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尊贵的第一仙君
“因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正是那威名远播的东离江湖武道巅峰人物,吕祖吕洞泫!”
“在武当山大莲花峰的祖祠中,吕祖佩剑至今仍悬于堂上。”
“但由于武当山地处东离江湖与大明江湖的交汇之地,武当弟子也分属两片不同的江湖。”
“例如如今的武当派,便分为以冲虚为首的大明一脉,与以王冲楼为首的东离一脉。”
“江湖虽无国界之限,但江湖人自有归属。”
“因此,这两脉弟子行走江湖时,往往只踏入各自所属皇朝的地域,界限分明。”
“但在武当派内部,两脉弟子相处融洽,并无嫌隙。”
“历代武当掌门,皆从这两脉的首领中择贤而立。”
“比如上一任掌门人选,便是大明一脉的首座长老木道人,与东离一脉的掌舵人王冲楼。”
“而如今的武当祖师张三丰,正是出自大明一脉,江湖人尊称张真人。”
“道门修士虽众,可配得上‘真人’之称的却寥寥无几,张三丰当之无愧。”
“世人皆知张三丰寿逾百岁,历经百年江湖风云,却鲜有人知晓他的过往。”
“其实,张三丰原名张君宝,早年曾是大明少林门下弟子,拜于觉远门下。”
“他那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修为,也是奠基于一门佛门绝学。”
“此功法名为《九阳神功》,并非单一佛门秘传,而是融合武道与佛禅于一体的旷世神功。”
“张三丰当年仅得其三分之一,便已踏入陆地神仙之境。”
随着苏尘话音落下,大厅顿时如同炸裂一般,议论声此起彼伏!
武当祖师张三丰!
这位道门至高存在的名字,在各大皇朝江湖中早已如雷贯耳。
但谁也未曾料到,当世道门最受尊崇的张三丰,少年时竟曾师从佛门正统的少林一脉。
毕竟,那已是百年前的旧事了。
各大江湖中人,纵然听闻过张三丰之名,也难窥其少年往事。
而大明江湖中一些年岁较长的前辈,此刻脸上也浮现出惊愕之色。
他们虽略知一二,却从未想过张三丰的武道根基,竟也源自佛门。
这可与传闻中的印象大相径庭。
江湖之中,武道传承向来视为命脉,严禁外泄。
若张三丰当年果真是从少林学得绝世武功,之后又脱离少林投身道门,那便无疑成了佛门叛徒。
然而听到后文,众位大明江湖的豪杰又不禁愕然。
《九阳神功》?
融合武道与佛禅的神功?
他们从未听闻少林之中竟有如此一门旷世绝学。
再往下听,众人更是震惊得难以自持。
原来当年张三丰,仅凭《九阳神功》三分之一的造诣,就已成就陆地神仙之境?
那可不是寻常佛门地仙,而是佛道双修的真正陆地神仙!
便是那大宋皇朝的最强高手黄裳,也不过如此境界。
此刻,众人想到少林中竟藏着如此一门神功,无不心中震撼。
一时间,整个大厅议论纷纷:“天啊!道仙榜第三名竟是武当祖师张三丰?”
“张三丰虽被尊为道门第一人,近数十年也未曾出手,没想到竟有如此深不可测的功力!”
“是啊,我虽知张真人神通广大,却未料到他竟在太玄真人与天师孙恩之上。”
“我是不是听错了?名震道门的张三丰真人,竟出自少林一脉?”
“张真人早年确实曾在少林出家,但我记得他当年只是个普通沙弥,并未修习任何少林绝技。”
“不错!若张真人真得了少林绝学,少林怎会容他还俗离去?”
“听清楚点,苏先生可没说张真人学了少林武功,谁听说过少林有《九阳神功》这门功夫?”
“老夫可以作证,少林七十二绝技中并无此功,也从未听闻有哪位高僧练成过《九阳神功》。”
“这《九阳神功》果然非凡,融武道、佛法、禅意于一身,仅三分之一便能登临陆地神仙之境。
若少林真有此等绝学,早就名扬天下了。”
“有趣!没想到张真人早年还有这样一段经历,此番紫金楼之行,真是不虚此行。”
三楼北侧第五间雅室。
花满楼缓缓吐出一口气,感叹道:“没想到张真人的修为竟已精进至此等地步。”
陆小凤与西门吹雪也皆点头附和。
在大明江湖,张三丰几乎已成传说,便是‘泰山北斗’这等词,也不足以形容他的地位。
但他最后一次出手,已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一代代江湖高手皆传颂张三丰之名,但真正见过其出手的,几乎没有一人。
他们原本对张三丰列入道仙榜深信不疑。
但随着道仙榜排名一一揭晓,那份笃定也渐渐动摇,尤其是自西陵掌教熊初墨开始的前十名高手,个个强得不可思议。
这让他们心中不免生出疑问:莫非张三丰这些年遭遇了什么变故,比如走火入魔,修为大损?
毕竟他们实在难以想象,张三丰的排名竟能高过袁天罡、李淳风、太玄真人、孙恩这些活了几百年的绝世高人。
如今张三丰终于上榜,他们心头那块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
随之而来的,是难以抑制的欣喜。
只听陆小凤激动地说道:“太好了!有太玄真人与张真人坐镇,咱们大明江湖再不需畏惧他方高手。”
“虽说太玄真人云游四方,但张真人坐镇武当山,有他镇守,魔师庞斑与血手厉工,又何足道哉。”
西门吹雪语气中难得带着几分轻松。
自家江湖有张三丰这等德高望重的正道巨擘坐镇,任谁都会心安。
三楼东侧第六间雅室。
峨嵋派众弟子神情复杂。
三英四秀等门中精英,更是眉头紧蹙,眼中满是疑惑。
只因峨嵋派正有一门上乘内功——《峨眉九阳功》,据传乃绝世神功《九阳神功》的残篇。
峨嵋派武学博大精深,但诸多内功皆与《峨眉九阳功》密切相关。
可以说,《峨眉九阳功》便是峨嵋派内功的根基。
多年来,历代掌门皆在苦苦追寻《九阳神功》的全本,却始终无果。
如今突然听闻苏尘提及《九阳神功》,她们怎能不激动万分?
“掌门,这张真人怎也通晓《九阳神功》?”
孙秀青轻声问道。
灭绝师太眯着眼睛道:“此事具体如何我也不知,但张三丰十年前曾来峨嵋,求借《峨眉九阳功》。”
峨眉众弟子听后,更是一阵惊愕。
张三丰手中有《九阳神功》残本,峨嵋派也有一部残篇。
更关键的是,张三丰居然知道《峨眉九阳功》的存在。
这让众人不由思索,当年围绕这门惊世神功,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何这门融武道、佛理、禅意于一体的绝学,竟被拆散成数份?
白玉台上。
苏尘轻啜一口清茶,不待众人议论结束,便继续说道:“单凭一部《九阳神功》残本,还不足以令张三丰成就今日之地位。”
“他能跻身道仙榜第三,与他的身世渊源密不可分。”
“此前苏某曾言,天界与人间的联系,远比诸位想象的更深,有不少仙人曾转世人间。”
“譬如四百年前大丰皇朝的那位皇帝,便是天界青帝转世。”
“而这位张三丰的前世,乃是天界之中的一位仙君,且是真武大帝门下最为尊贵的第一仙君。”
“世人皆知,武当派乃七百年前吕祖吕洞泫所开创。”
“然而无人知晓,在武当派立派之前,吕祖曾飞升天界,与张三丰前世那位仙君有过一次密会,二人曾在云端深处密谈良久。”
“自那之后,吕祖重返凡尘,创立武当道统,正是因为他与张三丰前世的那位仙君达成了某种隐秘协议。”
“更确切地说,吕祖是与张三丰前世背后的真武大帝达成了盟约。”
“正因如此,武当山中供奉的唯一正神,便是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的真身法相,就立于武当主峰之巅,受万民朝拜。”
“至于真武大帝为何要与吕祖联手布下这盘大棋,恐怕许多道中之人,早已有所揣测。”
“千秋劫起,永夜将临,人间与天界都将迎来毁灭之劫。”
“真武大帝身为天界中最为强大的帝君之一,自然早已察觉此劫将至。”
“他更清楚,一旦永夜降临,身处天界就如同被困于囚笼,动弹不得。”
“唯有重返人间,才能在昊天收割之际,尚存一线生机。”
“可天界本就是昊天所设之牢笼,越是强者的仙人,越难重返人间。”
“更何况真武大帝早已以转世之法悄然下凡,此事一度引发天界高层的警觉。”
“自此之后,天界对真武大帝麾下仙众的监视越发严密。”
“张三丰前世作为天界中的顶尖仙君,自然也受到严密监控,再无可能私自下凡。”
“唯一的出路,便是在人间广聚香火气运,借庞大的信仰之力接引真灵下凡。”
“就像那龙虎山,一直供奉着历代飞升的道门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