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下毒之人为扬州八大盐商

贾琰目光微凝,扫线向那名叫琵琶的少女,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

只见这姑娘容貌姣好,清净秀丽,头挽双鬓,模样很是文静乖巧,但偏偏手中握着一把毒蛇似的软剑,眼中也带着凶狠的神情,倒像是一条外表美丽可爱,实际上却有着毒牙的小蛇儿。

无论如何也和梦华录中的那个胆小怯懦的宋引章对不上。

但不管怎样,既然宋引章出来求情,贾琰还是手掌一松,将束缚在这姑娘身上的云雾枷锁散开,饶了她一命。

但残留的一缕云气仍是将那柄软剑拧成麻花,以示威胁。

这等神鬼莫测的手段,看的在场众女皆是目瞪口呆。

这哪里还是凡人?

分明就是神仙一流的人物了!

而贾琰则是神色淡然,目光朝着怀中的月仙子望去,淡淡道。

“现在,我们可以好好谈一谈了吧?”

在亲眼目睹了贾琰刚那一手近乎于仙法神通的驭云之术,月仙子心中早已是掀起一阵惊涛骇浪,哪里还敢反抗,只能轻叹一声,无可奈何道。

“你先松开我,好不好?”

贾琰闻言,目光微怔。

他还真的忘了,这女子一直都还被他抱在怀里,轻笑一声,便将怀中的佳人放开,告罪道。

“刚才事态紧急,姑娘勿要怪罪。”

月仙子轻咬红唇,脸上带着几分羞恼之意,但也只是轻哼一声,转过身快步朝着琵琶处而去,关切道。

“琵琶,你怎么样?”

“小姐我无碍。”

琵琶摇了摇头,但眼中却是涌现出深深的惊骇之意,身子也仍旧是在微微的颤抖着,低语道。

“小姐…那个家伙根本就不是人…他刚才在只是动了一下手指,就险些要了我的命…”

月仙子闻言,也是轻叹一声,一双秋月般的眼眸中闪过几分动容。

那人的一身本领,已经达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程度。

别说是她,就算是师尊亲自到此,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今日,恐怕是难以善终了。

“琵琶,莫怕,一切有我。”

月仙子将琵琶扶起。

主仆二人相互依偎,回到了刚才的案前坐下。

月仙子目光望向坐在对面,正在逗弄那条小白蛇的贾琰,神色越发的复杂,叹了口气,低语道。

“你想知道什么?”

贾琰轻点小白蛇的鳞片,漫不经心的问道。

“说说,你到底是什么人。”

月仙子沉默了一瞬,但还是亲启红唇,低声道。

“我是白莲教的圣女,白月娥。”

贾琰闻言,双眸微眯,眼中精光一闪,心道果然不出他所料,便轻笑一声,饶有兴致的问道。

“堂堂白莲教的圣女,为何会混迹在青楼中,还弄了一个江南第一花魁的名号,难道是兴趣爱好不成?”

“你…”

白月娥闻言,神色变幻不定,似是恼怒,又是羞愤,一双美眸狠狠的瞪了贾琰一眼,心中更是忍不住骂道。

这问的都是什么混账话!

天底下哪有女子会喜欢呆在青楼里?

但碍于对方那神鬼莫测的武力,白月娥也不敢多言,只能压下心头的羞恼,咬着银牙,低声道。

“烟雨楼是我教的扬州分舵,我呆在这里自然是为了汇总江南各大分舵的情报,至于那花魁的身份,也只是个幌子罢了,我从来没有接过客…”

说到一半,白月娥的话戛然而止,玉容上浮现出几分羞恼的红晕。

该死!

她跟这个混蛋解释这些做什么!

贾琰淡淡一笑,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又问道。

“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身上的毒,可是你下的?”

他的声音虽然平缓淡然,但任凭谁都能从其中感受到一股凛冽的寒意。

月仙子也是心头一颤,赶忙道。

“并非是我下的毒。”

贾琰闻言,眉头皱起,目光越发凛冽,缓缓将手中的小白蛇提起,面无表情道。

“但那蛇毒,却是出自这小家伙的身上。”

月仙子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

“一月之前,黄家曾从我这里重金购得一瓶断魂散。”

“黄家?断魂散?”

贾琰剑眉扬起,眼眸中寒芒闪过,轻声道。

“说清楚!”

白月娥抿了抿唇,解释道:“黄家便是江南八大盐商之一的那个黄家。”

“而断魂散则是小白产出的一种毒液,这种毒无色无味,毒性致命,但却生效缓慢,需数月才能夺人性命,不过,这种毒也是最为隐秘,几乎无人可察觉是中毒所致,而且还无药可解。”

说到最后,白月娥的目光中也是满含惊奇。

作为南疆白龙娘娘的后代,小白蛇天生便是蛇中之王一般的存在,体内可诞生无数种奇毒。

而且这些毒,几乎都没有解药,唯有小白自身可解。

这人到底是有何方神圣?

不仅不惧小白的剧毒,还能将它降服?

而此刻,在听到白月娥的话后,贾琰目光深邃,眼底似有寒意汇聚。

果然不出他所料。

林如海之所以身中剧毒,几乎身死,正是因为挡了旁人的财路,才被人加害,险些殒命。

至于他这位朝廷派到江南的巡盐御史能挡谁的财路,那自然便是这江南之地,号称富可敌国的八大盐商。

这所谓的扬州八大盐商,便是指江南之地的八家最大的贩盐世家。

这八家解释传承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家族,多年来精心经营江南之地,其势力错综复杂,靠着盐利赚下金山银海,每一家都是身价百万的巨富。

鼎盛时期,号称两淮盐,天下咸。

其豪奢程度冠绝天下,堪称是富可敌国,种种奢侈之行,简直到了有些丧心病狂的程度,不亚于当年南北朝时期的石崇和王恺争豪。

这样的行为,自然会引起朝廷的不满。

景德帝当年便是派前途无量的探花郎,御史台大夫林如海调任扬州,任巡盐御史一职,专门管理监督扬州盐务。

当年的林如海,正值年所有为,踌躇满志之时,到了扬州之后便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整治盐政吏治。

短短数年下来,便刹住了扬州盐商的斗富之风,盐政也为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