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仁慈的大将军,他来了。
当兴奋的优素福以及大卫回到西城的联合军营的时,一则消息让他们如遭雷击。
屠戮百万粟特人,并击败阿拉伯中央军团,覆灭吐蕃控制大勃律的李牧,很可能已经到了岭南。
消息是从犹太会堂传过来的,两人没有管手上写的火药配方,骑着马迅速的往犹太会堂赶,想去确认这个消息的真伪。
无数瘦弱虚弱的唐人似乎也被这个消息给鼓舞了起来。
尤其是刘三郎和跟着他七八个在广州城中有亲戚的证明下,这一条刚刚还是传言的消息以短短的时间便传在唐人中传播了起来。
尤其岭南本来就是烟瘴之地,大多数都是以宗族的方式和这边艰苦的环境,以及外族僚人做斗争。
要是没有这种宗族体系,只有个人在,那么在如今这个烟瘴之地是根本活不下来的。
所以,不能说他们在远征军中没有亲戚,没有子弟兵。
三年前,这些族中水性最好,最勇猛的小伙当时都响应杨帅要去给宗族中搏个富贵的。
去年传回消息杨帅死了,在广州城还乱了一阵,主帅死了那就几乎表示整个远征军几乎要覆灭了。
这可是远在万里之外啊。
后来从朝中的信使过来,然后官府宣布杨帅确实是得了疫病死了,但咱岭南自己人,韶州张氏的麒麟子张九龄就在军中。
而且陛下已经紧急令,刚刚在安西再次以七千破二十万突厥人的冠军大将军会火速自安西南下,接掌全是岭南子弟的远征军。
这两个消息发出,顿时让当时的骚乱微微安静了下来。
这就表示,圣人陛下,朝廷没有放弃他们的子弟在万里之外。
不过最初他们只知道张九龄,并不认识什么冠军大将军。
随后他们就开始打听消息,当了解到这位在大唐最西边崛起的将军生平,他们真的是彻底的对远征军放心了下来。
皇帝,朝廷真的是没有放弃他们子弟兵的,这位大将军的生平履历简直亮眼到了极致。
尤其是他对胡人异族的毫不留情,让他们这些在岭南这些抱团与天争命,与僚人争夺生存空间,与南蛮有无数血仇的他们马上就喜欢了起来了。
他们相信有这位大唐冠军侯,有韶州这位岭南最有学问的张九龄为辅助,定然能从天竺安全回来的。
但后来的情况就直转直下,僚人,白蛮,黑蛮利用岭南空虚之际,直接发起暴乱,从去年八月,到今年五月就没有多少好消息。
唯一的念想就是朝廷在江南‘建康’的六万平叛大军,至于远征舰队,真的是很难指望上的。
毕竟长安离岭南只有三四千里,就这样半年都还没打过来。
远征舰队听说要走万里海路呢,自然就更指望不上了。
“至于我的头发为什么没有了,是因为这边安南都护府的消息传到了天竺,我与众位兄弟犯了浑,犯了军中律令,犯了死罪!”
“大将军军纪严明,本来是要掉脑袋的的......”
犹太会堂。
各个地方的群众听到消息,在整个广场前方汇聚的越来越多,一个摸着光头,穿着制式扎甲的兵卒渐渐的低下了头。
一个很老的老叟被抬到了台前,看着台子上方的重孙子,道:“.....十九郎,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太爷爷,大将军仁慈,说我等死罪难逃,但又说,谁又没有父母家人,自古忠孝难两全......”
“.....割了我们的头发代替脑袋,并打入罪军营,非杀敌十人不得出来,不得留发!”
“.....不过祖爷爷放心,外面的僚人得意不了多久,我离开时,远征军舰队已入了大屿山,明日.....最迟后日清晨,大将军必来!”
此时,十九郎已然跪在地上,最后向老祖跪地磕头。
老叟点了点头,流下浊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孩子....是孝顺的.....
老叟看向南方,喃喃道:“···大将军....仁慈啊!”
接着,人群听到大将军明日,最迟后日清晨就到,顿时全部欢呼了起来....
···
当优素福和犹太大长老大卫骑马到了这里的时候,正好看到已经聚集了两三千唐人的广场。
以及那台上兵卒突然举起拳头,高呼大将军‘明日,最迟日天清晨‘,就到的震惊消息。
马鞭从优素福的手中掉落,他看向了犹太教堂,看到了数百从番坊出来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以及波斯人,以及拿着长矛颤抖往后退的昆仑奴雇佣兵.......
几百人很强壮,身上肥肉很圆润胡人,几乎落针可闻的看着对面,看着对面几千人瘦的皮包骨的唐人百姓,看着他们不断举起拳头欢呼.....
而与对面热烈起来气氛相对的是,此时的他们,怔怔的寂静无声。
优素福与大卫对视一眼,此时他们微微颤抖起来。
作为大势力,又是消息灵通的商人。
李牧的大宛镇离大食等西亚所在之地又是最近的,他们很清楚这个人,是个极为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从成为大宛镇镇守使后,他手中的刀几乎就没有停下过。
理由,仅仅就是他治下的子民需要种地。
他们很清楚自己等人在围城期间哄抬物价,利用粮食,把整个广州府都掘地三尺,把全部唐人百姓都变成赤贫,拿下了光城周边大量的良田。
名义上,整个广城如今都是他们的了。
而刚刚又逼着此地的军政长官把火药配方写了下来。
李牧亲自研制出来的火药配方,并上交国家,属于绝密的火药配方.......
而如今,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