈大笑,只有那个亚裔学生默默地低下了头。
全球各大媒体、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都在讨论龙国的"炎龙"二期工程,讨论的基调几乎一致——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个政治宣传工具,一个注定失败的尝试。
西方世界笼罩在一种集体傲慢中,他们坚信自己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是绝对正确的,坚信任何突破都必须遵循他们设定的路径和时间表。对龙国的这种普遍鄙视,形成了一种几乎不可动摇的共识。
李明远坐在蓬莱基地的办公室里,桌上堆满了来自全球的讽刺报道和评论。他不仅不生气,反而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慢慢地翻阅着这些材料。
"张部长,你看,"他指着一则漫画,"他们把我画成了骑着火箭的唐吉诃德。挺有创意的,不是吗?"
张部长愤愤不平:"老李,你怎么能这么平静?全世界都在嘲笑我们!"
李明远放下报纸,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因为我知道历史的走向。今天的嘲笑,将成为明天最大的打脸素材。让他们笑吧,笑得越欢,将来跌得越惨。"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正在加紧建设的"炎龙"二期工程基地,嘴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历史从来不会重复,但总会惊人地相似。当年人们嘲笑莱特兄弟造不出飞机,嘲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天方夜谭,如今,他们嘲笑龙国造不出聚变堆。"
"但这次,"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近乎预知的光芒,"他们将为自己的傲慢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
……
李明远站在巨型金属门前,看着门上方醒目的"小世界实验室·绝密"字样,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感慨。
门禁系统识别了他的虹膜,厚重的合金门缓缓打开,露出一条通往地下的狭长通道。
"又要去搞你那神神秘秘的实验?"张部长从拐角处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上面都快被西方媒体的嘲讽气疯了,那帮老头子又催我问进度。"
李明远笑了笑:"告诉他们,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看到那些嘲笑变成世界上最美妙的配菜。"
"什么配菜?"
"打脸的配菜。"李明远拍拍张部长的肩膀,"走,带你去看点真正的好东西。"
两人乘坐特制电梯,一路下降了近五百米。电梯门打开,眼前是一个巨大的环形控制室,数十名技术人员正紧张地操作着各种仪器,中央的环形显示屏上闪烁着复杂的数据流。
"这是..."张部长瞪大了眼睛。
"小世界系统,"李明远轻描淡写地说,"一个可以实现时间流速差和物质模拟的量子计算环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这个系统里测试的一天,相当于外界的一分钟。"
张部长倒吸一口冷气:"这...这怎么可能?"
"在量子层面,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李明远说着,按下了中央控制台上的一个红色按钮,"看那边。"
控制室一侧的巨型观察窗帘缓缓拉开,露出了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半球形空间。空间中央悬浮着一个蓝白色的小型"太阳",周围环绕着复杂的磁场约束设备和能量收集装置。
"这是'炎龙-ii'的核心模拟器,"李明远解释道,"我们在小世界系统中已经模拟运行了相当于外界三年的时间,解决了常规路径上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解决的等离子体稳定性问题。"
张部长的下巴几乎要掉到地上:"你是说,我们已经..."
"没错,"李明远眼中闪过一丝自豪,"当西方科学家还在为Q值1.2的'炎龙-i'争论不休时,Q值5.8的'炎龙-ii'已经在我们的小世界系统中稳定运行了。"
"我的天..."张部长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这简直是...魔法。"
李明远呵呵一笑:"克拉克第三定律: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看到张部长疑惑的表情,他补充道:"一个未来的科幻作家说的话。"
控制室的广播突然响起:"李总工,模拟环境已经稳定,可以开始能量传输测试。"
李明远点点头:"开始吧,能量输出控制在20%,目标是蚩尤冢。"
"蚩尤冢?那又是什么鬼东西?"张部长问道。
李明远神秘一笑:"跟我来就知道了。"
两人穿过一条长长的超导能量管道通道,来到了比小世界实验室更深的地下设施。这是一个更加庞大的空间,入口处的门牌上写着"蚩尤冢"三个大字。
"准备好了吗?"李明远问道,"你将看到的东西,可能会颠覆你对科技的所有认知。"
张部长深吸一口气:"我觉得今天已经被颠覆得够多了。"
李明远输入密码,巨大的防爆门缓缓打开,一股混合着金属、臭氧和某种未知能量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的老天爷..."张部长站在门口,身体如遭雷击般僵住了。
眼前是一个比足球场还大十倍的巨型车间,数百名工人和工程师正在紧张地工作着。车间中央矗立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正在组装中的巨型人形骨架,高度至少有五十米,由某种未知的黑色金属打造,骨架上密布着蓝色能量管道,散发着幽幽蓝光。
"这是什么东西?"张部长的声音因为震惊而变得嘶哑。
"蚩尤,"李明远轻声说,"一种超越时代的战略防御系统,也是'炎龙-ii'技术的最终载体。"
他们走进车间,近距离观察这个钢铁巨人的骨架。工人们正在将一块块黑色装甲安装到骨架上,每一块装甲都重达数吨,却被某种反重力装置轻松地移动着。
"这些材料..."张部长伸手想要触摸那些黑色装甲,却被李明远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