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 章 铁路大桥
不仅如此,老爷子还特意吩咐魁胜居再准备四桌菜肴。
这些菜肴都是鲁菜中的精品,其中包括葱烧海参、红烧肘子、肚包鸽、糖醋黄河鲤鱼更是山东的名菜。
油爆双脆、上汤龙虾、清蒸东星斑以及九转大肠等。
这些菜品中,有些对于济南的名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
但像上汤龙虾和清蒸东星斑这样的海鲜佳肴,却是他们平日里难得一见的。
毕竟,济南地处内陆,海鲜资源相对匮乏。
这场宴会的消息很快就在济南传开了,许多人听闻后都对那两道海鲜垂涎已久。
于是,不少人慕名前往魁胜居,点名要品尝龙虾和东星斑。
才知道海鲜是大帅自带的。
当天晚上,向北和叶莲娜在房间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经过一整夜的交流和努力,他们终于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第二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向北便匆匆起身赶赴东北战场。
他的目的地是大连机场,那里停放着众多的轰炸机,数量多达 150 架。
这些战机,将成为他执行任务的得力助手。
到达机场后,向北径直走向自己的座驾,那架被称之为幸运号的飞机。
按照之前的惯例,他将驾驶这架飞机参与这次行动。
与此同时,第八第七集团军的约 20 万名士兵也在紧张地准备着。
他们将在明日的,凌晨 5 点从集安出发,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
而集安对岸的满浦面,仅有 5000 名日军镇守,这看似是一个有利的局面。
但实际上,这次突袭行动将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点。
这个难点就是要迅速占领,并控制鸭绿江上的那座铁路桥。
这座桥对于同盟军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进入朝鲜的关键通道。
在吉林省境内,这座桥是唯一能够让军队进入朝鲜的桥梁,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当然这座铁路桥对于日军来说,其重要性也毋庸置疑,因此他们将其视为防御的重中之重。
尽管日军只派遣了区区 5000 人镇守这里,但他们却有足够的底气,与同盟军隔江对峙。
其中的原因在于,日军不仅在对岸构筑了众多坚固的碉堡,形成了一道道严密的防线,而且在桥头更是部署了近千人的重火力部队。
这些重火力包括各种火炮、机枪等强大武器。
一旦同盟军试图强行渡河,必将遭受猛烈的火力打击。
不仅如此,日军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还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措施。
他们在朝鲜一侧的铁路桥上,埋设了大量的炸药。
只要同盟军胆敢发动强攻,日军就能够在瞬间将铁路桥炸毁,从而阻断同盟军的进攻路线。
如此一来,这座铁路桥简直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天堑,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面对这样的局面,原本第七集团军已经向上级申请,希望战狼团能够参与到此次强攻行动中来。
经过参谋部的同意,决定让战狼团在上游 5公里处悄悄地潜伏过去。
然后等待合适的时机,组织人员在对面发起强攻。
尽管这个计划存在一些缺陷,为了保住大桥,目前来看,这已经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了。
然而,当向北运用他强大的神识观察对面时,却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
对面的鬼子不但将出口,修筑得如同炮楼一般坚固。
他们还考虑到了对岸的同盟军,可能会发动的攻击,
甚至连同盟军可能会,秘密渡河的情况都预料到了。
因此,他们在河对岸修建了许多面向两侧的秘密碉堡,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这样一来,一但让战狼团贸然冲进这个固若金汤的防线,即使是最精锐的部队也难以幸存下来。
向北深知培养战狼团,所花费的巨大代价,他绝对不会让这些精英们,去执行如此危险且成功率极低的任务。
经过一番权衡利弊,向北毅然决然地终止了这次战狼团作战任务。
尽管如此,总攻的时间并没有改变,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要重新制定一个更为稳妥的计划。
对面的两个集团军长,听到大帅突然改变作战方案,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这可是他们精心策划的方案,就这么被大帅一句话给否决了,而且还是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
要知道,这个作战方案,可是他们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才确定下来的。
已经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完美的方案了。
虽然按照这个方案去执行,能够保住铁路桥的机会也不过三成而已。
谁也没想到,大帅却下达了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命令。
“原定总攻时间不变,对面的鬼子我会派秘密小队去解决。”
不仅如此,大帅还特别强调:“你们的先头部队,进入铁路桥后,绝对不准先开第一枪,甚至连枪支上膛都不可以。只有在遭受敌人攻击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还击。”
听到这个消息,两个军团长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算哪门子的命令啊?对面可是有整整 5000 多名武装到牙齿的鬼子。
不让打第一枪也就罢了,竟然连枪膛都不能上,这不是让士兵们去送死吗?
大帅难道就对他所谓的秘密小队,就有如此之大的信心?
两个军团长实在想不通,但他们也不敢对大帅的命令提出任何异议。
毕竟,大帅在军中的威望极高,而且军令如山,违抗命令的后果可不是他们能够承担得起的。
在向北离开后,两个军团长终于忍不住发起了牢骚,对大帅的这个决定表示强烈的不满。
“老徐啊!这大帅的命令到底是啥意思嘛?不仅直接否决了战狼团的突袭计划。甚至连突袭部队的枪膛都不让上子弹,还不如直接让士兵拎着大刀去夺桥?”王晓鹏一脸的不满和牢骚,对着老徐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