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接管武威营
但这副模样,反倒是让帝后二人越发欣赏,心中暗赞此子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心底单纯无邪,方能这般质朴真诚。
景德帝望向含笑而立的贾琰,又想起了先前他单骑救主的英姿,心绪不免有些激动,忽而开口道。
“云卿,你这次立下不世之功,朕不知该如何奖赏你,离开了有什么想要的?呵呵,尽管开口,朕绝不拒绝。”
贾琰闻言,心中陡然一惊。
你这狗日的皇帝。
这不是在给老子下套么?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哪有臣子向皇帝讨要赏赐的?这是取祸之道。
“臣出身微末,自幼丧父,后有丧母,孤苦无依,全赖陛下信重,才得以继承宁府之爵,从而踏上从军之路,方有今日的冠军侯!”
贾琰双眸含泪,眼眶微红,极为真诚的望向景德帝,朗声道:“为君父尽忠,乃是臣之本分,岂敢言赏?”
景德帝闻言,目光朝着贾琰望去,似乎是察觉到了眼中所蕴藏着的一丝孺慕之意,心中不免感动。
云卿,身世凄苦可怜,无父无母,这是在将朕视作君父啊!
唉,只恨此子非朕亲子!
一旁的姜后也是大受感动,眼眶泛红,望向贾琰的目光当中悄然流露出几分怜惜之意。
虽是举世无双的冠军侯,却也是个没娘的孩子,也是难为他一个人在这世上东拼西杀的。
而这时,贾琰忽而抬头笑道:‘陛下,臣还真有一愿,想请您成全。’
景德帝闻言,顿时来了精神,笑道:‘你说罢。’
“臣想要接大姐姐回家!”
贾琰也没有任何掩饰,直接把内心所想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贾家早些年家中败落,所以才打算让大姐姐进宫博一个富贵前程,可如今有我在,自是足够支撑家业,实在不忍心让大姐在宫中蹉跎一生,还求陛下赐予恩典,放我姐姐出宫。”
景德帝闻言,神情不禁变得有些古怪。
他原本还想着封元春一个妃位来着,可没想到人家竟是瞧不上,偏要把姐姐接出宫去。
姜后眸光闪了闪,抿唇笑道。
“宫中是天底下最为富贵的去处,天下不知多少女子打破头要往宫中钻,偏你这猴儿非要把人带回去,也不知怎么想的。”
贾琰轻叹一声,道:“启禀娘娘,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而贾家富贵已极,却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贾琰的这一番话,不仅引起了元春的共鸣,更是说到了姜后的心坎上。
姜后目光迷蒙,一双琉璃似的美眸蒙上一层水雾,眼神中也流露出几分悲戚之意,轻叹一声。
元春如此,她又何曾不是如此呢?
为了维持贤良之名,她有多少年不曾见过家人了?正应了那句,富贵已极,却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贾琰又道:‘除此之外,臣还有一点私心。’
“陛下也知道,臣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彻底平定北莽蛮族之祸,为我大周解除此心腹大患,为此,臣甘愿赴汤蹈火,九死不悔,身上实在不愿意背负外戚之名,还望陛下怜惜。”
景德帝闻言,心中最后的一丝疙瘩也被解开。原来如此。
此子还真是用心良苦。
一个朝廷的统军大将,若是背负外戚之名,日后少不得被人猜忌,攻讦。
既然如此,看来云卿心意已决,此生必是要平定蛮族之祸了。
念及至此,景德帝目光越发温和,望向贾琰,一向不苟言笑的脸庞也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轻声道。
“呵呵,云卿考虑的很是周全,朕今日便给你个恩典,带着你大姐姐回家吧。”
贾琰大喜道:‘谢陛下成全!’
元春亦是喜出望外,连忙跪地谢恩:‘谢陛下恩典!’
景德帝又笑道:“这只是额外的恩典而已,你力挽狂澜,大功不可不酬,具体封赏待朝议之后便会降下,朕不会让你失望的。”
贾琰咧嘴一笑,有些不好意思道:“陛下,封赏什么的,臣倒是不在乎,但是那武威营残部,能不能交给臣执掌,臣麾下的武胜军,这次也是损失不小…”
敢跟皇帝讨价还价,甚至开口直接要一个大营的建制。
放眼整个朝廷,恐怕也就只有贾琰有这个胆子了!
偏偏景德帝丝毫不以为怵,反而笑骂道。
“你这猴儿,好大的胆子,竟敢跟朕讨要军权,行了,朕准了,滚回去等着旨意吧!”
“哈哈哈,谢谢陛下恩典!”
贾琰闻言大喜。
武威营可是大周十二大营之一,麾下战兵可达四万,虽是有一多半都是跟着何常作乱成了叛军,但建制却是保留了下来。
这武威营如今划到贾琰麾下,便相当于多了四万的兵力,待到补齐兵马,再加上武胜军,贾琰麾下人马便可达到十万之众。
十万人马是什么概念!
即便放眼整个大周,也仅有那寥寥数位老国公尚有这等军权,毫不夸张的说,贾琰一跃便成为了大周武臣中的佼佼者。
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得了这么一座大营,贾琰甚至连爵位会不会拔高一档,能否混个国公,都不甚在意了。
毕竟爵位哪里有数万人马来的实在。
景德帝见贾琰乐得合不拢嘴,心中也是轻笑一声,这小子还真是心思单纯,喜怒不加掩饰啊。
不过这样也好,这样的臣子,才是最容易掌控的。
而就在这时,养心殿的西洋钟表突然响起。
姜后心中一惊,连忙道:“陛下,时辰到了,您该让太医施针了。”
景德帝闻言,原本脸上的那一抹淡淡的笑意瞬间敛去,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副阴翳的神色,但还是对着贾琰摆手道。
“云卿今日劳苦功高,也下去休憩吧。”
“是,微臣告退!”
见皇帝心情似乎不太好,贾琰也不想留下触霉头,匆匆行了一礼,便赶忙带着元春一同出了养心殿。
待到将走后,一名太医中资历最老的老供奉不如养心殿中,在景德帝的伤口处,足足施针了半个时辰,才算完成了这一次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