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谁赞成?谁反对?
本就因苏尘纵论天下而群情激荡的各大皇朝江湖,正纷纷争论着谁才是天下第一江湖、谁才是第一门派。
但随着夫子的身份揭晓,所有纷争瞬间平息。
由夫子亲手创办的大唐书院,便是天下最强的宗门。
夫子所在的大唐江湖,便是天下第一江湖。
以夫子为国师的大唐皇朝,自然就是天下最强的皇朝。
谁赞成?谁反对?
大唐百姓无不自豪,那照亮万古的夫子,出自我们大唐!
大唐臣民无不敬仰,是夫子,缔造了如今的盛世大唐。
一时间,大唐书院声望暴涨,达到前所未有之盛况。
此时,书院之内。
李曼曼、君默、余莲等一众弟子围坐一处,手中皆拿着一本新出的说书画册。
他们飞快翻阅,目光扫过一页页内容,神情各异。
君默咬牙切齿道:“悬空寺竟奴役数百万农奴数千年,此等行径,天理难容!”
众人纷纷点头。
这次说书揭露的种种罪行中,最令人愤怒的,莫过于佛门悬空寺将百万农奴镇压于地底之下。
“佛门之中固然有岐山大师、龙树圣僧这样的大德高僧,但悬空寺那帮僧人,绝不在其列。”
余莲冷声道。
身为魔宗宗主,她对悬空寺本就无甚好感。
正在此时,李曼曼忽然看向门口,起身道:“老师,您来了。”
众人纷纷抬头,齐声道:“见过老师。”
这一声“老师”,比往日更显沉重。
因为他们已经从画册中得知了苏尘对夫子的评价,也知晓了夫子的最终命运。
“老师,您真的要登天化月吗?就没有别的出路吗?”
余莲忧心忡忡地问道。
夫子笑呵呵地说道:“我本未想过此路,是苏先生点醒了我,我还该感谢他才是。
你们何必忧心?”
李曼曼眼圈微红,低声道:“可恨那战天五祖,给了世人选择命运的机会,为何却剥夺了老师的选择权?”
夫子淡然一笑:“不是每个人都想逆天而行,有时候顺应天命,也是一种修行。
但我也不会轻易离开,至少,现在还不。”
众人闻言,才稍稍安心。
忽然,夫子似有所感,目光微动,笑道:“你们那位喜欢逆天而行的小师叔,已经醒了。
都去看看他吧。”
“你说什么?小师叔醒过来了?”
众人一听,脸上顿时浮现出难以掩饰的喜悦。
他们早已听夫子说过,柯浩然一旦醒来,便是彻底融合孟子记忆、迈入儒家第八境的那一刻。
一身同时承载两种第八境的修行法门,这样的成就,足以称得上当世无双。
激动之下,众弟子顾不上多想,纷纷朝后山奔去。
唯有李曼曼稍显迟疑,但在夫子目光注视下,也只能转身离去。
望着弟子们远去的背影,夫子轻叹一声,向前踏出一步。
就是这一步,他竟从大唐书院,瞬间来到了镇北城外。
他曾遥望苏尘与昊天的对峙。
也曾踏入昊天世界的规则本源之地,亲眼见过苏尘那惊世骇俗的风采。
而今天,他要亲自进城,拜会这位苏先生。
与此同时,镇北城内,一位眉目慈祥的老和尚正缓步行走在街头。
他身披打着补丁的僧袍,朴素至极,手中捧着一只破旧瓷碗,仿佛风尘仆仆从远方而来。
不少人见状心生怜悯,想给他些银钱,可走近一看却又纷纷皱眉。
原来,那瓷碗里装的并非化缘的水,而是一碗香气扑鼻的鸡汤。
有人摇头离去,也有人眼神闪烁,似乎认出了老和尚的身份,露出惊讶之色。
但无论周围人如何议论,老和尚神色自若,不为所动,只缓缓穿行街市,像是在寻找什么。
忽然,他似有所感,眼中一亮,加快脚步,直奔城中一家酒楼而去。
进了酒楼,他径直上楼,最终停在二楼靠窗的一张桌前。
桌上坐着三人,眉头齐齐皱起,目光纷纷投向他。
这三人,正是魔主、聂风与步惊云。
老和尚目光一扫,在聂风和步惊云身上稍作停留,随即叹息道:“看来两位施主都极需这一碗鸡汤,但汤只有一碗,不知哪位愿品尝?”
两人面面相觑,一时不明所以。
步惊云素来冷傲,冷哼一声,并未回应。
聂风心地善良,不愿拒人于千里之外,便接过鸡汤,一口饮尽,点头道:“好汤。”
“施主满意便好。”
老和尚笑眯眯地说完,转头望向坐在主位上的魔主,从怀中取出一只佛钵,递了过去,笑道:“施主心怀慈悲,可愿接下此钵?”
魔主凝视佛钵片刻,又望向老僧,沉默片刻,摇头道:“我与大师之道不同,不必多言。”
老僧轻叹:“可惜。”
说完,便收回佛钵,转身离去。
步惊云皱眉道:“这和尚到底想做什么?神神叨叨的。”
魔主轻轻抿了一口茶,语气平静:“他是苏先生曾提及的那位‘鸡汤和尚’,没想到竟到了镇北城。”
“什么?”
这话一出,聂风与步惊云皆是一震。
他们这才反应过来,方才那老僧的样貌举止,与苏尘描述的鸡汤和尚几乎一模一样。
只是苏尘曾说,此人远在西域,谁料竟千里迢迢而来。
聂风低头看着桌上那只空瓷碗,若有所思道:“我喝了这鸡汤后,体内的疯血竟安稳了许多,看来不是错觉。”
步惊云缓缓道:“若他真是鸡汤和尚,那佛钵中盛的应是佛门气运,难怪魔主不愿接下。”
魔主点头,望向酒楼外已远去的和尚,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在这镇北城中,不知谁愿接过这沉甸甸的佛钵?
另一边,鸡汤和尚并未停下脚步。
他很快又找到了目标,兴致勃勃地上楼,朗声道:“贫僧见过三位剑仙,请问哪位愿接下此佛钵?”
三位剑仙正是邓泰阿、李纯罡与柳柏。
三人彼此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一丝凝重。
李纯罡摆了摆手:“贫道懒散惯了,恐怕担当不起。”
邓泰阿则冷着脸道:“我也无此能力。”
柳柏只是举起酒杯,淡淡说了句:“道不同。”
鸡汤和尚又是一声叹息,收起佛钵,继续前行。
不久之后,他便来到了紫金楼前,望着那横贯楼门的“陆地朝仙榜”,眼中似有光芒闪过。
但那位手持佛钵的和尚并未踏入紫金楼,而是转向了对面的道法阁。
此时,道法阁中,孙恩正端坐于高座之上,为众多武林人士讲授道家真义。
自他立下宏愿,广传仙道以来,便每日在此开坛讲法,从不间断。
不过因每场讲的都是相同内容,故而听讲之人各选时辰前来。
和尚在角落站立良久,趁着孙恩停顿之际,快步上前,双手合十道:“天师道法玄妙,弟子受益匪浅,不知天师可愿接过这佛钵?”
孙恩淡淡扫了一眼,语气平静:“贫道已有决断,无心旁顾,大师请另寻有缘。”
和尚长叹两声,连说“可惜,可惜……”随后转身离去。
刚踏出道法阁,便迎面撞上了正朝这边走来的徐奉年。
和尚一眼认出徐奉年,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光亮,笑吟吟地凑上前,低声问道:“世子,可愿承接这佛钵?”
徐奉年聪慧机敏,立刻察觉到这位和尚身份不凡,神色间流露出一丝迟疑。
他对佛门并无成见,但也不知自己是否能担得起这份重托。
和尚轻声道:“这佛钵,张扶遥不肯接,张扶遥也不肯接,魔主不愿,柳柏、邓泰阿、李纯罡都不愿,唯有天师亦不肯,但贫僧信你,世子,你能接得住。”
徐奉年狐疑地看着眼前神色狡黠的和尚,实在难以将他与高僧联系在一起。
正犹豫间,身旁忽然走来一位白发儒雅的中年男子,笑道:“人家都送你了,你就收下呗。”
徐奉年冷冷瞪了他一眼,只当是哪个不晓事的路人。
那人被瞪也不恼,只是摇头一笑,随即转身望向紫金楼前那面陆地朝仙榜。
“在下夫子,求见苏先生。”
儒士朗声说道,声音如剑气激荡,直冲榜单而去。
顷刻间,风云变色,整座镇北城都被一股宏大气息笼罩,两只气运所化的金龙自云中腾空而起,盘旋九天。
这等异象震撼世人,整个北凉境内皆可见之。
空中浮现巨大榜单虚影,清晰映出那榜上赫然写着——夫子!
一时之间,全城轰动,众多江湖人士奔涌至紫金楼前,望着那榜上第一之名。
第一名——夫子!
至此,众人方才确信,夫子果然亲至镇北城,并在陆地朝仙榜上留名,还言明要见苏尘。
有人激动万分,更因此对苏尘敬畏有加。
连夫子这样的当世第一人,都主动求见,足见苏尘之名,已非寻常江湖人物可比。
可惜众人四处张望,街头巷尾却已不见夫子身影。
有人说,空中曾现出一道虚幻门户,夫子步入其中,正是苏先生应允了会面。
人群议论纷纷,猜测夫子此行将与苏尘谈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