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CK Micro Motor的远征

第171章ckicrootor的远征

京大精加工数控中心。

巨大的厂房内,空气带着一丝金属切削液特有的微凉气息。

一台宛如钢铁巨兽的“数控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正发出低沉的嗡鸣。

在陈默穿针引线的介绍下,张院士陪同着橙科的技术总监周明哲,站在控制台前,目光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参数。

“加工完成!”操作员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后的兴奋。

巨大的防护门缓缓开启,机械臂精准地将16枚闪烁着金属冷光的精密定子取出,小心地放置在特制的防静电托盘上。

每一枚定子都呈现出镜面般的光泽,结构复杂精密。

“单件造价2.2万,16件一共35.2万!”

京大精加工中心的负责人对周明哲说:“我们的价格本就比国际市场低20%,这次是看你们一次性加工超过10件,才额外给出12%的折扣价!”

周明哲点点头,他更关心的是精度。

之后,他跟着中心的质检员,利用超高精度的三坐标测量仪、激光干涉仪等设备,对这16枚定子进行了严格的复检。

数据在屏幕上跳动

尺寸精度:±0.0018(优于要求的±0.002)

公差等级:it4级(远超要求的it5级)

表面粗糙度:ra0.008u(优于要求的ra0.01u)

“完全符合要求,甚至超标准了!”质检员确认道。

周明哲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他转向张院士,郑重道:

“张院士,非常感谢京大的鼎力支持,请您放心,如果橙科能拿下订单,合同中承诺的,京大授权给我们的环境控制模块技术部分,将享有20%的利润分成!”

出于对商业信息的保密,陈默和周明哲并未向京大方面透露预研对准系统的参数及竞标具体信息。

张院士温和地笑了笑:“好说,好说!能帮到国内的企业走出去,也是我们的心愿!”

他看着那些精密的定子,带着一丝好奇和惯性思维。

“我还不知道你们这个陀螺仪最终能达到什么精度呢能被外商看重,想必已经达到国际水准了吧”

在张院士认知里,商业化的高精度陀螺仪,能达到“千分级”(0.001°/h),偏差±0.0008°/h就算不错了。

毕竟三个零(0.001°/h),基本就是国内当前技术的极限了,这些年国内技术突破主要是在增强稳定性,减小偏差值。

周明哲是个半路出家的工程师,对“国际水准”这种模糊概念缺乏直观比较。

他只知道yt-3.0当初陈总的设计指标是五个零(0.00001°/h),并且他们也做到了。

所以周明哲以为这只是个“还不错”的水平,便很实在地点了点头:“嗯,应该是吧!”

那语气平淡的,仿佛在说一件很普通的事。

张院士只当他谦虚,或者理解有偏差,也没深究,笑着目送周明哲将16枚价值不菲的定子,小心翼翼地装入特制的恒温防震储存盒中,踏上了返回山城的旅程。

山城,橙科微电机有限公司,改造后的超净实验室。

周明哲带回了京大精加工数控中心加工的“超精度定子”,一回来便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组装工作中。

他与经验丰富的刘师傅、王师傅一起,在千级洁净度的环境中,屏息凝神,将这些精密定子与橙科预先加工好的其他核心部件(转子、传感器、电路板等)进行组装、上漆,目标是制造出14枚yt-3.0陀螺仪。

这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即使有京大提供的顶级定子,组装过程依然充满挑战。

最终,16组定子,成功组装出14枚合格的yt-3.0陀螺仪核心单元。

损耗的两组,是由于极其微小的装配应力导致的性能偏差,无法达到严苛的五个零精度。

这14枚闪烁着冷冽黑色光泽、凝聚了顶级材料与极致工艺的yt-3.0陀螺仪核心,就是橙科冲击阿斯唛供应商资格的王牌。

接下来,便是构建完整的ck-pas1.0系统(橙科-精密对准1.0系统)。

这套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核心由三部分构成:

对准传感器(高精度陀螺仪阵列):这是系统的“眼睛”和“感知神经”。

一套系统需要4组yt-3.0陀螺仪,分别负责:

掩膜的预对准和定位

晶圆的预对准

掩膜工件台与晶圆工作台的对准

掩膜与晶圆的最终对准

这是硬件核心,成本最高,技术壁垒最深。

调平调焦系统(群体校准算法):这是系统的“大脑”。

陈默早已将加密的核心算法存储在特制的硬件加密u盘中,由周明哲带回两个u盘。

一个u盘,对应激活一套系统。

这套算法如同精密的大脑,能实时处理来自4组陀螺仪的海量数据,进行复杂的群体校准计算,实现超高精度的动态调平和调焦控制。

环境控制模块(京大授权方案):这是系统的“恒温室”。

基于京大的技术授权,橙科进行了适配优化。

它负责精确控制陀螺仪工作区域的温度(波动±0.1c)、湿度(波动±2%)以及隔绝外界振动干扰(衰减96%以上60hz机械波),确保“眼睛”和“大脑”能在最稳定的环境中发挥极致性能。

周明哲团队利用8枚yt-3.0陀螺仪(4枚x2套),成功组装出了两套完整的ck-pas1.0系统。

剩余的6枚yt-3.0,则作为战略储备件。

橙科内部,恒温恒湿测试实验室。

两套ck-pas1.0系统被固定在特制的测试平台上。

周明哲亲自操作,进行连续8小时的高强度系统级测试。

测试报告很快生成:

【ck-pas1.0系统测试数据报告】

1、测试条件:

陀螺仪型号:yt-3.0

环境:恒温实验室

时长:8小时连续运行

2、核心指标:

静态对准精度:

水平姿态角误差:≤0.003°[优于设计指标]

方位角误差:≤0.005°[优于设计指标,完美满足纯静基座下双矢量定姿算法最优解要求]

动态误差特性:

零位漂移率:实测0.000018°/h[优于标称值0.00001°/h近100%!]

随机游走系数:0.00048°/hz[无限接近量子惯性导航理论下限]4

3、重复性验证:

10次重复测试方位角标准差:0.004°[优于aln方差预测值0.005°]

长期稳定性(24小时模拟推算):方位角漂移0.00015°[远超军事级锁定需求]

4、误差溯源分析:

主要误差源已明确:

安装误差引入的等效加速度计零位偏差(通过内置标定程序补偿后降低gt;65%)

残余温度梯度导致的谐振器微变形(需后续真空封装工艺进一步优化,已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看着这份堪称惊艳的测试报告,周明哲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橙科已经拿出了压箱底的实力。

这对准性能,不仅完全满足阿斯唛下一代euv光刻机的要求,甚至在某些关键指标上实现了超越!

与此同时,由冯国富负责的几项关键准备工作也已完成了。

出口许可:ck-pas1.0系统(商用型)的设备hs编码已确认非禁运目录,并成功获得了官方签发的《出口许可证》!

运输保障:费60万元,委托航天科工旗下专业公司“辰光”定制的特种碳纤维运输箱已送达橙科。

机械陀螺仪的运输和使用,对环境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这个特种运输箱外尺寸:800x660x620,内尺寸:300x200x150。

看起来跟一个冰箱差不多,但实际容积才有一个小抽屉大小,主要是它的内部极其精密。

容器:三维曲面建模定制的内托体,eva-pe发泡胶完美填充0.1级空隙。

防护:

高阻尼蜂巢板隔离层,可衰减98%外界60hz机械波。

内置恒温恒湿装置,维持23±2c温度及36%±3%湿度环境。

八通道主动减振系统,确保震动控制lt;1.5g。

全箱体防静电处理(导电涂层+内置防静电袋)。

72小时循环变压测试,泄漏率≤0.7pa/。

监测:实时采集280,000组/秒震动波形数据,配备高精度倾斜传感器和温湿度记录仪。

这个定制特种运输箱,最多可容纳八套ck-pas1.0系统,是陈默专门吩咐过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对橙科的期望。

这次只装两套,空间绰绰有余。

冯厂长除了搞定特种运输箱,还搞定了物流,联系了具备鸥盟特种货物运输资质的dhl空运,提供全程包干服务(含报关、鸥盟免税证明申办等)。

由于货物属于超精密仪器、大件(连同特种箱总重远超21kg),运费按公斤计:飞往荷蓝埃因霍温每公斤1168鸥元!

成本核算(令人窒息):

yt-3.0定子加工费:35.2万

其他材料与组装、测试成本(含损耗):约57.4万/套x2套=114.8万

特种运输箱:60万

国际空运费(含箱重):17.2万鸥元≈140万

硬件总成本(不含软件授权):=350万

单套ck-pas1.0硬件成本:350万/2=175万

迭加京大环境控制模块技术授权成本(20%分成):单套系统基础成本飙升至175万x1.2=210万!

(注:群体校准算法作为橙科核心无形资产,未计入此硬件成本核算)

看到最终的成本数字,周明哲和冯国富厂长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意味着,如果橙科落标了,就要实打实的承担近420万的损失。

不过按阿斯唛400万美刀(约2600万)的竞标底价算,橙科依旧有巨大的利润空间

只不过前期研发和测试投产,橙科承担着巨大的沉没成本风险。

然而,陈默早已做出斩钉截铁的指示。

“不要总想着靠兄弟公司和母公司接济,要大胆的走出去!成本不是问题,这是橙科迈向国际供应链的关键一步,必须去!”

顶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和老板的期望,周明哲带着橙科精心组建的、包括技术骨干和商务人员的竞标小组,以及那两套价值连城、装在那天价“铁棺材”里的ck-pas1.0系统,踏上了飞往荷蓝埃因霍温的航班。

飞机轰鸣着冲上云霄。

舷窗外,是翻滚的云海。

周明哲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脑海中反复回放着测试报告上的数据。

他知道,橙科能否一飞冲天,在国际精密制造领域打响公司名号,在此一举。

前方等待他们的,是阿斯唛严苛的测试,以及来自全球顶尖供应商的激烈竞争。

这场耗资数百万、押上橙科技术尊严的豪赌,终于拉开了序幕。

荷蓝,埃因霍温,阿斯唛总部测试中心。

巨大的测试大厅灯火通明,弥漫着精密仪器特有的冰冷气息。

来自全球顶尖供应商的数套对准系统方案,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一字排开,他们都是收到阿斯唛的竞标邀请,应约而来模块系统方案供应商。

各家面对阿斯唛开出的“高价”,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拿出了自己家最先进的“方案”。

得国的蔡斯、发国的太雷兹、北美的霍尼韦尔

它们的代表团队个个神情倨傲,带着精密制造霸主的自信。

橙科的竞标展位在角落,毫不起眼。

那个“巨大”的特种碳纤维运输箱,在周围精致小巧的运输箱映衬下,显得有些笨拙和格格不入。

竞争对手的目光扫过那个“巨大”的箱子上,显眼标识“so-tech:ckicrootor”,脸上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或是轻蔑、或是好奇.

种的企业也敢来竞标阿斯唛的子系统供应商

阿斯唛的技术评审团,在供应链主管埃里克范德林的带领下,开始了严格的现场测试环节。

流程异常严苛:开箱验证、环境适应性校准、静态精度标定、动态稳定性测试、抗干扰能力验证、长期漂移模拟.

每一项测试都在最严酷的条件下进行,数据实时采集,公开显示在中央大屏上。

蔡斯的系统率先完成静态精度测试,屏幕上跳出:0.0008°/h。

得国团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可是他们准备的“秘密武器”!

霍尼韦尔紧随其后:0.0009°/h。

北美代表微微颔首,不是自己公司拿不出更好的对准系统方案,而是国会山的老爷们还没疏通好!

太雷兹:0.0011°/h。

发国人耸耸肩,似乎在意料之中。

终于轮到橙科了。

周明哲深吸一口气,亲自输入指令启动ck-pas1.0系统。

系统自检通过,恒温恒湿模块悄然运转。

评审团的目光聚焦过来,带着审视。

ck-pas1.0系统的静态精度测试结果,刷新在屏幕最下方。

橙科:0.000018°/h

“what!”埃里克范德林失声惊呼,下意识地扶了扶眼镜,几乎把脸贴到了屏幕上。

yt-3.0陀螺仪精度0.00001°/h,埃里克范德林已经从保罗那里听说过了,加之有ty-2.0做技术验证,他有心理准备,并不奇怪。

但多枚陀螺仪组合成一个对准系统之后,精度偏差还能控制在(±0.000008°/h),这就非常惊人了!

整个评审团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死死盯着那个数字,悄悄的掰着手指头数,怀疑自己看错了小数点!

这精度,比目前场上最好的蔡斯系统,高出了近50倍,太离谱了!

保罗站在评审团边缘,激动得满脸通红,拳头紧握.

他赌对了,升职加薪,就在眼前了!

原本已经是胜券在握的得国蔡斯的工程师,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立刻要求复查设备。

然而,数据真实无误。

动态稳定性测试、抗干扰测试

橙科的ck-pas1.0系统数据一路飘红,以碾压性的优势将其他竞争对手远远甩开!

尤其是在模拟24小时长期漂移的加速测试中,橙科系统的稳定性数据(等效漂移0.00015°)更是让评审团成员面面相觑。

这种稳定性已接近当前科学理论的极限。

由于地球存在自转,每年会产生0.0001°的等效漂移,极轴偏差约为10厘米。

居然真的有企业把这种理论上的极限做出来了,而且还是一家种企业!

测试大厅的气氛变得极其微妙。

众人先前的轻蔑和好奇,转而被震惊、难以置信甚至是一丝恐惧所取代。

角落里那个笨重的“so-tech:ckicrootor”特种运输箱,此刻在众人眼中仿佛变成了一个深藏不露的“技术怪兽”。

最终的性能汇总环节。

阿斯唛的首席技术官亲自提问,语气带着震撼后的凝重。

“周先生,贵公司的系统性能令人印象深刻,能否解释一下,你们是如何突破现有材料、工艺和算法的极限,实现如此不可思议的精度和稳定性的”

他的目光扫过那个特种运输箱,暗示着对成本的疑虑。

原本阿斯唛的首席技术官,还有一点担心橙科带来的对准系统太差劲,丢了阿斯唛的脸面。

而现在.他实际担心的是.阿斯唛可能买不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明哲身上。

这位半路出家的工程师,此刻却展现出一种源自技术底气的沉静。

他挺直了一直习惯驼着的背,轻轻的呼了一口气,淡然的走到台前,目光扫过那些曾经倨傲的面孔,最终落在阿斯唛的技术官身上,用清晰而平实的英语回答。

“尊敬的各位,ck-pas1.0系统的核心,在于我们自主研发的yt-3.0陀螺仪,它的精度,不是‘千分级’(0.001),也不是‘万分级’(0.0001).”

周明哲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吐出那个让全场心脏骤停的数字。

“是十万分级:0.00001°/h!”

“哗”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十万分级!

这几乎是他们认知中,现在商用精密陀螺仪不可企及的天板!

霍尼韦尔实验室里的下一代旗舰产品:hgx-9000。

这是北美战略级光纤陀螺仪,采用量子纠缠光子干涉技术,零偏稳定性达到0.0001°/h(100秒平滑),较传统fog提升2个数量级,满足深空探测、洲际导弹制导等极端场景需求。

但.这hgx-9000的“万分级”精度,直接被“十万分级”精度的yt-3.0秒杀了啊!

霍尼韦尔公司的代表,直接当场石化了,说好的种家没有高精度陀螺仪呢!

“十万分级”精度的陀螺仪都拿出来商用了,你们难道有更好的

此时的发国太雷兹代表,才是更懵逼的那个。

你们种人是肿么一回事啊

一边派人跟我们谈着引进tn-0.003三轴环形激光陀螺仪(精度:0.003°/h)的全套技术,一边又用0.00001°/h的陀螺仪来抢我们生意

周明哲没有理会台下的骚动,继续平静地阐述,仿佛在讲述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于如何做到的答案在于材料、工艺与算法的深度协同创新。

我们重新定义了铜合金在超精密陀螺仪中的应用极限,通过独特的‘自清洁涂层’技术(铁氧体油溶漆)解决了其结构强度的历史瓶颈,使其完美的弹性、导电导热性和环境适应性得以发挥。

加工上,得益于我们种国内顶尖的超精密制造伙伴,实现了纳米级的加工精度控制。

最后,是我们独有的‘群体校准算法’,它如同系统的大脑,能实时感知、协同并修正来自四个陀螺仪单元的微小偏差,将整体性能推向极致。”

他最后指向那个备受瞩目的特种运输箱:“这个箱子,只是确保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在跨越半个地球后,依然能保持最佳状态。”

周明哲不是死板之人,看出了自家技术数据明显独一档,趁机给阿斯唛展现成本,之后方便提高橙科的标价!

“它非常贵,但比起它所保护的核心对准系统的价值,又物有所值。”

一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硬核的技术参数和清晰的逻辑。

全场寂静无声。

那些质疑、轻蔑的目光,此刻已被彻底的震撼和凝重取代。

埃里克范德林深吸一口气,与首席技术官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兴奋和决断。

性能的碾压性优势,足以覆盖任何成本上的顾虑。

要知道光刻机的对准系统,直接关乎着良品率,这就是阿斯唛光刻机的竞争力啊!

同样一块12寸大小的晶圆,对准系统稳定,可以出100元的一级芯片85枚,80元的二级芯片15枚,这块晶圆就能创造9700元的价值。

要是对准系统不稳定,良品率低的光刻机,同样一块晶圆,可能一级芯片就出40枚,二级芯片出60枚,只能创造5200元的价值。

芯片利润差达到了夸张的86.5%,你是芯片代工商,肯定要选对准系统更稳定的光刻机啊!

最终到了阿斯唛的首席技术官,宣布入围竞标供应商资格的时候了,只见他走上台前,拿起话筒,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感谢橙科团队带来的令人惊叹的技术展示,阿斯唛的下一代对准系统方案竞标,将进入最终评议阶段,入围供应商竞标名单结果,将于明日公布!”

此刻,正在发国太雷兹洽谈技术转让的航天集团谈判团队,再次陷入了被对方用落后一代技术漫天要价的困境。

他们原本抵达西鸥的目标,是寻找精度在0.001°/h至0.0001°/h的超高精度陀螺仪供应商,无奈对方根本不出售。

因此,航天集团谈判团队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获得发国太雷兹上一代产品tn-0.003三轴环形激光陀螺仪(精度:0.003°/h)的全套技术转让,以便从中获取一些新的突破思路。

其实,航天集团谈判团队此刻并不知道,与发国仅一海峡之隔的荷蓝,正有一群他们苦苦求索的外国供应商,正被来自种的高精密陀螺仪技术深深震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