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礼物

历史经常会给人带来错觉。

譬如说古代的皇帝想砍谁就砍谁,想要诛你九族就诛你九族,往往忽略了其中的正义性以及各个朝臣的反应,也忽略了明面之下暗中的各种斗争。

就像如今的京城,很乱,也很躁动。

从七八月份的时候围绕着科举制度争斗明面化之后,先是世家大族在长安名声扫地,很多贫困士子纷纷骂街,就连以前招摇过市,在朱雀大街上的纨绔就变得非常少了,

但那些贫困士子也没有得意多久,因为很快发现他们以前租住的房子不租给他们了,西市和东市也渐渐萧瑟了起来,就是以前经常去的平康坊也莫名其妙的关门了,就连平常写字的笔墨纸砚都贵了许多,甚至到后来,吃饭都渐渐出现问题,因为长安的粮价渐渐开始涨了,

这期间,很多人莫名其妙的遭到殴打,说不定哪天早上在大街上全身冰冷躺在大街上,

百姓此时也艰难了许多,因为各种产业萧瑟,很多人没活干了,而这么多年粮价极为平稳,他们也没有存粮的习惯,自然就要开始饿肚子,只能花高价去买粮食,

还好七八月还不怎么显现,毕竟那个时候长安刚刚丰收过,但进了九月份便不行了,这可是世界上唯二上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整个长安的粮价纷纷疯涨,很多早上还是二十几文,到了晚上就变成了三十几文,先是漕运的粮道被几艘运粮的大船堵了,而后似乎又是遭遇了山匪,反正就是一个字,漕运的粮食过不来,

上百万的人口要吃饭,对周边粮食消耗简直是一个填不满的深渊,

常平仓开始开仓放粮平抑粮价,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很快就爆丑闻来,因为去年遭遇水灾的原因,常平仓只补足了不到十分之一的粮食,仓全都是空的,

李隆基为平息众怒,包括寒门出身的户部度支司郎中与太府寺卿在内,几十个人被挂在了承天门大街上飘荡,

然后就流传出世家都是道德君子,寒门当了官,第一时间就是贪污受贿,搜刮民脂民膏的舆论风潮了,说的有鼻子有眼,

整个寒门和世家便开始对立起来,

随后,长安便开始了一日三惊,北境各种消息开始在长安和关中流传起来,在饥饿,混乱,谣言等等流传下,整个长安算是混乱成了一锅粥。

而这个时候,城北制造火药的霹雳坊出了叛徒,火药秘方外泄。

此事一出,顿时整个官吏系统更是混乱了起来,刑部,大理寺开始不断的抓人.....

九月二十九,下午。

陈老实满身破烂的看着承天门广场前密密麻麻的人影,一片饿殍遍地的饥民,排着队领粥的场景,感觉他似乎是走错方向了,

感觉这不是长安,而是天竺的某个大城市,

一片饿殍遍地场景在朱雀大街,以及十三条大街上不断上演。

作为一个发了家的豪商,要是不回长安装一装,岂不是锦衣夜行?

他进了长安是穿金戴银,全身豪装束,就连骑的马也是大宛良驹!

但是,当他走到承天门大街的时候,整个身上的所有东西都被人给抢的精光,

对,抢的精光,被官吏,被维持秩序的禁军,

“老大还是别伤心了,你在天竺,在安西还有那么多的产业.......”他身旁的张小敬安慰道。

他不说还好,一说陈老实的脸上便是一股悲愤欲死的神情,

“鸽子蛋大小的金刚石,两斤纯金打的链子,最重要的是老子带回来上百斤的香料......这长安的人,太不讲规矩了,要是在天竺信不信最少要死上上千人?”

陈老实就是再胆大,对长安还是有敬畏之心的。

从小便刻在骨子里的宵禁,绝对不能得罪的官府,贵人,兵丁让他一路进来犹如把皮剥了一般。

如今只能对张小敬进行吹牛。

当然也可能不是,毕竟经过他手,送给官府修路的天竺劳工没十万也有八万。

“胖子,要不要,不要就滚蛋!”一个能照出人影的大锅前,一个有红袖的兵丁敲了敲铁锅向两人骂道。

“要要要......”陈老实赶忙点头哈腰,与张小敬拿着两个碗分别盛了一碗清汤寡水。

他只是一口便灌进肚子里,还想要多打一碗却直接被一汤勺打在脑袋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叫骂声:

“一人一天一碗,滚!”

大街边。

陈老实和张小敬像流民般蹲在路边,就像他们小时候也在城南门口那样,盯着过路的行人找猎物一般。

张小敬有些歉意道:“我真没想到长安是这个混乱模样.....”

他自然是有些歉意,陈老实在天竺过的那简直就是皇帝的日子,山珍海味,无数仆人伺候,走到哪里都前呼后拥,到了长安却连喝口清汤寡水的粟米汤都要被打。

这心理落差,谁也受不了。

更让他难以理解的是,胡人而已,他们手上没有多少胡人脑袋?

“不关你的事......长安,不该这样的!”

陈老实看着无数饥饿的人,摸着头上的大包,咬牙切齿说道。

长安可是无数异国他乡之人,唐人的圣地,也是他的圣地,怎么成了这样?

朝会。

“诸卿还有甚法子?”李隆基问道。

无人回答。

在他的下方,朝臣一个个低头不语,就连张九龄也是脸色黯然,身材消瘦了不少,为了不让长安因为饥饿发生暴乱,他连陇右的军粮都调到了长安。

此时,

他,源乾曜,宇文融等关陇一党都已经赌上了全部身家。

赌李牧回来的效果立竿见影,这是一个一直创造奇迹的人,他说服了源乾曜,宇文融,陪他一起赌。

要是李牧来到长安,能立竿见影的解决大乱,那么他们就赢了。

而他们的对面,张说,李元纮等也消瘦了许多,他们此时也算是赌上了全部身家。

赌李隆基服软,赌他不敢以天下大乱的后果,来收拾自己等人的家族。

不然以他们这段时间做的事情,足够砍头一百次,一千次了。

就在刚刚,

李牧的前锋五百前锋队伍已经出现在蓝田县,而北面而来先头部队的一万胡骑也进入了关中,他们放进来的。

而现在的事情,便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就看李隆基让不让步了。

这情况,似乎已经与汉末群雄之乱已经差不多了。

朝内杀成一片,朝外外兵进京,

汉灵帝汉献帝之事,就在眼前,

你就不想想自己的身后名吗?

大殿之中,还是一片死寂。

“大纲,事情真的要走到这种地步吗?”

“算起来,你还算朕的族叔呢!”

“当年,朕的姑姑你便是如此硬顶,现在你还是这样!”

“不如退上一步,不过是科举选材罢了,陇西一直以武传家,有什么事情不能商议一下?”

李隆基坐在龙椅上,望着已经一头白发的李元纮。

愤怒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朝内朝外世家出身的,还有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便是他不能在朝内动手的原因,一直把斗争压在低烈度上。

而现在,锋锐为天下冠,朕最锋利的一把刀入了关中,你们还想如何?

真的想让天下大乱?

就算天下大乱又如何,有他在,削平你们又需要多久?

李牧以往的战绩给了他无比的信心。

就算你们偷了火药又如何?

但他还是不想走到那种地步,那样他的宏图大业可能还要再晚上几年。

火药,

也不知道李牧没了火药,能不能如以前一般了?

“陛下,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就如当年您已经进了玄武门一般.....”

李元纮苦笑一声。

他看着坐在御座上,戴着平天冠的中年人,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

你想做圣人,想做天下第一的圣人,有什么不能商量?

非要把李牧招进来,非要听信张九龄改革科举,非要拔我们的根?

当初神龙时期复唐,你们李氏皇族可不是这样说的。

“圣人!”

“有个自称是您‘承影侯’的人前来拜见,他说他有件礼物敬献给您。”

一个小黄门来到高力士旁边,密语几句后,高力士向御座之上的李隆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