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册封宁国公

贾琰风轻云淡,但贾母等人却是诚惶诚恐。

毕竟在这个时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

而代表皇帝旨意的圣旨,自然是要报以最大尊重。

更何况,这份旨意,说不定就是琰哥儿的平叛封赏。

必须得慎重对待。

贾母赶忙吩咐道:“琰哥儿,不可怠慢,赶快回去接旨,别忘了给传旨的天使准备红封。”

“我晓得。”贾琰笑呵呵的起身,打算回东府接旨。

而这时,荣庆堂外也传来一声熟悉的悦耳轻笑。

“岂敢劳烦侯爷移步,小女子亲自过来给您传旨了。”

一听这个熟悉的声音,贾琰便猜到来者是谁,嘴角悄然掀起一丝笑意,大踏步除了荣庆堂。

恰好看到一道亭亭玉立的娇俏身影站在门廊下。

正是一身华服,腰佩绣春刀,显得雍容华贵,俊美异常的魏秋月。

贾琰笑道:“秋月,怎么是你来给我传旨?”

魏秋月抬起雪白下巴,目光瞥向贾琰,笑吟吟道。

“当然是我向皇伯伯讨来的这个差事,原本陛下是派李孚要过来的,我便顺势截胡了,正好来瞧瞧力挽狂澜,一人平叛的大英雄。”

贾琰摇了摇头,无奈道:“你啊!”

而这时,贾家众人,也是纷纷出了荣庆堂,见来传旨的人是个女子,皆是目瞪口呆,但也不敢多言。

元春久在宫中,自然知晓秋月小祖宗的大名,赶忙对贾母等人介绍道。

“这位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女,打小便被太后养在身边,在宫中长大,身份极为尊贵。”

贾母等人闻言,不免暗自心惊。

但同时心中又是悄然生出了几分八卦之意,一双双眼睛不自觉的朝着那边正谈笑甚欢的两人瞧去。

这两位的关系…貌似有些不一般啊!

难道说…

但贾母等人也不是傻子,在这等情况下,也不敢多问多说。

王熙凤张罗着丫鬟们安排香案蒲团,准备接旨。

贾琰十分不情愿的跪在蒲团上,看着面前拿着圣旨,似笑非笑的魏秋月,心中火气便不打一处来。

这小妮子一定是故意的,回回抢着来给老子送圣旨,每次都要占我便宜。

奶奶的,早晚有一天,让你跪在我面前唱征服。

魏秋月哪里知道贾琰的内心所想,见贾琰等人已经准备好,便笑吟吟的打开圣旨,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自古帝王平治天下,多仰忠勇之臣襄助。

今有冠军侯贾琰,少年英武,英果类祖,忠贞骁勇,不输卫霍。

更不畏生死,只身平叛,力挽狂澜,扶鼎社稷,斩敌首于万军阵中,其忠勇之心,天地可鉴,此等不世之功,可昭日月。

卿以国士待朕,朕岂吝惜名爵?

故,特晋贾琰为一等宁国公。

另,宁国公以赤诚之心待朕,朕甚爱之,赐绣龙裳一件,以嘉其心!

钦此!”

随着魏秋月念罢,数名宫人捧着鎏金的托盘跪在贾琰的面前。

这便是贾琰的新行头。

绣龙裳。

比之蟒袍更高一级,灿然炫目的锦衣华服之上用金线绣着一条金龙,是真正的金龙,并非是三爪的行蟒。

这是仅次于龙袍的行头,就连寻常的亲王都不配穿着。

可想而知,景德帝对于贾琰的看重。

贾母等人神色动容,说不出话来。

无数道目光皆是汇聚在那道伟岸挺拔的身躯之上,仿佛天地间的光芒都汇聚在贾琰的身上。

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国公啊!

还是身配绣龙裳的国公。

这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吧?

比之当年的荣宁二公,还要更为尊贵一些。

这一刻,贾家众人不约而同的想起了贾琰曾在宗祠当中曾说过的誓言,他竟是真的做到了,真的超越了先祖的功勋。

贾琰缓缓起身,虽然早就猜到了会晋升爵位,但心中依旧也是有些激动,不过他的神色却依旧十分平静,从容的接过圣旨。

“臣,谢主隆恩!”

魏秋月嫣然一笑,双眸中神采奕奕,抿唇道:“恭喜啊,云卿,从今往后,得尊称一句国公爷了哦!”

贾琰笑道:“你连王爷都不放在眼里,还能瞧得上握着小小的国公?”

“那怎么能一样嘛!”魏秋月不屑道:“那群王爷们不过是命好,生在了天家,这才得了王爵!”

“你可不一样!”

魏秋月美眸中异彩闪烁,崇拜道。

“你完全是凭借着一身本领,从一介草民开始,自战场上东拼西杀,不断立功,这才获封国公的,两者岂能同日而语?”

“你今日才十九岁,或许再过几年,待到你真正平定了北莽蛮族的祸患之后,你也能封王爵呢!”

“王爵么?”

贾琰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区区王爵,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他想要的,是这个天下。

将轻笑一声,目光望向魏秋月,道:“一会留下吧,今儿府中必是要摆宴的,留下一起喝酒?”

魏秋月闻言,双眼一亮,显然是有些心动,但却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摇了摇头,似笑非笑的望向贾琰,戏谑道。

“算了,我就不留下了,免得闹的你家宅不宁。”

一听这话,贾琰眨了眨眼,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难怪魏秋月一路追到了西府。

刚才她一定是在东府和可卿对上了,也不知这两人到底谈了什么,不会闹起来了吧?

贾琰砸了砸嘴,眼神有些无奈。

而魏秋月则是扬起雪白的下巴,像是只诡计得逞的小狐狸,一脸得意的轻哼一声,只留下一句话便转身离去。

“一会回去记得好好哄哄你家夫人!”

望着魏秋月得意洋洋离去的身影,贾琰心中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上去把这唯恐天下不乱的小妮子按倒在地糟蹋一顿。

“算了,我家可卿善解人意,温柔大方,应该问题不大。”

贾琰在新中南安慰自己。

而后他转过身,目光望向贾母等人,见一众女眷仍是面带震撼,目光崇敬,便轻笑一声,指着身上的绣龙裳道。

“怎么样?这身新衣裳可还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