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郭元振
李隆基是清楚当初太宗为什么会把那些胡人内迁,每个皇帝也清楚世家强大,也清楚对整个李家统治的影响。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用来对付世家大族,虽然也曾被反噬过。
想要统治万民,那么便必须要有数以千百计的官吏来牧民。
以前还有关陇集团来制约,但如今关陇已经事实上被前周打压的差不多灭了,前周天天打败仗便是原因之一。
后来他祖母又开科举,开武举,并再次打压世家,也确实如此,
但世家能依附官吏系统重新发展壮大,但关陇却是靠着府兵制的,没有府兵制,他们根本不可能对世家重新形成制约。
府兵制事实上的崩溃,关陇死了......也就真的死了!
世家在前周也是大不如前,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短短十来年时间,已然是恢复了很大实力。
他也没有办法,只能重开科举,想要寒门来制约世家,但这十来年,选来选去还大多是他们的世家子弟。
如果没有李牧和张九龄,他或许会用胡人来平衡世家大族的力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力量需要制衡,这一点他比谁都要清楚。
但如今却多了一个选择,李牧的武力和张九龄改革后的科举。
用科举选出来的大量官吏来代替世家大族,这些天南海北的人才想要当官便需要科举考试,
他们是分散的,都是人才,是形不成如世家大族这样的一股巨大势力的,这对整个李氏王朝来说是稳固的。
只需要把科举打造的绝对公平公正,那么便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代替他们统治。
这才是他下定决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自然有李牧给他画一个他几乎拒绝不了大饼的因素,自然也有考虑李牧政治倾向的因素。
李牧是极度仇恨胡人的,胡人也是极度仇恨和恐惧李牧的,这是他必须要对胡人动手的选择。
“明日,巳时,在京七品以上者,都可与朕在承天门前,观看朕的冠军侯.......阅兵!”
李隆基看到太医慌慌张张跑过来,给正在吐血的张元纮掐人中,直接挥手,让高力士宣布退朝。
就在李三郎起来,要走的时候,从殿外远远的传来声音,
“报——!”
李隆基脚步一停,看向远远跑进来,看到跑进来极为疲惫的八百里加急.......身后有着三根红羽的红翎急报。
八百里加急.....就算皇帝半夜三更正在爱妃怀里,也是要马上进行紧急处理的。
这是太宗时候就立下的规矩。
李隆基的心,顿时也提了起来。
“陛下......郭节度使在萧关.......病逝于任上!”
“萧关被叛将,铁勒族的仆固怀恩以及康赛宾.....前后夹击攻破了!”
“你......你说什么?”
李隆基大惊失色,指着跪在大殿中的骑士喝问。
“郭大将军本身便有病体,在巡视营地的时候受了风寒......仆固怀恩以李.....李大将军会杀光所有胡人为由,带领萧关内的六千胡骑直接叛了.....”
“如今,近乎十万人铁骑正在南下.....”
那骑士吞吞吐吐的解释道。
李隆基却是脸色极为难看起来。
这些胡人上马便是骑兵,发展的速度太快了。
仅仅一个月,便一路聚集了十万铁骑......
李牧是个杀胡狂魔,很多人上书惩戒李牧,认为会对让胡将,会让大唐境内,会让军中的胡兵叛乱。
他是一直是没有下文的。
爱将杀一条狗,杀几条狼便天天叫唤,想要惩戒朕的心腹之将,这怎么可能?
但此时.....他确实是吞到了其中的恶果。
而萧关,对大唐的重要性怎么说也不为过。
那里是抵御匈奴、突厥、吐蕃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商旅的必经之所。
萧关距离长安五百里,萧关失,则大唐和安西,陇右所有的联系便断掉了,还会被他们顺着平凉,泾州,邠州这一线直扑长安,
就算李牧明天就来了,
他也是真的不想,也不能在长安打一场仗的......关中百年和平,一场战乱下来后,整个关中震动,整个天下便是大震。
要是这些是世家大族再在其中搞鬼,整个天下便是大乱了。
“泾河防线可有兵马?”
就在殿内许多人手足冰凉之际,一个十分苍老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众人转头一看,只见一个满是老人斑的老者,长叹一声,拍了拍桌子问道。
李隆基一看,顿时心中微平。
郭元振.....这个李牧的举主,弄死吐蕃第一战神论钦陵,“说”死突骑施前前任大汗乌质勒,撑起了安西,北庭半壁的,武周时期.....
如今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保,代国公,却天天混迹于平康坊的老妖怪出声了......自然是让李隆基心境微平。
在场的众人,没有人比他的资格更老了,也没有人比他的功劳大,
更何况,如今大唐的三个名将.....李牧,张孝嵩,还有他刚刚死去的侄子郭知运......都是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就连第四个名将张守圭,也算是他的后辈,毕竟他也是从碎叶镇开始名震天下的,没有人家之前打下的基础.....
如不是已经快七十岁了,在朝堂根本不管事,李隆基也把他给供起来,很多人都忘记这位了。
“似乎.....似乎是有一支民军活跃在那边,专门对付胡人,打的旗号是安西军伊犁营民军的旗号,我过泾河的时候与其碰到.......不过人数不多,武器也不多,大概有三四百人左右....”
那骑士思索之后,断断续续回答道。
“圣人,派遣一部兵马前去构筑防线吧,至于那个民兵营,陛下下一道圣旨,快马加急送去,令其,迟滞胡人前进......希望,还来的及吧!”
郭元振叹气,随后向李隆基说道。
伊犁营?
他很清楚,李牧自从成了安西副都护,对葱岭以西的军的守备军是以城市命名的,人数都在五百到一千不等。
安西军伊犁营民军在泾州很奇怪,但不管怎么样,先堵住胡虏前进才是正理。
人老成精的他,一直在京城审视着李牧,审视着....这个少年时期看着很奇怪的人。
他之所以垂垂老矣....还不死.....就是希望与李牧再见一面.....看看这个现在让他都看不懂的年轻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看他是忠.....还是奸!
而此时,
刚刚吐了一口血,躺在地上的李元纮听到这个消息,从生命垂危变得能一把抓住太医抢救他的手.....目光变得炯炯有神,盯着太医轻松道:
“老夫,没事了!”